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盡早與新教材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相符合、與新的學情相符合,全面落實新課改的指導思想,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筆者在大量學習有關新課程理論的基礎上,堅持以了解學情為切入點,以學生的情感體驗點為抓手,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通過調查、討論等活動,豐富擴展學生的經(jīng)驗,不斷激發(fā)道德學習的欲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一、對傳統(tǒng)教學的認識
1.教學模式單一?!督虒W模式》一書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yè)、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或計劃?!钡牵虒W模式并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計劃,因為計劃得太具體、太具操作性,容易僵化從而失去靈動的色彩。很多初中老師在上思想品德課時,都是準備好教案,拿著教材為學生讀一遍,再配以黑板板書,布置完課后作業(yè)就匆匆離去,如此循環(huán)往復,枯燥乏味。
2.教學內(nèi)容枯燥。一方面,思想品德教材的配套資源不足,老師僅僅根據(jù)教材來講課,內(nèi)容難免乏味、空洞;另一方面,很多思想品德課的任課老師都不是專職的,他們往往還兼教其他課程,難以有充足的精力去設計課堂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
3.教學效率不高。重視教師講授,忽視學生參與。思想品德課堂中往往存在這種現(xiàn)象: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沉沉。教師重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應用,輕現(xiàn)代教學手段與學科的整合,教學手段單一,教學缺乏生機。即使有些教師使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手段,但是由于缺乏現(xiàn)代教學手段與學科之間的整合,往往不能夠充分突出教學重難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行有效學習。
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采用“座談會”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初中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自主意識增強,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有“小大人”的一面,也有好奇心強、愛發(fā)表不同意見、活潑好動、孩子氣的一面。這樣一來,教師如果不了解其心理特點,對他們“另類”的表現(xiàn)不加以合理引導,可能會導致學生逆反?!岸虏蝗缡琛?,為此,教師應巧妙設計話題,引導他們暢所欲言。
例如,在學習“造福人民的經(jīng)濟制度”時,教師設置的第一個任務是“感受身邊的變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談談自己的家鄉(xiāng)(家庭)近幾年發(fā)生的變化。學生通過討論,直觀形象地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認識到社會主義經(jīng)濟制度的巨大優(yōu)越性。同時,這種教學方式突出了學生在思品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了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2.采用室外授課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室外授課一般只限于美術和體育這兩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事實上,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內(nèi)容涉及如何陶冶情操的問題。中國文人素愛風雅,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教師在講授這部分內(nèi)容時也可嘗試在陽春三月,帶著學生到室外授課。室外授課一方面使集體教學和個別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另一方面滿足初中生不受羈絆的心理需求,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3.寓教于樂,在教學中引入游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臺上聲情并茂,學生在臺下奮筆疾書的教學場景并不適合講授全部知識。趣味性教學漸漸成為教學追求的另一個亮點,而體現(xiàn)這個亮點的方法之一往往是花樣繁多的課堂游戲。這種游走在學習與娛樂之間的教學方式并不總是起著正面作用。任課老師要選擇合適的游戲,正確操作,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課堂教學內(nèi)容涉及名人勵志故事時,教師可以組織故事接龍活動,讓學生輪流講故事。
4.開辟“小舞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品因其詼諧幽默、貼近生活、引人思考而成為大眾喜歡的文娛形式,在思想品德課中偶爾插入小品,能讓同學們在身心放松的同時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如,在學習“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這一框題時可以在教學中引入小品,請幾位學生展示自己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等不同場所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小故事。學生一方面能夠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表演出來,滿足了自己的表現(xiàn)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在笑過之后積極思考,認識到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社會責任,從而力爭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負責任的公民。穿插了小品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漲,既能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又能使學生開動腦筋,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還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創(chuàng)造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xié)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切實改善傳統(tǒng)教學枯燥乏味、效率低下的狀況,使學生愛上這門課,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各方面的素質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