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
消除“條子現象”,還社會公平正義
□文華
據媒體近日報道,收費低且條件好的公辦幼兒園因“僧多粥少”引發(fā)“條子大戰(zhàn)”——在某地的一些幼兒園園長的辦公桌上,形形色色的“條子”堆得比辭海厚,有些只招80人的幼兒園竟然收到800多張關系條。
在現實生活中,“條子”無處不在,不但孩子入園要找人寫條子,學生就業(yè)、干部提拔、工程招標、車輛落籍、購買住房、事故處理等都可能出現“條子”的身影。的確,在有些時候“條子”是“潤滑劑”,“條子”是“優(yōu)惠券”,“條子”是“通行卡”,“條子”是“特辦證”,一紙“條子”把本不該辦的事兒辦了,把本應該花的錢節(jié)省了,把別人的指標給擠占了……凡此種種,都令老百姓深惡痛絕。而這些“條子”出自誰手?勿諱直言,其中不乏有關部門的領導干部。我們不禁要問,這些領導干部為何會成為條子的“勤務員”?這是不是在假公濟私?
這種“條子現象”扼殺社會公平正義,而“條子”之間也是不“公平”的。據悉,條子的寫法不同其效果也不盡相同,例如“必辦”、“照顧辦”、“想辦法辦”、“看著辦”等,這里邊的潛臺詞是相當有講究的,“必辦”不一定就辦,“看著辦”是在命令你辦。這些“條子”有的是用鉛筆寫,有的是用鋼筆寫,有的是用圓珠筆寫,在處理過程中也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鉛筆寫的一律完成,鋼筆寫的可辦可不辦,圓珠筆寫的可以不用辦。從中可以看出,寫“條子”的人是在明目張膽地走后門,而這些“條子”是白寫的嗎?很顯然不是,這些“條子”是有價值的??梢赃@樣說,領導干部寫的“條子”,就是在出賣權力,就是腐敗。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閉幕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我認為,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薄皸l子現象”與公平正義背道而馳,極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對“條子現象”必須要嚴格禁止,對于那些不聽招呼照寫不誤的人,該曝光的曝光,該教育的教育,該處理的處理,使“條子”不再成為炫耀的資本,不再成為辦事的依據,使“條子”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使公平正義的光輝普照華夏大地?!?/p>
□責任編輯:何雁 □編輯信箱:heyanyu@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