《梅花魂》一課的重點(diǎn)在作者回憶離別前一天,外祖父送“我”墨梅圖的事。從這兩段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悟到外祖父對梅花的深愛之情。
1.贈梅——珍愛異常。當(dāng)“我”要離開外祖父回國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把墨梅圖遞給“我”?!巴夤?,這不是您最寶貴的畫嗎?”一句反問發(fā)人深思。是啊,外祖父對這幅墨梅圖異常珍愛,“家人碰也碰不得”。五歲時(shí)因?yàn)椤拔摇薄安恍⌒脑谏厦媪袅藗€(gè)臟手印,外祖父頓時(shí)拉下臉來”,還“訓(xùn)斥我媽”,訓(xùn)過之后便用保險(xiǎn)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xì)綢子慢慢抹凈”,今天還用“白杭綢包著”。外祖父為什么對這樣一幅普通的畫如此珍愛?既然如此珍愛,又為什么要將它贈給“我”呢?那是因?yàn)樵谕庾娓傅男哪恐校坊ㄊ亲罴儩嵉?,是祖國的象征,是不能受到一點(diǎn)玷污的。
2.贊梅——情真意切。梅花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有著神圣的地位,他激情洋溢地贊美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風(fēng)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而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有骨氣的!”這是對梅花秉性和品格的贊美。外祖父意在促使自己也能保持梅花的秉性和梅花的品格;今天把它贈送給“我”,也是希望“我”能具有梅花的秉性和梅花的品格。
這里既照應(yīng)前文,寫出了外祖父喜愛梅花的原因,又為下文以“梅”喻人埋下了伏筆。
3.喻梅——意味深長。外祖父僅僅是在贊美梅花嗎?不,他是在借花喻人,是在贊美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國人”?!皫浊陙?,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jié)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jié)?!币虼?,梅花是祖國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萬萬華夏子孫的“魂”。讀到這里,我們會很自然地想起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陳然同志“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這樣的詩句。
外祖父珍藏墨梅圖,對梅花的贊美,表現(xiàn)了他的一顆愛國心。他雖身在異國他鄉(xiāng),但綿綿不絕的思鄉(xiāng)情懷卻常縈繞心頭,外祖父思親懷國的強(qiáng)烈感情都借著贈梅、贊梅、喻梅傾吐了出來,他的愛梅情結(jié)其實(shí)是愛國情的深層體現(xiàn)啊!
【配合人教新課標(biāo)版五年級上冊第6課《梅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