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關(guān)懷,你總是想不到。正因為你想不到關(guān)懷你的人“躲”在哪里,我們與別人打交道時,就應(yīng)該學(xué)會向所有人支付自己的善意。如果你老是自私自利,對同樣自私的人也許沒什么,但對那些懷抱著博愛之心,希望用自我力量攙扶他人的人,絕對是一種傷害。
幾天前,一位湖北朋友突然打電話給我,我感覺有些奇怪,我與這位朋友只在一次筆會上見過一面,平時來往并不密切,朋友找我到底有什么事?我將自己的疑問告訴朋友,朋友爽朗地笑著說:沒什么事,只是想跟你聊聊。后來才知道:朋友從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里看到我所在城市連續(xù)下了幾天暴雨,導(dǎo)致泥石流,出現(xiàn)人員傷亡,他不放心,特地打電話前來詢問。聽完朋友的解釋,我內(nèi)心里充滿了一種別樣的感動。
一個遠房親戚因為家貧,16歲時輟學(xué)去外市一家煤礦打工。煤礦設(shè)了食堂,食堂里有一位年約五十來歲的女服務(wù)員,礦工都叫她蘇大嬸。親戚正是長身體的年齡,吃得多,五六兩米的米飯三兩下就扒到了嘴里。但說也怪,只要是蘇大嬸在場,同樣的錢,親戚碗里的飯菜明顯比其他礦工多些,以至礦工們都取笑親戚是不是做了蘇大嫂的干兒子。有一天,親戚私下向蘇大嬸表示感謝,蘇大嬸說:沒什么,孩子,我知道你一定是家境貧寒,才早早出來打工,要不,這個年齡的孩子都在學(xué)校貓著呢!現(xiàn)在我的親戚成了一個小老板,衣食早已無憂,每次談起這件事,眼睛都會特別明亮,他說:蘇大嬸是他黯淡的日子里唯一一束高貴的燭光。
在城里生活了四十多年的某熟人也忘不了自己的一次經(jīng)歷。11歲那年的一個春日,熟人隨母親去二十多里地的一個地方給生產(chǎn)隊割青葉。割著、割著,天空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熟人只穿了一層單衣,凍得嗦嗦發(fā)抖。附近農(nóng)舍里一位陌生的中年婦女看到了,立即找出兒子的一套衣服借給熟人。熟人臉皮薄,不肯穿,但中年婦女堅持要借給他。熟人后來成了作家,他在好幾篇文章提到過這件事。
人生在世,我們難免碰到一些困難,這種時候,一般人總是認為只有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同學(xué)等等才會管你的事情,卻很少想到有些我們來往并不密切甚至完全陌生的人,也在默默地關(guān)注你,愿意向你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忽視了一個道理:不太熟的人、陌生人里也有大量的好人,他們同樣有“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人文情懷。正因為有了這么一些人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這樣溫暖,我們對未來才那么充滿信心。
有一些關(guān)懷,你總是想不到。正因為你想不到關(guān)懷你的人“躲”在哪里,我們與別人打交道時,就應(yīng)該學(xué)會向所有人支付自己的善意。如果你老是自私自利,對同樣自私的人也許沒什么,但對那些懷抱著博愛之心,希望用自我力量攙扶他人的人,絕對是一種傷害。舍得向他人支付善意,那些默默關(guān)懷你的人才會得到鼓勵,也才有可能將他們的關(guān)懷施與更多的不太親密甚至陌生的人。
摘自《山東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