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選擇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之一。自然選擇的要素包括生物對食物和空間的競爭,以及對天敵的躲避,這些因素可以影響生物某一種群的組成。那些適應環(huán)境的生物存活下來,而不適應者則被淘汰。
但是,在自然選擇中,生物個體之間的競爭和規(guī)避天敵(捕食者)的因素哪一種更為重要呢?對此,生物學家有過不少爭論。多數認為在具體環(huán)境下不同的因素各有各的重要性。如今,研究人員對蜥蜴進行的一項野外研究提示,自然選擇中生物個體對食物和空間的競爭比規(guī)避天敵更為重要。
多年來,進化生物學提出的一個假說一直在流行,即在大陸上和島嶼上的變色蜥承受的主要生存壓力是不一樣的,體現在它們所面對的食物和天敵上。在加勒比島嶼上,蜥蜴的天敵有限,但食物匱乏,而且蜥蜴較多,因此,蜥蜴之間的競爭是它們適應環(huán)境的主要驅動力。但是,在大陸上,蜥蜴數量較少但食物豐富。不過,蜥蜴的天敵較多,所以規(guī)避和抗擊天敵是蜥蜴進化的主要驅動力,它們需要適應有天敵的環(huán)境。
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達特茅斯學院生物系的講師瑞安,加爾斯比克和博士后研究人員羅伯特·考克斯決定用實證的方法來檢驗上述假說,看看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蜥蜴的外形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有何不同。他們選擇了一組巴哈馬分散的小島,每個小島都足以扮演不同的環(huán)境。
他們捉走了巴哈馬小島上的變色蜥——沙氏變色蜥,代之以來自附近的大伊克祖馬島上的蜥蜴。這些蜥蜴的尺寸都經過測量,并在踏車上測量了它們的耐力,每個蜥蜴身上做了記號。兩名研究人員把不同數量的蜥蜴投放到島上,形成了蜥蜴密度高和低的兩種島嶼環(huán)境。在每種蜥蜴密度類型的島上,他們還創(chuàng)造了三種環(huán)境特點。一種是這個島只存在吃蜥蜴的鳥,另一種是同時存在吃蜥蜴的鳥和蛇,第三種是沒有蜥蜴天敵的環(huán)境。為了營造后一種環(huán)境,他們用許多網把島嶼包圍起來,不讓鳥飛進島上。
此后,他們對各種小島上投放的蜥蜴的活動做記錄,以分析和判斷蜥蜴的生存狀況。結果驗證了生物學家目前的假說,競爭比起天敵來是一種更強大的自然選擇力量。
面對不同的天敵,如鳥和蛇,蜥蜴死亡和生存的狀況并沒有顯著的差異。例如在有鳥、鳥和蛇并存以及沒有鳥和蛇的三種環(huán)境下,蜥蜴的死亡數差異并不大,而且生存下來的蜥蜴在體格和運動速度上也沒有多大區(qū)別。但是在蜥蜴較多的島和蜥蜴較少的島兩種環(huán)境下,經過一段時間,蜥蜴的體重和運動速度有了明顯的不同。這個結果也意味著,蜥蜴之間的競爭是它們進化的主要動力。
為什么生物個體之間的競爭比天敵的傷害是進化更為重要的力量呢?在蜥蜴密度大的島嶼上,為了生存,蜥蜴之間必須為食物、生存的空間以及其他資源進行競爭和爭奪,而且這種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這會導致蜥蜴以力量和速度等優(yōu)勢來贏得食物和其他資源,于是蜥蜴就會變得體格強壯和爬行速度更快,個子大和速度快的蜥蜴就會占上風,這樣的蜥蜴也會多起來。時間一長,來自大伊克祖馬島上的蜥蜴就會在巴哈馬小島上長成個子大和爬行快的蜥蜴。
不過,研究人員也承認,他們的實驗并不能代表所有生物的進化都是如此,因為不同的生物個體有不同的情況,而且生物個體之間的競爭并非永遠都比天敵重要。換句話說,并非競爭就比天敵的存在更能決定生物的進化方向。這得看是哪種生物和處于哪種環(huán)境之下。但一般而言,生物個體之間的競爭是更為重要的進化選擇力量。(文章代碼:101209)
[責任編輯]張?zhí)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