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是作文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在考試中,作文中出現(xiàn)錯別字是要扣分的。那么,在高考中如何才能避免錯別字的出現(xiàn)呢?
一、分析病因找出根源
寫錯別字原因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
主觀方面是因為許多人認為寫漢字是個人的小事,少一筆多一筆沒有什么關系,只要自己或別人能看懂,怎么寫都行;寫字不認真,馬虎大意;或者有的人積累不夠,根本沒有掌握一些字的結構和寫法。
客觀方面是因為:
1. 漢字本身太復雜。漢字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文字之一??墒亲指啵中螐碗s,形近字、同音字特多。如“贏”與“贏”。“辯”與“辨”,“磐”與“罄”;“必須”與“必需”,這給漢字的識別增加了難度。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混淆和寫錯。
2. 識字教學不得法。現(xiàn)在的小學生識字量太大。由于識字量大,給孩子理解詞義的時間太少,加上形近、同音、多義等復雜情況,每周新課上完或每個學期結束時,學生總有不少錯別字遺留下來,不能正確書寫。另外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多而枯燥。如抄寫生字詞10遍,20遍,抄書3遍,5遍。這樣做的壞處是學生疲于應付,抄寫越來越馬虎,錯別字“應運而生”,不認真的惡習隨之形成;惡習又促進了錯別字的產(chǎn)生;作業(yè)量多,教師無法及時處理,有的甚至沒檢查,由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并且初中、高中后,有些老師偏重于閱讀教學,忽視了識字教學。錯別字便愈演愈烈。
3. 其他學科的干擾。現(xiàn)在有種現(xiàn)象,除語文科試卷,其他科試卷錯別字往往不扣分,甚至某些填空題字寫錯了也不扣分。正如某語文老師開玩笑說“我們在消毒,他們卻在放毒”。
4. 社會的影響。社會由一元文化向多元文化的轉變,使學生成長受到的影響已經(jīng)遠遠超過學校教育控制力的圈子。商店招牌、電視傳媒、報刊雜志、流行歌曲、卡通漫畫等娛樂媒體錯別字的強勢包圍和熏陶,潛移默化。
5. 電腦的普及。敲敲鍵盤,現(xiàn)成的字、詞、句、章就會出現(xiàn)在屏幕上,誰還肯記住筆畫、結構,不出錯別字才怪!
二、對癥下藥告別白字
1. 從漢字特點去記漢字。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字音、字形和字義之間常常是有一些對應的關系的。給學生講解漢字的造字法,有利于識字教學。
2. 教學要得法。寫字識字本就是一項枯燥的事情。而如今有一些教師對學生的錯別字現(xiàn)象經(jīng)常采取罰抄、罰站、罰勞動的方式,其實這是一種生硬機械,高耗低效的方式,既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激發(fā)學習興趣,識字效果也不好。所以教學時要給學生講清字義,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梢杂霉适?、歌謠、猜謎、競賽等形勢激發(fā)學習興趣。
3. 齊抓共管。消滅錯別字,單單靠語文老師,是打不贏這場攻堅戰(zhàn)的,需要全體老師,更需要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共同努力。在學校,不僅語文學科要抓錯別字,其他學科也要抓??荚嚦霈F(xiàn)錯別字都不能給分,還要扣分。不僅學校管,社會也要管?,F(xiàn)在高考有了這么一個要求,就是希望通過這個事情,給我們這些中小學生,乃至于整個中國人一種警示,就是漢字一定要規(guī)范,這樣對于提高我們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zhì),是非常非常有作用的。
4. 考生對策。
(1)勤查字典。學生平時要養(yǎng)成勤查字典的習慣。現(xiàn)在學生對不認識的字詞都能主動去查字典。這樣印象更深刻。
(2)強化訓練。上新課時每一課生字生詞都及時掌握,同時從高一開始就有意識地每天記一定量的高考易錯字詞。字詞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單靠考前突擊是不行的。當然高考前的字音、字形題的突擊訓練也很重要。
(3)建立錯字庫。把平時練習、檢測中的錯別字集中到一個小本上,利用零碎時間,每次考前都拿出來復習,進行反復強化,再通過自測,一遍遍刪除已掌握的字詞,形成一種本能反應。
(4)作文一定要復查。寫作文不能寫好就萬事大吉,不去檢查?,F(xiàn)在是錯一個字扣一分,并且沒有上限。十幾年寒窗苦讀就因為錯別字而與夢寐以求的大學失之交臂,委實可惜。
作者單位:河北省豐南區(qū)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