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間小區(qū)試驗結果表明,15%噻吩磺隆可濕性粉劑666.7m2用藥量以10-15g為宜,若豬殃殃或麥瓶草發(fā)生較嚴重,建議使用量為12.5-15g。
關鍵詞:15%噻吩磺??;麥田雜草;重量防效;株防效
中圖分類號:S451.22.l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0)10-0096-02
近年來,磺酰脲類除草劑苯磺隆在魯西冬小麥田得到了廣泛應用,連年的使用及年后用藥的習慣對于下茬作物花生極易產(chǎn)生嚴重影響,受害花生表現(xiàn)為矮縮、生長遲緩、黃化、甚至爛根死苗。為此,筆者選擇對下茬作物花生相對安全的15%噻吩磺隆可濕性粉劑作為苯磺隆的替代產(chǎn)品,為明確其對冬小麥田一年生闊葉雜草的防除效果,于2009年3月14日進行了田間藥效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本試驗設了兩個試驗點,分別在茌平縣洪屯鄉(xiāng)小宋村及菜屯鎮(zhèn)沙窩田村冬小麥田內(nèi)進行。小麥品種為濟麥22,主要雜草種類為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薺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豬殃殃(Galium aparine)、麥瓶草(Sileneconoidea)。試驗地土質為壤土,水澆條件良好,有機質含量1.08%,pH值7.4左右。前茬作物為夏花生。
1.2 供試藥劑
15%噻吩磺隆可濕性粉劑(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生化農(nóng)藥廠);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江蘇富田農(nóng)化有限公司)。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7個處理(見表1),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4次,小區(qū)面積26m2。2009年3月14日,于雜草3-5葉期,小麥返青期,使用3WBS-14型背負式噴霧器進行莖葉噴霧,每666.7m2噴液量為30kg。施藥當天和第1、2次檢查結果時鏟除人工除草小區(qū)雜草。
1.4 調(diào)查方法
每小區(qū)固定調(diào)查3點,每點0.33m2,分別于用藥后5、10、15、20、40d調(diào)查雜草株數(shù),用藥后20、40d調(diào)查雜草的健株數(shù),藥后40d調(diào)查雜草鮮重。取兩個試驗點的平均值計算株防效和鮮重防效,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DMRT)法檢驗處理間差異顯著性。調(diào)查雜草的同時,采用目測法觀察小麥是否出現(xiàn)藥害癥狀,并在收獲期測產(chǎn),確定對小麥的安全性。
株(鮮重)防效(%)=[對照區(qū)雜草株數(shù)(鮮重)一處理區(qū)雜草株數(shù)(鮮重)]/對照區(qū)雜草株數(shù)(鮮重)×100
1.5 試驗期間氣象條件
試驗于3月14日下午進行,當日天氣晴問少云,北風2級,氣溫7.7-16.4℃,平均氣溫11.8℃。試驗前10天平均氣溫8.7℃,降水0.6mm。試驗期間3月中、下旬平均氣溫15.9℃,比歷年同期低0.9℃;降水2.9mm,比歷年同期偏少1.1mm。4月上、中旬平均氣溫17.4℃,比歷年同期偏低1.4℃;降水0.4mm,比歷年同期偏少1.8mm。
2、結果與分析
2.1 對小麥安全性觀察
沒有發(fā)現(xiàn)藥害癥狀,該藥劑對小麥安全。測產(chǎn)結果表明,15%噻吩磺隆可濕性粉劑每666.7m2用量10、12,5、15、25g的平均產(chǎn)量分別為437.5、442.0、449.3、445.8 kg(666.7m2產(chǎn)量,下同);對照藥劑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每666.7m2用量12.5g、人工除草小區(qū)、空白對照小區(qū)平均產(chǎn)量分別為443.7、460.3、396.2 kg。各處理均較空白對照有明顯增產(chǎn)作用,但略低于人工除草。
2.2 除草效果觀察
該藥劑作用速度較慢,施藥后5d雜草出現(xiàn)藥害癥狀,10d以上雜草開始死亡,20d敏感雜草已基本死亡。觀察表明,當雜草葉齡較大時,雜草死亡不徹底,影響藥效。
施藥后20d,多數(shù)薺菜和播娘蒿已經(jīng)死亡。而豬殃殃、麥瓶草部分死亡,部分受到明顯抑制。總體株防效在76.3%-91.6%之間(表2)。
施藥后40d,防效已經(jīng)達到最高。對播娘蒿、薺菜的株防效在91.3%-98.2%之間,鮮重防效在91.7%-97.4%之間;對豬殃殃、麥瓶草防效略低,株防效在80.0%-94.O%,鮮重防效在81.3%-96.0%之間(表3、表4)。
從試驗結果看,15%噻吩磺隆可濕性粉劑對冬小麥田闊葉雜草播娘蒿、薺菜具有較高防效,對麥瓶草前期防效較低,后期防效較高,對豬殃殃防效略差。
3、結 論
15%噻吩磺隆可濕性粉劑的用藥時期盡量提前,最好冬前用藥,在闊葉雜草2-5葉期。666.7m2用藥量為10-15g(有效成分量22.5-33.75g/hm2),若豬殃殃或麥瓶草發(fā)生較嚴重,建議666.7m2使用量為12.5-15g(有效成分量28.125-33.75g/hm2)。
參考文獻:
[1]劉興榮,蔣春義,15%噻磺隆可濕性粉劑防除麥田闊葉雜草試驗小結[J],湖北植保,2000,3:34
[2]楊秋平,楊陽,15%噻磺隆可濕性粉劑防除麥田雜草試驗[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0,10:11
[3]杜傳玉,15%噻磺隆防除春小麥田雜草效果評價[J],雜草防除,2007,1:17
[4]沈雁君,包士忠,裴啟忠,等,15%噻磺隆防除小麥田闊葉雜草試驗[J],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2002。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