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孤陋寡聞的家伙,不幸又沒有自知之明,那他免不了會像我在周寧那樣——遭遇尷尬。
周寧藏在閩東北的大山懷抱里,山是一重一重的翠,水是一疊一疊的清,從城市的喧囂猛地被拋到這湖光山色之中,人是很容易忘乎所以的。不要說遠(yuǎn)道而來的我們,就連接待我們的小鄭,這個修長文靜的周寧姑娘,一到九龍漈也像換了個人,一下子野了起來。只見她腳上好像安了彈簧,在攀山棧道上來來回回跑著,一面招呼著我們,還忙里偷閑地一會兒摘一朵路邊的花,一會兒扭過頭去指著遠(yuǎn)樹上的紅果子喊我們看。她說小時候常和弟弟來這一帶拾漿果,回家晚了挨打是免不了的,撒什么謊都沒用,嘴唇的顏色就泄漏了天機。我心想,哼,要不是陪著我們,這丫頭說不定會上樹呢。
九龍漈上下三百米,依山勢折成大瀑九疊小瀑無數(shù),我們從四疊向頭瀑攀登,漈水如練,在身邊忽隱忽現(xiàn),瀑聲如琴,在耳畔錯落轟鳴。人在山間身心放松,隨瀑布的跌宕走走停停,耳目之間,青蒼籠蓋,聲色怡人,腳下不由輕快許多。登至半途,小鄭突然悄聲叫住我,“噓——,站這兒別動。把身子橫過來。仔細(xì)聽?!笨此巧衩貏艃海矣行┟H?,還是照著她的樣子去做,把頭探出欄桿。心靜下來,耳邊果然不同,渾然一片的流瀑,仿佛能析出大弦嘈嘈、小弦切切的交錯聲影。“這里正好是三疊與四疊中間,兩個耳朵能聽到不同的聲音呢?!苯?jīng)小鄭提醒,我才恍然大悟,對眼前這位熱心的姑娘不由刮目相看了。這樣抉細(xì)發(fā)微的藝術(shù)感覺,如非從小經(jīng)過專業(yè)訓(xùn)練恐怕難以達(dá)到。她應(yīng)該是出自一個藝術(shù)之家吧?心里這樣猜想著不由問出了口?!拔沂窃邗庺~溪長大的,”小鄭有些答非所問。我隨口調(diào)侃了一句,“那你是吃鯉魚長大的嘍?!痹捯怀隹谖揖秃蠡诹?原本有說有笑的小鄭一下子僵住了,微微泛紅的臉色霎時沉下來,只一瞬間,幾乎不被人察覺的一瞬間,云彩飄過去了,她才一字一字緩緩說出:“我們那里是從來不吃鯉魚的?!痹撍?,我在心里暗暗自責(zé)。鯉魚溪是福建省的旅游招牌,也是我們這次采風(fēng)的目的地之一,剛到周寧,東道主就做了介紹,我偏偏沒有注意聽,竟鬼使神差般說出這樣不得體的話。這一刻我的尷尬肯定寫滿了臉,小鄭察覺到,又補上一句,“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guī)矩。你到我們鯉魚溪看看就知道了?!蔽覅s等不得了,雖然日程安排下午就該到鯉魚溪。小鄭似乎也覺得讓我這樣一個“魚盲”漏網(wǎng)是她的失察,有責(zé)任先給我掃掃盲。于是,九龍漈的后半段行程,鯉魚溪就成了我們共同的話題。
這是個古老的話題了。八百年前,中原戰(zhàn)亂,鄭氏先祖從河南避亂入閩,在紫云山麓的溪水畔找到安身之地,沿溪建起浦源村。為保飲水安全,溪水中放養(yǎng)鯉魚,去污澄清。鯉魚成了與人休戚相關(guān)的生存標(biāo)志。甫經(jīng)動亂,形成規(guī)矩并不容易。生存的法則只訴諸于道德是靠不住的。平常年景人魚相安,逢到災(zāi)年,食不果腹,魚就難保安全了。鄭氏八世祖晉十公為保鯉魚用心良苦,先是與村民約定,嚴(yán)禁捕魚食魚,違者不僅受到鞭打游街的嚴(yán)懲,還要罰請全村老少吃酒三天,唱戲三天。立約后,晉十公故意讓孫子下溪偷魚,隨即當(dāng)眾宣布自家違禁,按律認(rèn)罰,以苦肉計為鄉(xiāng)約樹威。