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一種以胃黏膜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為主要病理變化的慢性胃病。臨床上常分為淺表性、肥厚性和萎縮性三種類型。一般來說,胃酸缺乏多發(fā)生萎縮性胃炎,而胃酸過多可能發(fā)生淺表性和肥厚性胃炎,本病的診斷可通過胃鏡檢查來確診,引發(fā)胃脘痛的起因,或由嗜食辛辣、飲酒過度、脾胃受損:或長年服藥,誤中藥毒,胃傷不復;或因勞倦過度、損傷脾胃;或因情志不和、肝氣犯胃,以致脾胃功能失調而發(fā)。本病臨床有虛實之分,一般屬于實證者,以病邪阻滯為主,有寒凝、氣滯、熱郁、血淤等證,可發(fā)為急慢性胃痛:屬于虛證者,以脾胃虛為主,有氣虛、陰虛等證,多發(fā)為慢性胃痛?!巴淳萌虢j”,形成血淤證。若胃絡破損者,則可致出血。治療方法,以理氣和胃為主。現(xiàn)就藥食調護略談幾點:
一、理氣健脾、和胃化痰——橘皮粥
橘皮10~20克,粳米30~60克,將橘皮加水煎,取藥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適用于慢性胃炎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者。
二、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吳茱萸粥、丁香鴨
1 吳茱萸粥:吳茱萸15克,粳米15~30克。將吳茱萸水洗,去涎,焙干研末,同淘干凈的粳米入鍋,加水適量,煮成粥。適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虛寒型,癥狀為胃脘隱痛,喜溫喜按,或泛吐清水、大便稀溏者。
2 丁香鴨:丁香5克,肉桂5克,草豆蔻5克,鴨子1只。將鴨子宰殺洗凈,去內臟。丁香、肉桂、草豆蔻用清水3500毫升煎熬2次,每次20分鐘,過濾得藥汁3000毫升。將藥汁倒入沙鍋,放入鴨子,加蔥、姜,用文火煮至七成熟,撈出待涼,再在鍋中放鹵汁,將鴨子鹵熟、撈出。鹵汁中加冰糖10克及少許鹽、味精,再放入鴨子,用文火邊煮邊澆鹵汁,至鴨子顏色紅亮時撈出,淋麻油即成,佐餐食用。適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虛寒的胃脘冷痛、嘔吐、反胃、食少、腹瀉者。
三、養(yǎng)陰益胃——靈芝肉餅、山藥百合湯
1 靈芝肉餅:靈芝末3克,豬瘦肉餡10克。把豬肉餡與靈芝末拌勻,加醬油少許,用碗碟盛著隔水蒸熟,佐餐食用。適用于慢性胃炎胃陰不足所致的胃脘隱痛、口燥咽干或大便干燥、舌紅少津者。
2 山藥百合湯:淮山藥60克,百合30克,大棗10枚,同入鍋內,加水適量,煮爛食用。適用于慢性胃炎胃陰不足者。
四、調胃消食和中——蘿卜絲餅
白蘿卜500克,洗凈切絲,油炒至五成熟,加肉末,調勻為餡,以面粉作皮,烙成小餅,即可食用。適用胃脘痛(餐后尤甚)、暖氣頻作、惡心嘔吐、泛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的脾虛食滯者。
此外,本病的飲食調攝極為重要。用餐時應注意細嚼慢咽:飯菜宜軟爛易消化:飲食宜溫熱,不能貪食生冷:切忌過饑過飽:進餐時勿憂勿怒:平日飲食定時、定量,少吃多餐,特別是晚餐宜少進。(湖北 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