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課堂分組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結合體育教學和學生的實際,我進行了體育課按學生能力與興趣等因素將學生按層次分組的教學和考核的嘗試,并在課堂中為各層次的學生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適應學生自身發(fā)展的教學情境,制定出學生課堂中的個性化教學目標,取得了一定成效,以下談一談具體做法和在教學中的體會。
一、制定教學目標科學化是搞好分組教學的前提
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做到全面具體和區(qū)別對待,即總體目標統(tǒng)一,而具體要求不同。目標的設計應包括教材規(guī)定的身心發(fā)展目標和“三基”學習目標,雖然教材中教學目標是統(tǒng)一的,但學生實現(xiàn)課堂目標時所接受教材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教學速度、理解知識的層次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設計各種練習及練習中的指導與幫助時,應根據(jù)學生在身體素質、運動能力、體育素質及個體心理傾向等方面的差異區(qū)別對待。
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總目標下合理地設立若干個分目標,這些目標的設立實際上是對學生所提出的不同的要求,目標的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是學生通過付出一定的努力所能達到的。在設立課堂教學目標時,要求授課教師要做好充分準備,深入了解學生,研究分析學生學情。認真?zhèn)浜谜n,使課時中的各教學目標具有周密的計劃性和顯著的針對性。
體育教學實踐中要按學生層次設立分目標,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教學分目標和不同的組織形式,同一教材新授課和復習課教學目標也是不同的。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其能力、興趣、動機、學習方式、接受教學信息的情況均有所不同,所以分目標的設定應該是低起點,多層次,還要有試探性練習及設立初級目標過渡,要合理地安排練習中教學目標的梯度,按照目標等級設置輔助性和誘導性練習的內容,編制好練習順序,讓學生反復練習。教學中各個分目標的設立決定了體育教學中運用怎樣的組織形式,在實現(xiàn)階段性的教學目標時教師要隨時隨地注意學生層次的變化,由于體育課程內容不是唯一的,它設置了多種多樣的學習任務,因而學生分組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練習層次的變化因人因時制宜,及時調整教學。
二、深入了解學生,客觀分組,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
將學生分組或分層次的依據(jù)首先是了解學生。教師可先根據(jù)上學年學生的體育成績初步認定學生的層次,也可以根據(jù)平時對學生各項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考查摸底,進行綜合能力評判,然后以動態(tài)的視角來觀察學生所處的層次。并根據(jù)學習的目標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
在課堂教學的開始,盡量使教學系統(tǒng)進入相對平衡狀態(tài),因為此時的教學目標是常規(guī)教育與準備活動,沒有較大的難度和較強的技術性。而后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對各層次學生設立教學目標,打破平衡,充分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赏ㄟ^觀察教師示范、動作的錄像重放及聽教師分析講解動作等重溫技能、練習體會,進而使他們對所學技術動作產生類比、聯(lián)想,逐步通過試探練習過渡并遷移到新的教學內容。
對于學習技術性較強、難度較大的項目。教師可多安排輔助練習內容并注意合適的梯度,逐漸增加難度因素,或把某一動作進行適當分解和降低難度。在練習過程中,學生的練習由低一級向高一級逐漸遷移,教師要隨時搜集與評定學生學習效果,學生將會按練習的結果自動分層,這就是有針對性地組織練習。課堂中學生通過完成教師設置的梯度練習自動分層,這種分層是自由的和動態(tài)的,也是臨時的、可變的,教師應該及時給予一定的指導。
實踐表明,在體育課中實行分層分組次教學。抓兩頭促中間,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了質量的提高,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縣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