而后,又傳出溪中鯉魚原是仙鳳山三仙姑幻化而成的故事。故事講的有鼻子有眼,說是三仙姑變化成又臟又丑的老婦,攜子乞討處處遭到嫌棄,在浦源村卻家家向她敞開大門,任孩子撒潑尿床,搞得一塌糊涂,仍得到村人善待。三仙姑考證得這里的人一心向善,遂幻化成溪中鯉魚,為村民保護(hù)水源。宗法的力量,神祇的力量,一起被動員起來為鯉魚溪的生態(tài)保駕護(hù)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愛魚敬魚,人魚相偕的傳統(tǒng)。為了表達(dá)對魚的尊重,在兩株參天擁抱的古柳杉下專設(shè)了魚冢。自然死去的鯉魚,會被送到這里安葬,每到清明時節(jié),還要為鯉魚舉行隆重的祭悼儀式。那一篇《祭鯉魚文》寫得好:“人諳魚性,魚鐘人情,人魚同樂,頤享天年?!朔遣菽荆赡芡?,銜悲忍痛,還招爾魂”。浦源村的鯉魚和村人一樣,生與死都享有同等的尊嚴(yán)的呢。
“鯉魚真的有靈性。你對它好,它會記住。”夏天里洪水沖來,鯉魚們死死銜著岸邊的草根不肯離去。村民們于是在岸坡遍植蒲草,蒲草柔韌,彎彎地垂向水面,魚兒銜起來可以省些力氣,又在下游開挖葫蘆塘緩沖洪水,修筑堤壩時,特意留出一些石縫,讓鯉魚有個冬暖夏涼的休憩處。到了產(chǎn)卵的季節(jié),魚群溯游而上,橋下的流坎成了必須躍過的龍門。魚兒很聰明,耐著心一點一點往上竄,竄一下,歇一歇,最后一段總要在石縫里攢足了力氣,然后猛地跳起來直竄過去。那場面真是壯觀。半夜里,村民聽到溪里撲通撲通的聲音,知道鯉魚在跳龍門,都會暗暗為鯉魚加油呢。歌兒里唱到,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鯉魚溪的魚兒可是離不開人啊。小鄭至今難忘,小時候喜歡端個碗坐在溪邊吃飯,一坐下魚就游過來了,一碗番薯飯,人一口,魚一口,吃得快活了,把魚從水中抱起來,乖乖的像個孩子,稍一松手魚又潑剌剌翻回水中??粗庺~在溪水中悠閑自在地游著,那靈動的身姿實在太美了。“能像魚兒一樣游起來就好了?!毙睦镞@樣想著,就偷偷模仿魚的形態(tài),邊唱邊跳,漸漸喜歡上了舞蹈?!斑@就像山里邊的樹,自然長起來,各有各的姿態(tài)。這狀態(tài)不錯?!遍_始爸爸反對。其實爸爸也愛好藝術(shù),唱樣板戲的年代演過少劍波,平時話雖少,寫得一手好文章,又會拉二胡,閑下來還教媽媽唱歌呢。他只是怕耽誤了女兒的功課。小鄭的祖上做過官,看不慣官場的黑暗,官場的齷齪和鯉魚溪的氣息實在不相容,在浙江當(dāng)了三個月的知縣就不干了,留下祖訓(xùn),不許后代為官,要靠自己的本事行醫(yī)或教書,做些有益的事。小鄭初中畢業(yè)報考師范學(xué)藝術(shù)教育,爸爸很高興。這以后藝術(shù)的門打開了,不僅是舞蹈,藝術(shù)是相通的,音樂,戲劇,編導(dǎo),自己無法用身體語言去表現(xiàn)的,就發(fā)揮想象,指導(dǎo)別人去實現(xiàn)?,F(xiàn)在的小鄭心變得很大,帶了很多學(xué)生,教舞蹈,教聲樂,教鋼琴,她有自己的教學(xué)原則,“教鋼琴,教到五級就不教了。我自己彈到十級,只能教一半。不能把孩子耽誤了?!彼窃谧鏊囆g(shù)的啟蒙。讓孩子們將來懂藝術(shù),會生活,善于和自然相處。她要把鯉魚溪賦予她的藝術(shù)靈感,傳給更年輕的一代。
