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和柬埔寨是我一直想去的國家。20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對越南的很多地名都很熟悉,在持續(xù)10年的抗美援越戰(zhàn)爭中,我們的報紙幾乎每天都有越南各地消滅了多少美軍、偽軍,擊落、擊傷多少美機的詳細報道。我曾為越南終于趕走美帝、實現(xiàn)民族統(tǒng)一而興奮,為1979年發(fā)生中越邊境反擊戰(zhàn)而驚愕,也為近十幾年來中越改善關系而欣慰。越南就這樣一直吸引著我。中國和越南沒有明顯區(qū)別,從意識形態(tài)、政治制度到社會習俗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果問世界上哪個國家最像中國,恐怕就是越南了。柬埔寨更是一個神秘的國度,那位掛著“高棉微笑”的西哈努克國王一直是中國的嘉賓。
2010年春節(jié)前一周,我隨國內旅行團去了越南和柬埔寨,主要游覽了三個城市:胡志明市、河內和暹粒(吳哥遺址所在地)。有些見聞與感受,愿與大家分享。
因越柬兩國相對貧窮,行前我對當?shù)芈糜蔚慕哟龡l件期望不高,只希望飲食住宿衛(wèi)生,能吃飽,能洗澡。但實際情況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尤其是在暹粒的住宿和伙食非常好。可見他們在旅游服務上是下了功夫的。全部旅程乘坐的都是越南航空公司的飛機,機上的服務很不錯。
越南:雖不富裕,但都能安然地享受生活
河內機場的效率不高,我們去胡志明市要在此轉機,通常轉機是不需要取行李的。但在這里,我們要先取行李,再重新托運和安檢。后來我們在此出關時,速度也非常慢。在河內的導游是位越南人,出乎大家意料,他首先表示了對中越邊境戰(zhàn)爭的看法,他說:“我主動說,省得你們問。”然后介紹說,那是一場兄弟之爭,越南人不恨中國人。現(xiàn)在越南人用的東西,有70%來自中國。最重要的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給越南人很多經驗和信心,因為中國人能做到的,他們也能做到,越南的改革開放只比中國晚了10年,現(xiàn)在落后中國大約25年。我問,25年是如何算出來的?他回答說,根據(jù)專家們的各種研究結果。
胡志明市街頭到處懸掛著越南國旗和越南共產黨黨旗,提醒人們注意:2月3日是越南共產黨建黨80周年紀念日。夜晚的河內,一道道裝飾著鐮刀斧頭黨徽的紅色霓虹燈橫跨在主要街道上,與道路兩邊各種商業(yè)性霓虹燈相映成輝,象征著越共在這個國家中的地位。也許是白天太熱,越南人喜歡夜生活,城市的夜晚燈火通明,街頭小巷有很多小吃店、小吃攤,還有世界各地游客聚集的酒吧,紅河邊、還劍湖畔微風習習,樹影婆娑,河內的夜景很有情調。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城市,1976年以前叫西貢,其地位相當于中國的上海。這個城市給我的最初印象是馬路上咆哮奔馳的摩托車群,越南被稱作世界摩托車大國,真是名不虛傳。越南有8000多萬人口,2000多萬輛摩托車,在城市中,幾乎每兩人就有一輛。越南的摩托車絕對是一道奇特的風景,有的車上坐著全家三五口人,有的騎手懷里坐著一個小孩子,車上馱什么的都有,很多騎手戴著頭盔、墨鏡和口罩。
我們的旅館位于市中心,旅館門前的馬路只有8米至9米寬,但過往車輛之多、車速之快令人驚訝,而且,車輛是絕不會讓行人的。旅館專門安排人協(xié)助游客過馬路,他們分別在游客的兩邊,揮舞著指揮棒,阻止過往車輛。過馬路成為一種高度緊張的活動。走在便道上的感覺也不舒服,不僅馬達聲和鳴笛聲使人心煩,而且空氣中彌漫的車輛尾氣嗆鼻刺眼。難怪街上很多行人也都戴著口罩。摩托車尾氣比汽車尾氣的味道和有害成分可大多了!噪聲和尾氣這兩種污染不僅使逛街的悠閑和輕松大打折扣,甚至有些煞風景。
