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潔
關于女大學生及貧困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研究在我國目前尚處起步階段,而關于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就更加稀少,這與當前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心理狀況的現(xiàn)狀是極不相符的。因為,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在男生占絕大多數(shù)的理工科專業(yè)中女生數(shù)量少、同伴少、溝通少;其次,理工科女生背負的學習壓力大,在重視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理工科學習中,男生的學習能力相對來說要比女生有優(yōu)勢;第三,在理工科的就業(yè)領域,男生在機會、成就、體力和社會輿論等方面比女生占有絕對優(yōu)勢。因此,在人際交流、學業(yè)和就業(yè)等方面背負多重壓力的理工科女生還要背負經(jīng)濟上的壓力,這個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自然應該受到關注。
(一)被試
本文以浙江大學為例,以癥狀自評量表(SCL-90)為研究工具,隨機整群抽取在校本科生,其中以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為調查組,其他貧困生為對照組。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問卷有效率為100%。
(二)測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陳昌惠修訂后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共90個條目,9個因子,每一個因子反映出某方面的癥狀痛苦情況,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量表采用五級評分制:1=從無,2=輕度,3=中度,4=偏重,5=嚴重??偡质?0個條目的得分之和,總分越高,身心健康水平越低。
(三)程序
問卷測試以團體無記名的方式進行。采用SPSS10.0錄入調查數(shù)據(jù),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方法包括:頻數(shù)分析、方差分析、T檢驗、相關性檢驗和逐步回歸分析等。以α=0.05為顯著性水平,雙側檢驗。
(一)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
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及總均分與女性常模的比較見表1:
表1 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與女性常模SCL-90各因子分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及總均分均高于女性常模,根據(jù)總體平均數(shù)的顯著性檢驗,①差異均達到顯著性水平,說明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一般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在強迫癥狀因子得分最高,癥狀表現(xiàn)最為突出。
在SCL-90臨床癥狀量表中,如果項目得分≧2分時,則為陽性項目,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心理健康9個因子的陽性檢出率從高到低排序是:1.強迫癥狀,2.人際關系敏感,3.抑郁,4.偏執(zhí),5.焦慮,6.敵對,7.精神病性,8.恐怖,9.軀體化。
(二)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與其他貧困生心理健康的差異
本次調查研究還在整個貧困生群體內展開比較研究,主要是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與其他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水平的差異性研究,具體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兩者在軀體化、焦慮、敵對、恐怖和總癥狀指數(shù)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貧困生群體中處于弱勢。這也提醒教育者在關注貧困生這個特殊群體的同時更要對這個群體的子群體開展具體的研究,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一)要重視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表3 理工科女生與其他貧困生癥狀自評量表得分比較(M±SD)
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是一個很有特點的群體,通過對她們的研究使我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和工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促使我們重視如何從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指導方面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合格的人才。
教育者在對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一方面要注意開發(fā)這個群體的自我教育功能。由于各種客觀現(xiàn)實的障礙,這個群體的普遍成就意識淡薄,自我期望值低,對傳統(tǒng)性別角色多數(shù)人采取淡漠和認同態(tài)度。大學期間她們學習局限在書本知識,業(yè)余愛好少,綜合素質不高。②癥狀自評量表(SCL-90)的研究結果表明,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心理上尤其敏感脆弱,面對各種困難和壓力常常表現(xiàn)出自卑、怯懦的心理。因此,這個群體心理問題的解決不僅要靠外界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她們的自我教育功能。教育者要引導她們正確對待貧困處境,擺脫自卑、畏縮的消極心理,樹立自信、自立、自強意識。同時,教育者要讓她們意識到女性參與高等教育對社會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教育者在對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要注重將個別咨詢與團體輔導相結合。個別咨詢主要是依靠求助者的主動求醫(yī)期望和求醫(yī)行為,它不容易盡早發(fā)現(xiàn)問題;而團體輔導主要依靠教育者有意識地主動地對某個易發(fā)生某種心理問題的群體積極地開展事前干預。以上癥狀自評量表(SCL-90)的研究結果可以給教育者提供開展團體輔導的方向,比如針對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這個群體,可以開展人際關系溝通類、自信自強自立類和壓力緩解類的團體輔導。
