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yè)信息化進程和動漫、數字設計等領域的演進,工作站已經越來越成為企業(yè)中不可獲缺的一部分。數字設計正在從2D平面轉向3D立體,用戶對于工作站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
英特爾公司數據中心事業(yè)部工作站總經理Anthony Neal Graves表示,未來工作站將出現(xiàn)七個趨勢:
第一,從二維到三維影像。未來在設計領域,不管是建筑設計或者工業(yè)設計,用戶更希望看到三維細節(jié)能夠在設計的時候就被模擬出來。
第二,從模擬設計到完全數字化。以前的建筑設計師,很多必須去學習繪畫和設計,但是現(xiàn)在所有都構思不用畫筆,只要用計算機就可實現(xiàn)。
第三,工作站正從計算機輔助設計覆蓋到CAD智能制造。用戶可以用軟件協(xié)助分析設計和測試的過程,在整個生產制造流程的前一個階段,通過設定選擇一些參數,由軟件自動生成一些設計的細節(jié)。
第四,“隔夜計算”演進到實時計算。以前,在設計之后的渲染模型生成,都會傳到后臺的服務器集群中計算,需要較長時間等待?,F(xiàn)在這個過程可以采用高速的工作站,利用它的計算能力在桌面上實現(xiàn)形成交互。
第五,隨著Win7的推出,實現(xiàn)了操作系統(tǒng)從32位到64位的過渡。因此CAD建模應用呈現(xiàn)指數性增長,而64位可以用到很大的內存尋址,從而支持更大的工作量。
第六,出現(xiàn)支持交互的產品。將產生例如移動工作站,甚至平板電腦的工作站,可以把顯示跟模型的生成緊密地捆綁在一起。
第七,工作站集成數字模擬和渲染。現(xiàn)在,許多領導性的CAD、CAM設計廠商都把設計流程與生產工藝、生產管理模建集成在一起,從而把設計過程和后面的制造、管理過程放在一起,這需要更強大的計算能力。
Anthony表示,2011年英特爾的工作站產品有三大重點:使用單核至強處理器的入門級工作站,特點是處理器上集成顯卡;基礎工作站,滿足大部分設計的使用需求;面向主流應用的基本工作站和面向高端應用的專家工作站,使用了兩顆至強5600處理器(12核24線程),可以改變原有的串行工作流程,轉向單人集成用戶環(huán)境。
“從處理器平臺的角度來看,目前市面上的工作站主要基于英特爾Nehalem架構和Westmere架構的至強平臺,而到2011年英特爾會推出基于全新Sandy Bridge架構至強平臺的工作站?!盇nthony告訴記者,2011年第一季度發(fā)布的Sandy Bridge能夠為入門級工作站提供足夠的圖形和計算性能,而對于基礎型和專家級工作站來說,則會采用與服務器平臺相同的Sandy Bridge至強處理器,該處理器并不包括GPU模塊,而是安置了更多的PCI-E控制器和內存控制器,從而帶來更高的內存容量和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