導游說,由于臨近春節(jié),很多農民工都回家了,因此街上的車比平時要少很多。如果是正常的上下班時間,摩托車群會更加壯觀。在這里開摩托車,技術好是必需的,但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膽量。約有40%的摩托車手沒有駕駛證,對無照駕駛的罰款相當于100元人民幣,約是當?shù)?0碗牛肉面的價格。摩托車基本都是日本的,價錢從1000美元至2500美元不等,中國的摩托車價格大約在400美元至700美元,但現(xiàn)在幾乎無人問津。中國摩托車前些年曾有很好的銷路,當時河內街頭大多是重慶嘉陵摩托車,但由于質量和售后服務差,很快就失去了市場。
越南的私人汽車比較少,因為汽車價格高,與一般越南人的消費水平尚有差距;但更主要的是在城市里開汽車很不方便:汽車行駛每公里需5至8分鐘;城里的道路比較窄;很多路邊不準停車,準許停車的地方收費也很貴。所以,擁有私人汽車是富人的標志。導游講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有些滑稽的故事:他的一個朋友買了一輛汽車,按照習慣,他要請好友吃飯來“喜車”。他開著新車接朋友們來到飯店,朋友們下車后,他去停車場停車,但最近的停車場很遠,所以他停好車后要乘坐一輛三輪“嘟嘟車”回來。吃完飯,他又得打“嘟嘟車”去取車,再回來接朋友。
越南人均GDP剛過1000美元,但貧富分化嚴重,城里人相對富裕些。從城里房子的外觀看,貧富差別就很明顯,有的地區(qū)法式風格的房子很漂亮,有的地區(qū)可以稱作貧民窟,屋頂上是鐵皮和石棉瓦。盡管越南的物價和工資水平比中國低,這里的商品房價格卻和我們的一樣高。河內一套60平米的房子要25萬美金,河內人一般月工資約合一兩千人民幣。即使夫婦兩人月工資合計4000元,不吃不喝,也要等30多年后才能湊夠房錢。2009年越南經濟危機前,房價曾達到每平米4000美元。越南也有“情義屋”,類似于我們的廉租房,但數(shù)量非常少,只有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如傷殘榮譽軍人才能得到。舊房的拆遷補償差額巨大,要想用補償款在原地購新房,需要再加兩三倍的錢。有人問,拆遷戶不愿搬怎么辦?導游說,先做耐心的說服工作,然后也許會再多給些補償,但到最后的期限時房子就會強制拆除。
最令我驚訝的是,越南的義務教育發(fā)展比較落后,2000年才基本實現(xiàn)小學五年的普及教育,越南政府提出要在2010年實現(xiàn)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實際上,無論上中小學都收費。這甚至不如比它窮得多的柬埔寨。導游的兩個孩子分別在小學和高中,國立小學每月學費約合80元至100元人民幣,高中每月約120元人民幣。我問:為什么學費要按月交,按學期或年付不是更省事嗎?他說,那樣恐怕有的家庭交不起學費。不僅學費要自費,連教室的掃把、墩布和粉筆等都要學生分攤,更不要說書本費、習題復印費了。
越南人雖不富裕,但他們能安然地享受生活。我有兩個較深的印象,一是他們很愛花,買各種花卉是置辦春節(jié)年貨的一項重要內容,春節(jié)前,滿載花卉的車輛和船只向城市集結,花市上人山人海,胡志明市還布置花街,各種盆景、花卉爭奇斗艷。各種花的價格不同,有的一盆要幾千元人民幣,也有幾元一盆的,適合不同的消費需求。二是他們晚上有逛街的習慣。我們逛街一般是散步或購物,他們是真正的逛街,騎著摩托攜家?guī)Э谠诮值郎嫌问?,一直到晚?1點半,摩托車隊依然川流不息。次日清晨才6點多鐘,街頭的摩托聲就已經響成一片。不知疲倦的越南人使整個社會生活顯得生機勃勃。越南人過春節(jié)也有放爆竹焰火的傳統(tǒng),因容易導致火災,從1994年起政府開始禁放。近期曾有輿論要求解禁,但政府還沒有同意。