小鄭的講述令人神往,真的到了鯉魚溪,眼前的一切又是那么普通:一條小溪淺淺的,長不過五百米,五彎六曲,穿村而過,寬處五七米,狹僅兩三米,溪上多以石板為渡,間有樸拙小巧的石拱橋,兩岸鋪著鵝卵石小徑,臨水而建的民居,多是瓦頂木屋,依溪水的流轉(zhuǎn)逶迤成太極圖的走向。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溪中的鯉魚,拿塊光餅,拍拍手,魚兒聞聲而至,唼喋之間,甚是有趣。魚分兩類,一種斑斕奪目,一種青灰隱忍。小鄭說,溪中的鯉魚原本都是青灰色的,這些年開發(fā)旅游,每年三月三,從霞浦回鄉(xiāng)祭祖的族人帶來五彩的錦鯉放養(yǎng),漸漸的錦鯉多了,青魚倒少見了。也是為了開發(fā)旅游,鯉魚溪的上游新辟出九個串連在一起的小島,八只石魚雕塑剛剛落成,岸邊的小商店供應(yīng)著特色小吃和工藝品,以后還要建大酒店,兒童樂園。新區(qū)的色彩和錦鯉的斑斕相匹配,拍出照片來挺漂亮。這才記起,以往介紹鯉魚溪的圖片上看到的都是錦鯉,并不見黑不溜秋的青魚。隨溪流向下蜿蜒而行,游覽的味道漸淡,生活的氣息漸濃,過了真趣橋,色澤沉實,泛著青苔的老房子多了起來。家家都敞開著大門,繞膝的孩子簇?fù)碇∴嵑肮霉?,院子里歇息的老人招呼著進(jìn)屋來坐,屋子里的陳設(shè)大都簡單安靜,倒是梁上的燕子穿來穿去添了許多熱鬧。這家人為了方便燕子來筑窩,特地在梁上搭出塊木板。小鄭抬頭望了望,說這是秀芳家,小時候的同學(xué)。問起她的家,小鄭指著巷子深處的高墻,“我家是三進(jìn)的,兩個天井,后面有個挺大的園子,人都進(jìn)城住了,現(xiàn)在空在那里。正想著用它圓了我的心愿,建一個藝術(shù)教育基地?!蔽倚λ湓挷浑x本行,她也笑了,一臉陶醉的樣子。
再回到溪邊,埠頭上多了些洗衣服的婦女。藍(lán)色的牛仔褲,紅紅的運動服,桔黃色的棉毛衫,在溪水中漂過,掛在向陽的山墻上,蒼褐斑駁的木紋被印得五光十色;岸邊架著的杉木排,擺放了一溜小鞋子,白球鞋,黑布鞋,紅拖鞋,像是沿河嬉鬧的孩子們跑累了,四仰八叉地曬太陽。一個中年婦女在清洗晾衣服的竹竿,沒想到竹竿被蟲蝕了,一拍就裂,女人罵了一句什么,抬頭見我們正隔河相望,臉一下子紅了,摔掉手中的竹竿也笑了起來。我發(fā)現(xiàn),老屋聚集的地方,鄉(xiāng)情更濃,溪水中青色的鯉魚也多了起來。魚和人也是有默契的吧?一路上,小鄭的言語沒離開過鯉魚,聽得出她內(nèi)心的情感可是有差別的。她把青黑色的叫本土魚,錦鯉則稱為觀賞魚?!扒圄~,每一條都是我看著長大的,我能叫得出它們的年齡。這彩色的觀賞魚就認(rèn)不出了?!睂⑿谋刃?,溪水里的魚兒們一定也會這樣觀察,分辨著岸上的人群。看著我們這些走來走去無所事事的人,它會說,哼,這是些游人。對那些洗衣洗菜,筑堤修壩,和它們共過患難的村民;對那些食則同器,游則同戲,一起長大的的孩子,它早就認(rèn)做家人。如果有誰能夠懂得魚的形體語言,應(yīng)該看得出在小鄭面前,青黑的魚兒游得那么自由自在,仿佛是密友之間說著悄悄話。而我們呢,大約只能用食物逗引些觀賞魚罷了。這樣想著,不覺生出些慚愧?!鞍税佥d淳風(fēng)造就此中風(fēng)景”,我又能為鯉魚溪做些什么?只有在心里盼望著小鄭的藝術(shù)教育基地早日建成。至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唱唱歌。這鯉魚溪是需要孩子們的歌聲的。
責(zé)任編輯 衣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