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原都是這樣,曾經來過,并成為漸漸被人忘記的過去。
編一套書,收到幾百篇文字的同時,也讀了幾百個人的簡歷,并從中窺見幾百個人的世俗表情和足跡。
最簡單的,不過是一行字,說,某某某,小學畢業(yè),無業(yè),出書若干。我相信文字后的這個人,一定有著最豐富的閱歷,走過坎坷的道路,于是便淡定如水,對于名利,已不介意,知道這些看似光芒萬丈的東西,不過是一件衣服,披在身上,并不能讓你的靈魂跟著也榮耀起來;人生很短,來時赤誠相見,去時也是如此,所以那些華衣彩服,除了招蜂引蝶,讓自己的安靜旅程,生出喧嘩與聒噪,并無大益。有如此簡歷的人,大多作品沉穩(wěn)大氣,一行行讀下去,猶如與此人對面,無需多言,便能讓你品出茶之沉郁味道。
而那些文字短短一頁,簡歷卻是長達五百字的人,窺其人生,卻是乏味如久泡后的茶水,看似絢麗多彩,喝一口下去,毫無滋味。那些履歷,細到連小學曾經得過的一次獎勵也寫了進去,獲過的某項榮譽,除了將名稱寫上,還會絮絮叨叨地將那頒獎的機構,在當下文藝界的地位,也一塊兒納入其中,似乎唯有如此,才能讓人了解這獎項的重要性,及他本人的橫溢才華。
而對于那些所獲獎項多到無法細數的人,列入簡歷時的選擇,也可窺見此人的一兩點小心思。有些人會在簡歷里,將國內的榮耀,哪怕是國內的大獎全部剔除,只留國際的獎項若干,昂頭挺胸地立在那里,只等看見的人,投過去仰慕艷羨的視線。這樣的人,覺得玫瑰都是國外的香。
也有人,善于斷章取義,在百度里搜來一些評論,只取那提及自己名字或者作品的養(yǎng)分一句,大張旗鼓地列入簡歷,并將評論中其他人的名字,毫不留情地去掉。似乎,那些概括整個行業(yè)的前瞻性的句子與榮耀,只是給他一個人的。他取一瓢飲,便可以吞下整個江河。
還有人,把凡是有與名人共同出席的會議,全部列入簡歷。盡管,自己的名字,常常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但好歹是與之并列過的,所以,也可以沾些名人散落的光澤,讓自己看上去喜氣洋洋,昔日晦暗的容顏,可以紅光滿面地伸出去見人了。
有熱愛職位的,會從少先隊大隊長寫起,將沿途的大大小小的官職一一列來,你會從那些一本正經的理事、主任、主席、副科長、榮譽教授等等的頭銜上,看到此人臉上對于世俗職位的垂涎。那些階梯,便是他一生的印記。至于途中那些芬芳的花朵,或者茂密的森林,清亮的溪水,則與他無關。
后來的一天,我偶爾路過城市的某個公墓,走過一個個墓碑的時候,便再一次想起了那些或簡約或奢華的簡歷。原來我們許多人,活著的時候,想要榮華富貴,死去的時候,依然想不明白,于是在那小小的墓碑上,用各式的文字,提醒著經過的后人,這泥土里埋葬的,乃是一個功名顯赫的人物。而那些一路行走,始終樸實無華的人,在人生的終點,也如流水行云,給你最安靜的一個句號。
我喜歡其中一個墓碑上的文字,很短:我曾經來過。我們每一個人,原都是這樣,曾經來過,并成為漸漸被人忘記的過去。所以每一程人生,對于別人的意義,不過是瞬間逝去的風景,平淡也好,絢麗也罷,這一程的滋味,真正能夠品出的,也只有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