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持人:劉老師,你今天拿出的這張圖像上的大胡子是誰?哎,對了!我好像認識,去年你給我們講新思維作文非常挑戰(zhàn)時,我們見過他,他是不是俄國作家契訶夫?
主講老師:你說對了,正是此人。他跟美國的歐·亨利、法國的莫泊桑、日本的新星一,合稱為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大師。去年我們講了他的名篇《一個小公務員的死》,其中那個經典細節(jié)還記得嗎?
小主持人:記得,在劇場看戲時,一個小公務員不小心對著前面的部長打了個噴嚏,嚇得反復道歉。結果部長煩了,火了,最后,小公務員被嚇死了。對不對?
主講老師:對!你復述得很完整。今天,我們不講這篇,講他的另一篇——《渴睡》。
小主持人:這篇是什么內容?我們沒看過。
主講老師:故事梗概是這樣的:13 歲的小女傭瓦爾卡整天要帶一個會哭的小男孩,哄也哄不住,整天哭!小男孩一哭,老板娘就沖過來訓斥瓦爾卡。弄得瓦爾卡提心吊膽,夜里睡著了,一聽孩子哭,馬上就嚇得爬起來,給他熬粥,給他唱歌,怎么哄都是哭!只要小男孩一哭,準沒她的好果子吃。
因此,瓦爾卡就想找出總是挨打挨罵的原因,想來想去,就是因為小男孩的哭。如果小男孩不哭,或者不讓他哭,她不是就不再挨打挨罵了么?于是,她就設法不讓小男孩哭出聲來,老板娘聽不到孩子哭聲,自然也就不會打罵她了……
一天早上,剛喂過牛奶,小男孩又哭開了。瓦爾卡馬上用雙手掐住小男孩的脖子,小男孩真的哭不出聲來了!等她松開手后,小男孩永遠不哭了……
小主持人:死了嗎?
主講老師:死了!這對瓦爾卡來說是一大喜事!她解脫了,她自由了!接下的事,她不再考慮,因為她只是個13歲的孩子。
契訶夫筆下的這個小女傭寫得十分可憐,讓人非常同情,在那黑暗的沙俄社會里,這個小女傭的命運,也是千千萬萬個窮人的生活寫照。我們來看看小女傭的真實生活……
夜間。小保姆瓦爾卡,13歲的小姑娘,正在搖一個搖籃,里面躺著一個小娃娃;她哼著歌:睡吧,好好睡,我來給你唱個歌……神像前面點著一盞綠的小長明燈;房間里從這一頭到那一頭繃起一根繩子,上面掛著娃娃的襁褓和又大又黑的褲子。神像前面那盞長明燈在天花板上印下一大塊綠斑,燈火一閃搖,綠斑和陰影就活了起來……
娃娃在哭。他早已哭得聲音啞了,可是他還是不停地哭,誰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才會止住。可是瓦爾卡困了。
“睡吧,好好睡,”她哼道,“我會給你煮點粥?!?br/> 火爐邊有個蟋蟀在唧唧地叫。隔著門,在毗鄰的房間里,老板法納西在打鼾……燈火閃搖。那塊綠斑和陰影動起來,撲進瓦爾卡的半睜半閉的、呆瞪瞪的眼睛里,在她那半睡半醒的腦子里化成朦朧的幻影,她看見烏云在天空互相追逐,跟孩子一樣地啼哭。
“睡覺吧,好好睡,我來給你唱個歌……”
“你在干什么,你這個賤丫頭?”老板說,“孩子在哭,你卻睡覺!”
他使勁揪一下她的耳朵,她晃了晃腦袋,就搖那搖籃,哼她的歌。
“把娃娃抱過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回答她,“把娃娃抱過來!”聲音兇起來,“你睡著啦,下賤的東西?”
“瓦爾卡,燒茶炊!”老板娘喊道。
瓦爾卡剛把一根柴劈碎,又聽到一道命令:“瓦爾卡,把老板的雨鞋刷干凈!”
她坐在地板上,擦雨鞋,心想:要是把自己的腦袋鉆進一只又大又深的雨鞋里去,睡上一小覺,那多好啊……忽然,雨鞋脹大了,凸起來,填滿了整個房間。
有些時候,她恨不能往地板上一撲,什么也不管,睡它一覺才好。
“睡覺吧,好好睡,”她哼著,“我來給你唱個歌……”
娃娃還是啼哭,哭得乏透了!她累得要死,用盡力氣睜大眼睛,聽著啼哭聲,這才找到了不容她活下去的敵人。
她笑了,她覺著奇怪:怎么這點小事,以前怎么會沒有弄懂呢?瓦爾卡笑著,悄悄走到搖籃那兒,彎下腰去,湊近那個娃娃。她掐死他后,就趕快往地板上一躺,高興得笑起來,因為她能睡了;不出一分鐘,她已經酣睡得跟死人一樣了……
小主持人:這個小女孩好可憐哪!
主講老師:這一段寫得十分精彩,我們除了同情可憐的小女孩,還要學習契訶夫的一種獨特寫作方法,就是“幻寫”。
小主持人:什么叫幻寫,老師?
主講老師:幻寫就是寫人物處在朦朧狀態(tài)下的行為。如:
“在她那半睡半醒的腦子里化成朦朧的幻影,她看見烏云在天空互相追逐,跟孩子一樣地啼哭?!薄八诘匕迳?,擦雨鞋……忽然雨鞋脹大了,凸起來,填滿了整個房間?!?br/> 這些描寫都叫幻寫。幻寫是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重要手段。寫作文也常常用到這種方法,如一個同學寫考試時的心理:卷面上會做的題,很快做完了,不會做的題,猶如一條條死蛇,躺著不動, 一會又變成活的,在空中舞動……
小主持人:我來問問大家:
1. 契訶夫在《渴睡》中,用了哪些幻寫?
2. 你的作文哪些地方用過幻寫嗎?請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