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外媒體報道,Google本周進行了一項測試: 從Android Market應用商店刪除兩個用于實驗的應用,然后遠程刪除用戶手機里的這兩個應用。
這兩款應用程序的開發(fā)商喬恩#8226;奧博海德宣稱,這兩款應用程序僅是為了測試“保護用戶手機免受攻擊”項目而推出的實驗性應用程序。其中一條應用程序為RootStrap,該應用程序可以使得用戶開機后顯示“世界 你好(Hello World)”的字樣(已有50人下載),另外一條應用程序為《暮光之城: 月蝕》(《wilight Saga: Eclipse》) 的介紹短片(已有250~350人下載)。
Goolge表示,這兩款應用不會造成任何威脅,由于應用的實際功能與描述不符,事實上,大部分用戶在下載試用之后就已將其卸載,而遠程卸載功能為Android用戶提供了強大的安全保護。
谷歌此項實驗令人震驚,令人生畏,令人厭惡!
從理論上講,谷歌的實驗取得了成功。谷歌能卸載兩款應用,當然也能卸載其它的應用,能遠程卸載也就有遠程加載。在PC主導的互聯(lián)網(wǎng)上,此種行徑是純粹的黑客行為,每部PC都部署了專門的技術來防范。
可是在手機上,谷歌顛倒黑白,把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標準的黑客行為,說成是“為用戶提供強大的安全保護”,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在谷歌的強大“安全保護”下,情況會有何種不同呢?在這種保護下,用戶不再是手機的真正主人,谷歌才是,用戶不過是一個被谷歌監(jiān)督并控制的玩偶。谷歌有能力在它認為合適和必要的時侯,不管你是否同意,也不管你是否知道,在本來屬于用戶私有財產(chǎn)的手機中加載或卸載應用,并宣稱此舉是為用戶提供強大的“安全保護”。
從法理上講,手機和手機上的應用,都是用戶的私有財產(chǎn),用戶應該對其擁有完全的控制。就從本次實驗看,用戶下載無用程序,下載以后,就是用戶的私有財產(chǎn),只能由用戶自行刪除,別人無權(quán)干涉。谷歌并不實行告知就強行卸載,雖然是兩個無用的應用,卻同樣為法理所不容。
更為惡劣的是,谷歌此舉,為黑客作了一次成功的范本,為以犯罪為目的的黑客們證明,在技術上控制用戶手機是可行的,是合法的,是不受輿論譴責的。
黑客中不乏谷歌那樣的技術精英,谷歌能做到的事,黑客們同樣能做,甚至比谷歌還要厲害。谷歌開了個“壞頭”,極其危險。從此以后,手機銀行就不再安全,基于手機的所有虛擬財產(chǎn)也不再安全,甚至連包括谷歌的競爭對手們在內(nèi)的整個行業(yè)都不再安全。
一面說不作惡,一面公然從事黑客行徑,企圖在手機領域洗白黑客。如此行為,只能使人們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 珍愛自己,遠離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