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補充維生素或抗氧化劑多多益善,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一項美國研究成果顯示,過量補充維生素或抗氧化劑對身體有害,甚至會提高患癌風險。研究人員在進行干細胞研究時偶然發(fā)現(xiàn),在培養(yǎng)干細胞的過程中,當干細胞攝取的維生素或抗氧化劑達到一定量時,干細胞便會發(fā)生基因變異,而這種基因變異是產生癌癥的前兆。這一原理可能同樣適用于人類。研究人員表示,如果人們從牛奶、水果等食品中補充維生素和抗氧化劑,則不會產生副作用。
“快餐文化”造就巨型恐龍
大象每天要吃18個小時才能滿足身體需求,而梁龍、雷龍等蜥腳類恐龍體型比大象還要大得多,它們是怎樣進食的呢?德國科學家認為,這得益于在侏羅紀盛行的“快餐文化”。首先,蜥腳類恐龍進食只吞不嚼,令進食效率顯著提高。其次,蜥腳類恐龍的主要食物之一是熱量非常高的木賊屬植物。這種植物硅酸鹽含量很高,就像砂紙一樣,對牙齒非常不好,但對只吞不嚼的蜥腳類恐龍來說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而且巨型恐龍還自有一套消化辦法:超長的頸部以及巨大并且強有力的胃部承擔了消化任務,而它們體內的新陳代謝也非常高效。
新型列車防撞系統(tǒng)
德國研究人員最近首次演示了他們新研制的一種列車防撞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使用了衛(wèi)星定位、雷達測速、立體成像等傳感技術和通信技術,可以實現(xiàn)列車之間的相互“交流”。當兩列安裝防撞系統(tǒng)的列車車距進入5千米的傳感范圍內,它們之間便會通過無線電每隔1秒自動交換位置、速度、行駛方向和載重量等信息。一旦系統(tǒng)判定兩輛火車有相撞危險,它會及時提醒司機并幫助他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由于這套系統(tǒng)完全是車載,不需要在鐵路沿線附加設備,所以其成本較為低廉。
適量吃堅果有助降低膽固醇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適量進食堅果有助降低人體總膽固醇水平。在為期數月的觀察期內,每天堅持進食近70克的堅果,人們的總膽固醇水平可降低5.1%,其中對身體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7.4%,對身體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反而有所提高。研究還顯示,對體態(tài)偏瘦、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較高以及經常進食高脂肪食品的人來說,適量進食堅果產生的效果尤其明顯。不過,進食堅果不宜過量,每天最好不超過85克。新一輪生物大滅絕正在發(fā)生?
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近日發(fā)布《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第三版。報告顯示全球生物多樣性快速減少的勢頭并未放緩,地球可能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人類活動是主要原因之一。今年是聯(lián)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但上述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未能實現(xiàn)此前承諾的到2010年生物多樣性減少速度顯著放慢的目標。多樣的物種為人類提供了食物、藥材等多種資源,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環(huán)境可以幫助人們防控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災害,還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
坦克的“夜遁術”
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紅外夜視偵察系統(tǒng)越來越精密,讓己方坦克或戰(zhàn)機夜間在敵軍眼前“遁形”變得越來越難。以色列正在研究的一種坦克“夜間隱形術”有望解決這一問題。這種名為“黑狐”的系統(tǒng)近日首次曝光,該系統(tǒng)核心技術在于,為坦克等軍事裝備安裝前視紅外雷達攝像頭,隨時探測和拍攝周圍環(huán)境。系統(tǒng)隨后將根據攝像頭探測結果分析周圍環(huán)境的熱量值,并操控軍事裝備的“鐵甲”達到相同熱量值,從而徹底消失在敵方紅外夜視儀上。
針灸確能減輕痛感
德國研究人員以實驗證實了針灸能夠減輕人的痛感。研究人員對受測者進行了痛感測試,在針灸前后分別以相同強度的電流在受測者腳踝處施加一個痛感刺激,并用核磁共振成像記錄大腦中處理疼痛信息區(qū)域的活動強度。結果顯示,在針灸前腦中處理疼痛區(qū)域的活躍性明顯比針灸后高。兩次電流刺激的強度相同,但患者接受程度因針灸而異,這證明針灸能夠影響人腦的痛感感知。針灸如何影響人腦的機制將是下一步研究的課題。
藍光能夠抑制霉菌生長
德國的一項研究顯示,特定波長的藍光能夠殺死80%的赭曲霉孢子,從而有效地抑制霉菌生長繁殖。這一成果有望用于解決霉菌造成的食物腐爛問題。霉菌是絲狀真菌的統(tǒng)稱,食物在儲存過程中發(fā)霉變質就是由霉菌引起。研究人員以赭曲霉為研究對象,設想通過光照改變其生物鐘,從而抑制其生長繁殖。結果證實了波長為450納米的藍光對赭曲霉的生長繁殖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果,并且能夠殺死其80%的孢子。此外,他們還發(fā)現(xiàn)黃光和綠光能夠促進霉菌生長。現(xiàn)代人的尼安德特“血統(tǒng)”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日前完成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測序工作??茖W家將測序結果與來自中國、法國、巴布亞新幾內亞、非洲南部和西部的5個現(xiàn)代人的基因組進行比較后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人有大約1%~4%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源自尼安德特人??茖W家提出的一個較合理的解釋是:尼安德特人在大約10萬年至5萬年前在中東地區(qū)與走出非洲的早期現(xiàn)代人發(fā)生過交配,之后現(xiàn)代人散居歐洲和亞洲各地。尼安德特人是早期生活在歐洲大陸的一支古人類,是現(xiàn)代人類在進化學上最近的親族,其分布遍及歐洲和西亞,約3萬年前滅絕。
西蘭花富含抗乳腺癌物質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十字花科植物西蘭花中富含的一種天然化學物質能殺死乳腺癌干細胞。這一發(fā)現(xiàn)對研發(fā)防治乳腺癌藥物提供了新途徑。研究人員從西蘭花中提取了名為萊菔子素的化學活性物質,然后將不同濃度的萊菔子素注入患有乳腺癌的實驗鼠體內。結果發(fā)現(xiàn)其體內乳腺癌干細胞數量顯著減少,而且萊菔子素對正常細胞的影響很小。隨后,研究人員利用萊菔予素對人體乳腺癌細胞標本進行實驗,也收到了乳腺癌干細胞數量大幅減少的效果。
水生檀物為何能不沾水?
人厭槐葉萍是一種浮水性水生植物。這種植物極不易被水沾濕。把它浸入水中,再取出,上面掛的水珠馬上就會全部滴落。德國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了其“超級疏水性”的奧秘:它表面有許多叢生的放射狀微茸毛,而這些茸毛的尖端十分親水。入水后,這種植物能夠將水分子鎖定在茸毛尖端,使其葉片表層形成極薄的一層空氣膜,避免葉片與水直接接觸。效仿人厭槐葉萍表面結構制造新型涂層將會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例如給船體刷上這種涂層,在船體表面形成空氣膜,可大大降低船只行進過程中與水的摩擦,從而節(jié)省燃油。(文章代碼:101203)
[文稿]彭文
[責任編輯]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