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禪話(十八)
育才之道
有位信徒在佛殿禮過佛后,信步走到花園散步,碰巧看到負責園藝的園頭禪師,正埋首整理著花草。只見他一把剪刀在手,此起彼落將枝葉剪去;或?qū)⒒ú葸B根拔起,移植到另一盆中;或?qū)σ恍┛葜菜┓?,給予特別的照顧。
信徒不解,問道:“您為什么將好好的枝葉剪去,為干枯的枝干澆水施肥,還把花草搬來搬去,連沒種東西的地方也要鋤土,有必要這么麻煩嗎?”
園頭禪師說:
“照顧花草,就像教育子弟、兒女一樣。第一,要除去那些看似繁茂卻生長錯亂、不合規(guī)矩的枝蔓、雜葉,花株才能發(fā)育良好,就如收斂年輕人的氣焰,去其惡習,使其步入正軌一樣。
“第二,將花連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離開瘠土,接觸沃壤,就如使年輕人離開不良的環(huán)境,到他處接觸良師益友,求取更高的學問一般。
“第三,特別澆水養(yǎng)護枯枝,實在是因為那些看來已死的枯枝,內(nèi)中卻蘊有無限生機。不要以為不良的子弟都不可救藥就對他灰心放棄。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愛護,照顧得法,終能使其重生。
“第四,松動曠土,實因泥土中有種子等待發(fā)芽。就如對那些貧苦而有心向上的學子,助其一臂之力,使他們有機會成長茁壯!”
信徒聽后非常歡喜地向園頭禪師說:“謝謝您替我上了一課育才之道。”
世間沒有不可救的生命,沒有不可教的人才。
寺院山門處,往往供一尊笑容滿面的彌勒佛像,意思是用慈悲感化你;彌勒佛的背后,卻供了一尊手拿降魔杵的將軍韋馱圣像,意思是慈悲感化不了,便用威力折服你。父母師長對年輕子弟一面授予愛的感化,一面給予力的折服,子弟必定能成材。
心不留影
澤庵宗彭禪師是日本江戶初期臨濟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通詩歌、俳句、茶道,為東海寺之開山祖師。
某天,有個商人拿了一幅裸體的仕女畫,故意請澤庵宗彭禪師在畫上題詞。商人心想,澤庵宗彭禪師一定會尷尬地推辭。沒想到澤庵宗彭禪師不但沒有拒絕,還一面欣賞著畫中的美女一面贊嘆說:“多么好的一幅畫啊!”隨即在畫上題字:“佛賣法,祖師賣佛,末世之僧賣祖師;有女賣色身,消眾生煩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柳綠花紅,夜夜明月照清池,心不留亦影不留?!?/p>
原本想看禪師笑話的商人,見澤庵宗彭禪師如此心胸坦蕩、磊落自在,反而慚愧不已。
澤庵宗彭禪師一生提倡“無念無想”的禪風,所以即使是為一幅裸女畫題字,也能自在地題偈“心不留亦影不留”,讓不懷好意的商人折服。在禪者眼中,世間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有如過眼煙云,因此心不會為女色所牽動,更不會產(chǎn)生一絲“念想”,因為他早就泯除人我、凈穢、男女等等差別妄想,而能自在無礙。
有些人喜歡追逐感官聲色的刺激,希望從中得到享樂,但是當這些感官享受一過,反而更讓人覺得寂寞空虛。人若時時受到這些外境聲色驅(qū)使,內(nèi)心是永遠得不到安寧的。反觀禪者,心不隨外境所轉(zhuǎn),所謂“但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只要心不在萬物上染著,縱然萬物圍繞,也依然可以身心清凈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