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隱居地有段丁香林道,濃蔭幽深,路面開闊。五月來到了,兩行樹叢婀娜多姿地舒展著枝條,枝頭頂著串串小花;樹冠互相交織在一起,搭成框架相銜的拱形頂。此時的林蔭道儼然變成了一座“小教堂”。上午,柔和的陽光斜灑進這“小教堂”,里面正在慶祝一年當(dāng)中最美好的節(jié)日。
一些“朝圣者”起來參加美餐,撈一份春天的施舍,順便喝上一大口。來者當(dāng)中有采花蜂,也有專門欺負它的暴君琉璃蜂,它們你一下我一下,輪流把舌頭捅進同一朵花的“圣水缸”?!皳尳僬摺迸c“受劫者”和睦相處,一口口地呷著“圣水”,彼此之間沒有一點兒距離。它們都平靜地做著自己的事,仿佛誰也不認識誰。
壁蜂穿著黑紅各半的“天鵝絨外套”,往腹刷上粘著花粉,然后跑到附近的蘆葦稈里堆起面粉來。這邊的是管蚜蠅,它們喜歡拼了命地嗡鳴,其翅膀像云母片一般折映著陽光。它們一口一口地已經(jīng)喝醉了,于是退出“筵席”,找一片葉子,躲在陰涼下醒酒。
那些色彩斑斕、短粗身體的蝶蛾,名叫透翅蛾,它們不屑于把翅膀嚴(yán)嚴(yán)實實地糊上鱗粉。翅膀上裸露的部分就是一層透明的薄紗,與那些蒙著粉飾的部分形成鮮明的對照,不失為一種獨具風(fēng)韻的美。
這飛來飛去、飛上飛下,盤旋著瘋狂起舞的,是正在跳“平民芭蕾”的卷心菜粉蝶,它們穿著清一色的白衣裳,翅膀上嵌著醒目的黑眼點。大家在空中互相挑逗,互相追逐,互相捉弄。它們中不斷出現(xiàn)跳累了“華爾茲舞”的伙伴,每隔一會兒就有一位落在丁香樹上,把定丁香花那小尖底甕痛飲一氣。細喇叭嘴探進甕頸深處吸吮著,此時此刻,一對大翅膀輕輕并立到背后,再緩緩分開舉平,而后又并排豎起。
那些數(shù)量同樣很大,但由于翅膀?qū)掗煻痫w不夠迅捷的飛蝶,叫金鳳蝶。它們拖著長長的鳳尾,著實迷人。它們身上戴著枯黃色的“綬帶”,裝飾著湛藍的月牙兒。
(選自《昆蟲記》花城出版社,有改動)
大顯身手
1.文章中很多地方用了引號,如“小教堂”“朝圣者”等,請你說說這里的引號起什么作用。
2.第二自然段中“搶劫者”指的是__________,“受劫者”指的是__________;“圣水”其實就是__________,作者之所以這樣寫,是因為__________。
3.這篇文章節(jié)選自法布爾的《昆蟲記》。文章中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昆蟲。其中我最喜歡 ,因為__________。
4. 用“——”畫出文中寫丁香樹的句子。文中將“林蔭道”比做__________,將各種前來采花粉的蜂蝶比做__________。
5.法布爾把每一種昆蟲都當(dāng)做人來寫,比如“它們一口一口地已經(jīng)喝醉了,于是退出‘筵席’,找一片葉子,躲在陰涼下醒酒”,像這樣的句子在文中還有很多,請你找出來,用“——”畫出(至少三句),并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郭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