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禪話(五)
星云大師
浮生夢中
杭州西湖喜鵲寺的鳥窠禪師,本名道林,因參謁牛頭宗徑山道欽禪師而得正法。后來他獨自到秦望山,在一棵枝葉非常茂盛、盤屈如蓋的松樹上棲止修行,好像小鳥在樹上結(jié)巢居住一樣,所以時人皆稱他為“鳥窠禪師”。
大文豪白居易非常敬仰鳥窠禪師的道行,有一次特地來請示禪師,并用詩偈問道:“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為當(dāng)夢是浮生事,為復(fù)浮生是夢中?”
鳥窠禪師也用詩偈回答:“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意思是人生如幻如化,短暫如朝露,但是如果能體悟到“無生”的道理,超越“去”、“來”的限制和對立,生命就能在無盡的空間中不斷綿延擴展,不生亦不滅。
后來白居易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遍訪名山高僧,晚年素食,又舍宅為寺,定名香山寺,自號香山居士。他醉心于念佛,時常吟詩作偈,表達他信佛有得之心境,例如:“愛風(fēng)巖上攀松蓋,戀月潭邊坐石棱;且共云泉結(jié)緣境,他生當(dāng)作此山僧?!痹娭谐錆M悠閑、飄游的意境,實是生活在禪的世界中。
白居易皈依鳥窠禪師,不但成為在家學(xué)佛的優(yōu)婆塞,從他的詩中甚至可以發(fā)現(xiàn),他有來生出家為僧的意思。他不但參禪,晚年修習(xí)凈土念佛更是認真,寫過一首《念佛吟》:“余年近七十,不復(fù)事吟哦;看經(jīng)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慰心眼?一句阿彌陀;朝也阿彌陀,晚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達人應(yīng)笑我,多卻阿彌陀;達也作么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p>
白居易從禪到凈,再禪凈雙修,他的生活可說更為充實豐富了。
咸淡有味
以藝術(shù)家身份出家為僧的弘一大師,是近代佛門非常有修行的一位大師。他安貧樂道,過著既是禪也是藝術(shù)的生活。我們從他的生活里,可以看出他的藝術(shù)境界和禪的體驗。
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去拜訪他,看到大師吃飯的時候,只有一碗咸菜配飯吃。
夏丏尊很不忍心地說:“難道您不嫌這咸菜太咸嗎?”
弘一大師毫不介意地說:“咸有咸的味道?!?/p>
飯后,弘一大師倒了一杯開水。夏丏尊又皺起眉頭說:“連茶葉都沒有嗎?您每天都喝這種平淡的開水?”
弘一大師又笑著說:“淡有淡的味道?!?/p>
一次,弘一大師住在一個小客棧里。夏丏尊發(fā)覺床上不時有跳蚤、臭蟲跳來跳去,忍不住抱怨:“這家客棧臭蟲這么多!”
弘一大師說:“不多,幾只而已?!?/p>
弘一大師用的毛巾已經(jīng)很破爛了,夏丏尊說要送他一條,大師忙說:“不用,不用,這毛巾才用了10年,還可以再用幾年?!?/p>
弘一大師出家后的生活,我們可從他對夏丏尊所說的“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中了解到。無論在什么情況之下,弘一大師都覺得“有味道”,因為他有禪。有了禪就可以轉(zhuǎn)化一切境界,豐富他的生活。
弘一大師一生的生活,無處不是味道。一個有臭蟲的小旅館,他可以當(dāng)成是凈土,這種“隨遇而安”的“隨緣”生活,正是禪者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