(二)積極營造女生校園文化氛圍,加強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的素質鍛煉
在理工科院校(系)中,活躍在各個層次和角落的多數(shù)是男生,學生會和班委的主要職務也都是由男生來承擔。在校園文化中,多是組織男生感興趣的球類運動,其他綜合性的活動也是男生占主導,很少有女大學生發(fā)展的空間和機會。③因此,從加強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的素質鍛煉角度出發(fā),有必要積極營造女生校園文化氛圍。
有調查顯示,凡是在大學里發(fā)展較好的女生幾乎都擔任過學生干部,她們都是在教育者較高期望的激勵下主動參與大學生活并獲得成功的。④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在教育過程中之所以被“忽略不計”,除了她們人數(shù)少、不如男生活躍等因素外,教育者對其期望不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教育者要拋開性別偏見,本著平等教育和管理的原則,讓女生多參與到學生干部隊伍行列中來鍛煉能力、增強自信。除了女生擅長的文藝活動外,更要積極鼓勵引導女生參與到其他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去,多組織適合女生參加的體育活動、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培養(yǎng)她們的競爭合作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研究表明,有益于促進身心健康的各種活動能夠幫助人擺脫孤獨和焦慮,在活動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合作共贏的人際關系能幫助人消除敵對與恐怖,而焦慮、敵對與恐怖正是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目前突出存在的心理問題。
(三)切實落實對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的資助和扶持政策
浙江大學積極開展經(jīng)濟困難生資助工作的實踐與成績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學校實施了“以勤工助學為主導、貸款為主體,獎、貸、補、助、免五位一體,聯(lián)動助學”的資助政策,實行“有困難,先貸款,真困難、表現(xiàn)好,再減免”辦法,增強學生自強自立意識,破除學生“等、靠、要”思想。學校不但鼓勵相關教師加強經(jīng)濟資助理論研究,確保資助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還用項目申報資助的方式發(fā)動經(jīng)濟困難生群體開展貧困生自主實踐項目NSEP,到目前為止每年一屆的NSEP項目已經(jīng)舉行了四屆,受到經(jīng)濟困難生的普遍好評。此外,學校還加大資助工作信息化建設力度,努力增強網(wǎng)絡服務功能。
本次研究結果中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所反映出的心理健康問題也為學校今后如何更好地落實資助和扶持政策提供另一個思考的方向。即資助工作的更好開展還要對困難生群體加強研究,根據(jù)這個群體中不同子群體的特征開展相應的資助和扶持工作,使國家和學校對于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和扶持政策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切實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學生。
(四)加強就業(yè)指導,幫助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解決就業(yè)難問題
從一定程度上說,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面對的成長障礙主要來自就業(yè)中的壓力。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85%以上的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認為從事理工類專業(yè)的女性在就業(yè)競爭力上遠遠不如男性。并且當今大學生找工作還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經(jīng)濟投入,沒有一定的物質保障很難找到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作為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既沒有性別上的就業(yè)競爭力,也沒有一定的經(jīng)濟保障,所以她們對自己的就業(yè)前景普遍堪憂。針對以上現(xiàn)象,教育者們首先應該讓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理解,盡管女性從事理工科類專業(yè)有一定困難,但這種困難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人而異的,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么在長期由男性稱雄的工程界和科技界中也會有出類拔萃的女院士、女高工、女總工和女專家。⑤其次,高校應從大學一二年級開始就加強對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的就業(yè)指導,積極引導她們較為全面地認識自己、了解從事所學專業(yè)以及相關專業(yè)所需的基本素質,確定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在高年級階段,高校要加強對理工科貧困女大學生開展就業(yè)方法、面試技巧的指導和就業(yè)心理的調節(jié)。
注:
①王孝玲.教育統(tǒng)計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126-129.
②③王效美等.理工科女大學生的現(xiàn)狀調查與培養(yǎng)[J].理工高教研究,2007(6):50.
④⑤楊一平.從女大學生就業(yè)難看理工科大學的女生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4):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