有些遺憾的是,我們日程中沒有安排參觀胡志明紀念堂。我們在河內只住一晚,入住酒店后已經晚上9點多了,我放下行李,獨自步行20分鐘來到巴亭廣場,想在胡志明紀念堂前靜待一會兒,不料警衛(wèi)人員恰在這時開始清場,所有人都要退出廣場。據(jù)導游講,早在胡志明去世前兩年身體狀況不好時,越南黨的其他領導人已決定在他去世后保留遺體,并秘密派人到蘇聯(lián)和埃及學習保留遺體的經驗。盡管胡志明在遺囑中表示:“在我去世之后,千萬不要舉行盛大的吊唁,以免浪費人民的時間和金錢。”但當時的越南領導人認為,保留胡志明遺體是越南人民的愿望。的確,胡志明主席在越南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旅游團中有一位曾在90年代初訪問過河內的中國學者,他說,當年接待他的越南人談到“胡伯伯”時仍會眼淚汪汪的。但我們也能感到越南南方人對胡志明的態(tài)度有些不同。胡志明市內很多商店仍用西貢做商號,如西貢旅店、西貢飯館等。河內的導游說,他對南方一些導游的介紹很不滿,如果南方的導游跟我們說過對胡志明不尊敬的話,他請我們不要相信,他們尤其是一些北方的老人們是不同意那些話的。
柬埔寨:曾創(chuàng)造出輝煌歷史的發(fā)展中國家
我們在胡志明市的導游是一位40多歲的華裔越南人,為人坦率但謹慎。臨別那天,他終于說,我很感激你們沒有問我中越戰(zhàn)爭的事,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你們要去柬埔寨了,我想講一點我在那里的親身經歷,在一夜之間倒退到原始社會的故事。他的父親是一位商人,20世紀70年代初在柬埔寨經商,家境不錯,有一輛奔馳車。在1975年至1979年紅色高棉執(zhí)政時期,全家被趕到鄉(xiāng)下種地,只許攜帶很少的隨身物品。沒有時鐘,他們每天按日月星辰活動,天亮就干活,天黑才能回家。他四年多使用的餐具是半個椰子殼,每天喝兩頓稀粥,在他12歲到16歲的記憶中始終在饑餓狀態(tài)。人餓極了,什么都吃,他也什么都吃過!如果在地里抓到一只老鼠,他就會把老鼠穿在一根樹枝上,放在火里燒一下,然后在衣服上擦去泥土和燒焦的毛,連皮帶骨地吃下去,比現(xiàn)在最好的烤乳豬還香。他還幽默地說,北京有一道菜叫“螞蟻上樹”,他沒吃過,但他的確吃過樹上的螞蟻,他餓極了時,就把手指伸進樹上的蟻洞中,再把爬滿螞蟻的手指直接放進嘴里,他至今還記得那種大紅螞蟻的酸酸的味道。這個故事給我們的柬埔寨之行留下了一個懸念:為什么會這樣?
我們在柬埔寨的導游是一個20多歲的華裔,他沒有親身經歷過紅色高棉時期,但他說,這里的華人都知道那3年8個月21天的恐怖時期。他聽父母講過當時的經歷,除了強迫勞動和饑餓外,更可怕的是夜晚的“接人”。城里人到鄉(xiāng)下后都填過登記表,紅色高棉的人就根據(jù)登記表,在晚上趕著牛車到村里,接那些有知識或過去富裕的人去“談話”。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被接走的人再沒有回來,也不敢問,只是祈禱自己不要被接走。導游的姥姥就是被接走失蹤的,至今也不知道在哪里死去的,怎么死的。導游的父親是靠著裝傻裝癡才活下來的。按照導游的說法,紅色高棉要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認為工商業(yè)是資本主義人剝削人的溫床,知識和財富是導致不平等的原因,所以,他們?yōu)榱艘粋€平等的社會,不惜毀滅城市和工商業(yè),在肉體上消滅知識分子和資產者。在柬華人中有知識、有財產的人比例較高,受迫害也更為嚴重。當時柬埔寨所有的人都去種地,反而吃不上飯,只能喝粥。有人問,為什么在一個信佛不殺生的社會能出現(xiàn)這種野蠻和荒誕的社會倒退現(xiàn)象?他說,此前的貧富分化很嚴重,引起民眾的普遍反感,使絕對平等主義思想有機可乘。他還提到,紅色高棉的主要領導人都是留學法國的,如波爾布特、喬森潘、胡榮、宋成、英薩利等,其中喬森潘、胡榮還獲得過博士學位。導游很崇拜柬埔寨現(xiàn)任首相洪森,說洪森是農民的兒子,也沒有留學經歷,但他更了解柬埔寨人,沒有洪森就沒有現(xiàn)在柬埔寨的一切。