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清熱利濕法;糖尿病足;療效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0)04—0028—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逐年上升,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同時逐漸凸現(xiàn)出來。糖尿病足作為糖尿病重要的并發(fā)癥之一,其高致殘率、高截肢率,給社會和個人造成重大的損失。對于糖尿病足的治療,尤其是早期治療一直備受臨床醫(yī)生的重視??刂铺悄虿∽阍缙诎Y狀,對于病變預后和病程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糖尿病足是指與下肢遠端神經(jīng)異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圍血管病變相關的足部感染、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據(jù)統(tǒng)計,在所有的非外傷性低位截肢手術中,糖尿病患者占40%~60%。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由于缺乏正確的足護理知識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很多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足部潰瘍時,不及時就診,而來就診時往往足部感染已經(jīng)相當嚴重。本科自2006年11月~2009年7月診治糖尿病足中醫(yī)辨證,屬濕熱證的患者有10例。按照Wag-ner的分級標準分級均屬于Ⅱ級~Ⅳ級。采用清熱利濕方法治療,收到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共10例患者,其中女2例,男8例;年齡最大65歲,年齡最小823e993287e7cc287d196159a2bd2f4d38歲,平均年齡51.5歲;通過分級屬于糖尿病是Ⅱ級3例。Ⅲ級3例,Ⅳ級4例。
1.2 診斷標準 中醫(yī)分型診斷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嘲中脫疽、臁瘡、附骨疽分型標準,濕熱證型表現(xiàn):輕度病變表現(xiàn)為患足跖趾表皮散在透明水泡,腳趾糜爛、潮紅,足部淺潰瘍,周圍組織發(fā)紅,潰瘍伴有滲出或者濕疹樣淺潰瘍;皸裂、跖疣性潰瘍等表現(xiàn)。中重度表現(xiàn)為:局部腫脹明顯,周圍組織紅腫,潰瘍面積大而深,病變可累及肌腱、骨骼組織。導致肌腱變性壞死、骨質和骨關節(jié)破壞吸收,伴有大量的腥臭的滲出物,病變可貫穿整個足部,可形成多個膿腔竇道。同時伴有發(fā)熱等感染中毒全身癥狀。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西醫(yī)診斷參照國際Wagner的分級標準及1995年中華醫(yī)學會第一屆全國糖尿病足學術會制定的診斷標準(草案)。0級肢端的供血不足;Ⅰ級皮膚有開放性病灶;Ⅱ級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組織;Ⅲ級肌鍵韌帶破壞;Ⅳ級骨質缺損、骨髓炎、骨關節(jié)破壞或者假關節(jié)形成,肢體端局部可出現(xiàn)壞疽;Ⅴ級大部或全足壞疽,甚至累及踝關節(jié)和小腿。
2 治療方法
2.1 西醫(yī)治療早晚餐前根據(jù)血糖,皮下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通過對患足足部瘡面分泌物培養(yǎng),選擇敏感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治療時間7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停用,如果感染較重者,可以停用1周后再繼續(xù)下1個療程治療。局部蠶食清創(chuàng),清除壞死組織,分別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沖洗。有竇道的情況,用消毒紗條,充分引流。
2.2 中醫(yī)治療采用口服清熱利濕的中藥方劑。當膿腐較多時,通過局部蠶食清創(chuàng),清除壞死組織,分別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沖洗,運用清熱利濕的中藥藥液涂擦患足創(chuàng)面,然后消毒紗布包扎,每天1次。如果膿腐較少,可以直接中藥藥液涂擦后消毒紗布包扎,每天1次。藥物組成及用法:茵陳20g,大黃20g,金銀花20g,土茯苓20g等清熱利濕藥物煮沸煎成藥液,待冷卻后用消毒棉球浸汁涂搽瘡面;口服清熱利濕中藥的基本方藥組成:茵陳20g,梔子20g,大黃10g(后下)澤蘭20g,虎杖15g,黃芩12g,苦參20g;足部紅腫明顯加金銀花20g,連翹20g,敗醬草20g,紫花地丁20g;分泌物多伴有明顯臭穢的加萆蔛30g,惹苡仁30g;伴有氣陰不足者加用黨參20g,麥冬15g,天花粉20g,黃芪20g,玄參15g。20d為1個療程。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脫疽、臁瘡、附骨疽療效標準評定。治愈:皮膚完好,即皮膚功能性恢復,壞疽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以形成痂皮或瘢痕者;好轉:壞疽局部分泌物明顯減少,壞死組織大部分脫落或部分肉芽新生,創(chuàng)面顯著縮??;無效:壞疽創(chuàng)面無明顯縮小,分泌物無明顯減少,壞疽局部無顯著變化或惡化者。
3.2 治療結果本組10例患者中有9例治療3個療程后均達到治愈標準。僅有1例病變程度為Ⅳ級患者早期通過該方法治療后,病情好轉,壞死局限后行截趾手術,術后通過該方法治療,直到術口愈合出院。總有效率為99%。
4 討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并發(fā)癥,全身癥狀和局部癥狀可以同時出現(xiàn),因此治療方案包括全身性治療和局部性治療。目前l(fā)臨床上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jīng)、交感神經(jīng)節(jié)封閉治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中藥治療等。由于糖尿病足,病情復雜性,單一治療方案往往難以控制復雜的病情。中醫(yī)學很早就有糖尿病和糖尿病足敘述,并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如《素問·奇病論》云“此人必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妒備洝は书T》指出“消渴者……久不治,則經(jīng)絡壅塞,留于肌肉,變?yōu)榘b疽”。糖尿病足屬于中醫(yī)“消渴”、“脫疽”范疇,臨床上早中期濕熱證型者并不少見,病因為肺、脾、腎三臟臟腑功能失調,水谷津液運化輸布失常,水濕內停,瘀而化熱,濕熱壅滯,外感毒邪,濕熱與毒邪相合,熱盛肉腐甚至傷及筋骨。早中期病變表現(xiàn)糜爛、潮紅、有大量的腥臭的滲出、局部紅腫。舌紅、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均濕熱證侯。本科室治于清熱利濕法,其藥物組成:茵陳、梔子、大黃、澤蘭、虎杖、黃芩、苦參等以及辨證后加用的金銀花、連翹、敗醬草等和外洗方中藥物主要有茵陳、大黃、金銀花、土茯苓等。本科通過對患者足部瘡面分泌物進行培養(yǎng),而培養(yǎng)結果主要是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清熱利濕治療法中的部分藥物茵陳、虎杖、大黃、苦參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而現(xiàn)代研究表明:茵陳、虎杖有抗真菌,抑菌作用,尤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制作用。大黃對革蘭氏菌有很好的抗菌作用。金銀花、連翹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藥物對糖尿病足急性期肢體紅、腫、熱的癥狀能有效控制,同時對減少滲出、控制組織壞死、促進肉芽生長有良好的作用。通過臨床觀察清熱利濕法治療糖尿病足,結果表明清熱利濕法能有效控制炎性反應,促進組織修復,瘡口愈合。提高綜合療效,降低截趾截肢率,值得臨床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