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圖縣慶祝建縣百年暨安圖縣第十七屆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上,我校運動隊異軍突起,一舉取得了小學組總分第三名的殊榮佳績,首次打破了由縣直一、二、三小學包攬縣運動會前三名的歷史格局,創(chuàng)下了我縣運動史上一個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
這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績,除得益于正常的體能、技術的艱苦訓練和運動員們的吃苦耐勞、努力拼搏以外,還要歸功于對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tài)的調整。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充分了解隊員賽前的心理狀態(tài)
運動心理學表明,一切運動都與運動員的心理狀態(tài)有關。比賽沒有發(fā)揮應有的水平或者超常發(fā)揮,往往都是受到運動員心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不良心理狀態(tài)有兩種,即對比賽緊張焦慮或者過度興奮。通過我對本校全體運動員的觀察了解,主要有這么幾種心態(tài):
1.運動員對比賽結果的期望值過高,過于自傲或不認真訓練。
2.對于對手估計過高而有心理壓力,產生懼怕。
3.對于陌生場地的不適應。
4.自身意志力和抵抗外部壓力的能力不夠。
5.訓練成績不理想而失去信心。
6.心理過度緊張,對適度的緊張焦慮認識不足,以致逐步加深,形成恐懼感等。
二、結合不同階段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有針對性的疏導
蘇湘杰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女子長跑運動員,由于年齡小,(只有11周歲)平時訓練成績很不穩(wěn)定。成績好的時候對比賽期望很高,自己有很高的目標;訓練成績不好時卻又很灰心氣餒,情緒波動比較大。
針對她的這種狀況,我首先做了心理梳理,讓她明確地理解訓練與比賽的關系:良好的訓練就是通往勝利的成功之路,樹立信心很重要,有了奪取勝利的信心,再正確地對待訓練,才能取得好的成績。由于疏導及時,她每次都認真對待訓練,我有時親自下場給她帶跑,偶爾輸給她幾次,給她樹立了信心,激起了她的好勝心和認真訓練的欲望。因此,在縣運動會上她取得了800米第一名和1500米第二名的好成績。
邱月,活潑外向的陽光女孩,一切情緒外露,內心活動從臉上一覽無余,她自己一向直言不諱。在第一次分組對抗訓練時,做起跑準備動作,她說:“老師,我怎么腿打顫呢?”我告訴她,比賽前產生適度的緊張或焦慮是一種很正常的運動前心理活動,只要你不去刻意地在乎它,這種現象將隨著訓練的加深和比賽的進行而消失。她認真按我對她的要求去做了,果然有效。在她參加的包括接力在內的四個項目中,取得了一個第二、兩個第三和一個第四的好成績。
曲玉花同學細高個,文雅大方,文靜得不像是一個運動員,更不像力量型的投擲運動員。也正是這種性格,使她感覺所面臨的對手個個都會比她強,整天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tài),壓力很大。針對她的情況,我先幫助她分析:你所練的項目在咱們學校里是最強的,其他學校所選的是她們學校最好的,有可能比你強,當然也有可能弱,先不要過多地去想能取得的名次,要通過堅持不懈的練習,提高自己的成績,才能超越強手,取得好名次。漸漸地她打消了心里的顧慮后,專心地投入到訓練中,包攬了女子投擲項目(鉛球、鐵餅)兩項的第一名,并與隊友合作,取得了百米接力的第三名。
除了這些比較特殊的個例以外,我對其他運動員也根據他們出現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疏解,注意加強個人意志力的教育與培養(yǎng)。王守新同學就是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感冒的影響,拼得了1500米第二名和800米第三名的好成績。
對陌生場地給運動員帶來的影響,我是這樣處理的:賽前帶學生進入運動場,每人根據自己的項目在相應的比賽場地,去感覺、去體會、去比較,然后師生在一起共同分析,盡可能使學生減少我校沙土地與體育場塑膠場地之間的運動差距感。
通過這次訓練與比賽的全過程,我感到心理疏解與體能、技術的訓練同樣重要,解除了心理不良的壓力,甩掉思想包袱,不僅能使運動員正常發(fā)揮,甚至于超常發(fā)揮,取得理想的成績。也有利于隊友、對手之間的團結互助,和睦相處,體現良好的體育道德品質,有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