這說明留學和高學歷的人并不一定都高明。洪森在1975年金邊的戰(zhàn)斗中失去一只眼,但這并不妨礙他實現(xiàn)人生抱負,他說,“在這個盲人的國度里,有一只眼睛的人就能稱王”。導游還說,洪森最崇拜的人之一是鄧小平,用洪森自己的話說就是:“只要有利于柬埔寨發(fā)展的就是好主義?!?br/> 盡管對紅色高棉噩夢的回憶在很多人心中揮之不去,但導游講,今天柬埔寨很多年輕人對此并不以為然,認為大人們夸大了紅色高棉的故事,甚至金邊一所中學曾被紅色高棉改作監(jiān)獄,而后又作為紀念館,館中保存的很多受害者的頭骨,也被人懷疑是從別的地方挪過去的。胡志明市的那位導游也說,他很難使他的孩子相信他自己在柬埔寨的那段經歷。看來歷史是很容易被忘記的,即使當事人還健在。
柬埔寨的特點之一是政府的功能很少,原因是政府的稅收很少,提供不了什么社會服務,因此社會生活很不規(guī)范,或者說那里的人民沒有政府來管理。比如,柬埔寨至今還沒有駕照,誰都可以開車,什么車都可以開。想想司機們都沒有起碼的資質認證,馬路上是不是很可怕?好在柬埔寨的汽車并不多,摩托車比越南也少得多。前幾年連車牌照都沒有,現(xiàn)在買車時一次性上好牌照,以后就再沒有稅了。柬埔寨人上牌照也喜歡尾號是吉利數(shù)字,如168或9,或者尾號的總和是9,他們尤其喜歡9,因為9是陽數(shù)中最高的數(shù)字。
柬埔寨是世界上最窮困的國家之一,人均GDP收入600美元至700美元。旅游賓館服務員的月收入只有80美元至100美元,每月生活費要用去一半。做銀行高管的收入高,從200美元至1000美元不等。導游沒有底薪,每帶一個團,根據(jù)工作量獲得一次性報酬,各種福利保險等一概沒有。暹粒和金邊的房價差不多,主要馬路上的一套64平米的房子要5萬美元,次要馬路上同樣的房子也要2萬美元,這對于一般月薪100多美元的工薪族而言是太高了。我問導游最擔心的是什么?是買不起房子嗎?他說,房子太貴了,他根本不去想,租房就是了。最擔心的是得病,一旦身體不好,不僅沒有收入,還可能付不起醫(yī)療費。
柬埔寨75%以上的人口是農民,我們看到農村的住房基本是就地取材用植物搭建的高腳屋,區(qū)別是富人的高腳柱高一些,屋子大一些。木柱子是四方形的,可以避免蛇爬上去,屋頂和墻皮是用竹子和芭蕉葉或椰子樹葉綁扎起來的。中午熱,人們就在屋下柱子間的吊床上睡覺,晚上涼爽些了,回到屋里睡。
柬埔寨社會的腐敗現(xiàn)象較多,據(jù)導游說,吳哥遺址乃至整個柬埔寨的旅游業(yè)務都承包給一個人,他每年上繳國庫一定的收入。從2008年起,法律規(guī)定騎摩托車者要戴頭盔,違者罰5000瑞爾(柬貨幣單位,4400瑞爾約合10元人民幣),但如果你不要警察開票,交3000瑞爾就行。在這里“關系”很重要,導游說,你有“關系”就沒關系了。也就是說,有“關系”什么事都能擺平。
柬埔寨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免費,但由于國家沒有多少錢對教育撥款,所有中小學都實行上午7點至11點的半日制教育。不僅中小學是半日制,高中和大學也都是半日制。中小學雖然免學費,但校服費、書本費、粉筆費等還是要交錢的。中小學教師不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yè),月工資只有60美元,為彌補收入不足,老師們就在課堂上賣糖果食品之類的東西,有些老師在下午去兼職。這種情況在金邊、暹粒很普遍,教育質量可想而知。義務教育中沒有英語課,高中才能學英文,但有錢人可以將孩子送到一些課外輔導班學外文。柬埔寨的文盲率和輟學率很高,文化水平與就業(yè)收入并不成正比,人們接受教育是為了好找工作,一旦有活干,人們寧可輟學,要上大學或者說能上大學的很少。
柬埔寨的婚俗很有意思,男子婚后一定要住在女方家。即使新婚夫婦有條件買房過獨立生活,也必須先與女方父母一起住幾年。所以柬埔寨人重女輕男,因為女孩婚前要收彩禮,婚后把丈夫娶進門,成為家庭勞動力。有的地方從訂婚后,男方就到女家干活,如果女方對男方的表現(xiàn)不滿意,還可以取消婚約??磥磙r業(yè)社會也不一定都是重男輕女,傳統(tǒng)習俗的作用很重要?;槎Y上,親朋好友照例要喝喜酒、送紅包,但與我們不同的是,紅包是飯后送,而且禮金的多少取決于飯店的檔次和婚宴的質量,但最少也要15美元。
對吳哥遺址的贊美和溢美之詞太多了,我不想再錦上添花。吳哥留給我最深的思考是,1000多年前創(chuàng)造出如此文明的國度,為什么現(xiàn)在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吳哥的全部遺址均由磚石兩種建材構成,石材還分兩種,一種是從附近荔枝山上開采的紋理很細的石材,一種是當?shù)睾稚挠锌斩吹幕鹕綆r。絕大部分吳哥建筑不是為人修筑的,首先是為了供奉印度教的神和佛教的佛,也就是神廟。其次是王陵,用以存放王室成員的骨灰。在當?shù)貧夂驐l件下,也只有這種建筑才能遺留至今。當時人居的建筑都是用各種植物修建的,自然無法保留下來。重神和王而輕人曾是所有文明的共同特征,西方的古老建筑中有許多是教堂,世界著名遺址中有很多是皇陵。這說明在古代人看來,神比人重要,死后比生前重要。歷史總是社會上層的歷史,原因之一是只有上層人物才能留下歷史遺跡,供史學家去研究。現(xiàn)代最好的建筑一定是歌劇院、體育館、議會大廈等,教堂的尖頂已被淹沒在高聳的寫字樓和公寓樓之中。這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我想,當時的吳哥城如果是普通人的家園,或許它不會那么容易被攻陷。
我感興趣的是兩處有社會功能的吳哥遺址:古代醫(yī)院(又稱涅槃宮或龍盤宮)和法院。古代醫(yī)院的建筑布局體現(xiàn)了一種柬埔寨傳統(tǒng)的醫(yī)學理論,與我們的陰陽五行不同,它是土、風、火、水“四行”,依此在醫(yī)院主建筑的東西南北方向各有一個延伸的附屬建筑,每個附屬建筑依次分別用人、馬、獅、象的雕像來代表,像四個醫(yī)院的科室。據(jù)說當年病人看病后,分別在人、馬、獅、象的雕像嘴中接熬好的藥汁。我看見有游人往象的雕像體內倒礦泉水,果然水從象嘴里流出。這個醫(yī)院是給什么人看病的,如何看病的,可惜已沒人能說清楚了。
古代法院是建在土坡上的一座神像臺,犯罪嫌疑人在神像前受到指控,他如果不認罪,將被關押到旁邊的12座生肖塔中與他屬相相同的那個塔內。三天三夜不許吃喝后被放出來,如該人仍健康正常則被釋放;如其有病態(tài)或異常,則判斷其有罪,斷其一指,送寺廟接受教育;再犯罪者,砍掉其余九指,驅逐出吳哥城。這種自然審判法與歐洲中世紀的水火審判法類似,是依靠證據(jù)判案以前的原始審判方式。這比起差不多同時代的包公審案可真差多了!
戰(zhàn)爭的后遺癥還可以見到,吳哥遺址旁有很多下肢傷殘的人用柬埔寨的民族樂器在演奏,他們身邊的牌子上用多國文字寫著:“地雷受害者”,請游客們施舍。導游說,柬埔寨境內的地雷曾比人口還多,戰(zhàn)后在聯(lián)合國的幫助下,已清理了絕大部分地雷,但不排除個別地雷還沒有被清除。他還以此“嚇?!蔽覀儾灰S意進入?yún)擦种小?br/> 在越柬旅游,到處都可以使用人民幣,在當?shù)馗鶕?jù)實際需要換錢也很方便,完全不用在國內先換成美元。雖然中國與這兩國的關系密切,去兩國旅游的中國人也不少,但旅游景點沒有中文介紹,除本國文字外,是英、法、日文。法國和美國對這兩國的影響自不必說,日本因其產品信譽高、投資多、捐贈多,頗得當?shù)厝撕酶小N宜佑|的三個當?shù)貙в味加羞@樣的看法。
越、柬都是很值得一去的國家,那里人民的生活水平分別大約相當于我們的20世紀8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的水平。到那里旅游后,我最深的感受是:為飽經戰(zhàn)火苦難的越柬兩國人民終于能享受和平生活而欣慰;為我們走上改革開放之路而慶幸!
(責任編輯 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