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霞 羅立仲
(龍巖學院 體育系,福建 龍巖 364000)
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對策研究
劉艷霞 羅立仲
(龍巖學院 體育系,福建 龍巖 364000)
在分析校園文化概念、特征、功能和價值的基礎上,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視角,提出了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對策:宣傳輿論為先,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加強組織管理,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健全規(guī)章制度,加強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完善健康教育體系,拓寬學生體育學習層面。
校園體育文化;特征;功能;價值;舉措
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中與體育文化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包括體育精神文化、體育物質(zhì)文化、體育制度文化和體育教育文化。校園體育文化是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具有時代特點的一種群體文化[1]。為了加深人們對校園文化的認識,充分發(fā)揮校園體育文化的教育作用,使其為培養(yǎng)適應21世紀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本文試圖應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歸納演繹法、綜合分析法,對校園體育文化的特征、功能、價值和加強建設的對策進行研究,提出一些粗淺的認識,旨在拋磚引玉,以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進行研究,更好地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
2.1校園體育文化概念的分析
事物的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觀事物一般的、本質(zhì)的特征。界定校園體育文化的概念,應當遵循這一基本原則。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對校園體育文化的界定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用物質(zhì)與精神的二元關系來界定校園體育文化,認為校園體育文化是有關學校體育運動的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即在一定校園活動中的人們通過長期的體育實踐所創(chuàng)造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這一觀點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校園體育文化的理論依據(jù)。二是借用文化結構來界定校園體育文化概念,認為體育文化由三層結構組成,內(nèi)層為觀念文化,包括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中層為規(guī)范文化,包括法律、道德標準、習俗行為和活動規(guī)則;外層為物質(zhì)文化,這是滿足校園文化的主體,是進行體育文化活動的保障,包括器材、設備、服裝和各種體育形態(tài)等。這種觀點的特點在于體育文化包括學校的一切教育活動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和精神能力。三是用狹義的文化概念來界定校園體育文化,這種觀點主張把體育文化的概念限定在精神領域,認為校園體育文化就是以學生身體的活動為基本形式,以身體的競爭為特殊手段,以身體的完善為主要目標的體育活動過程中有關人的精神生活的有關方面。這種觀點的優(yōu)點是強調(diào)了學校向學生傳授身體活動的內(nèi)容,突出“教”與“練”兩個方面,但卻忽視了學生的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要求[2]。
2.2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
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現(xiàn)為傳承體育文化,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完成學校體育任務。在學校進行體育教育的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的并非是單一的文化內(nèi)容,而是諸多相關聯(lián)的體育文化要素,如體育健身文化、體育休閑文化、體育競技文化、體育娛樂文化,等等,這些多樣的體育文化是學校體育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在進行體育教育過程中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校園體育文化是營造學校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是推動校園文化發(fā)展的有力手段。
校園體育文化的傳承,主要是系統(tǒng)地傳授體育文化體系,通過學校體育教育所獲得的理論知識,使學生在體育活動實踐中能夠靈活應用,發(fā)展學生的體育能力、組織能力和合作能力,崇尚公平競爭,團結協(xié)作的體育道德風尚;培養(yǎng)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zhì);營造健康向上,積極進取,和諧融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從而為廣大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長和才華的平臺。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娛樂活動和各種體育競賽活動,能夠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健身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人文素質(zhì),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
校園體育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是學校在長期進行體育教育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學校廣大師生的參與和精心培育下發(fā)展起來的。校園體育文化對改善學生的智能結構,提高運動技能,培養(yǎng)體育能力,娛樂身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加強學校與社會的交往,傳承、借鑒人類社會的文明,促進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功能。[3]
2.3校園體育文化的價值
1952年毛澤東同志提出的“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zhì)”的體育方針,一直指導著我國體育文化的發(fā)展,自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來,體育文化從不同的視角展示出它的多維價值。從“增強人民體質(zhì)”到“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直至當前提出的“體育社會化、體育生活化”,反映了人們對體育文化價值認識的不斷提高。體育文化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提高國民的人文素質(zhì),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們的道德品質(zhì)和審美素質(zhì),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的和諧[4]。校園體育文化作為體育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2.3.1人文價值
體育文化是一種關愛人的文化,它是維護人的尊嚴,提高人文素質(zhì),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在當今社會是否崇尚體育運動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校園體育運動中,學生之間互愛互助,團結協(xié)作,充分體現(xiàn)了人性的溫暖和集體的力量,使廣大學生在參與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中實現(xiàn)了人格的完善。校園體育文化的人文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以人為本”,就是在體育運動中必須擁有作為集體概念的人類和作為獨立的個人的尊嚴,提倡對人的尊重和積極健康的生活哲理,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諧社會;二是人的全面發(fā)展,就是使廣大青少年學生通過校園體育活動達到身心全面而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目的;三是使廣大青少年學生通過校園體育活動鑄就個人的文化品格,展示出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態(tài)和文明的言行。
2.3.2健康價值
全國第二次教育工作會議提出把“健康第一”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足以說明黨和政府對青少年學生健康的關注。校園體育文化中心的行為文化,就是以身體運動為表現(xiàn)形式,由它所構成的體育活動過程,給予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一定量的強度刺激,使人體在形態(tài)結構、生理機能等方面產(chǎn)生一系列的適應性反應,從而對人體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有效地增強體質(zhì),提高健康水平。通過校園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還有助于調(diào)節(jié)心理,減輕學生學習壓力,釋放不良情緒,促進廣大學生身心健康。
2.3.3競爭價值
當今的社會是充滿競爭的社會,在社會劇烈的競爭中,對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人們要樹立參與意識,更要求人們強化競爭挑戰(zhàn)意識。而廣泛開展校園各種體育文化活動,尤其是開展校園和校際間的各種體育競賽活動,對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培養(yǎng)勇于克服困難,挑戰(zhàn)自我,超載自我的意志品質(zhì)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經(jīng)常開展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對學生個人成才和提高國家的綜合競爭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3.4審美價值
體育與美自古就緊密相連,古代的奧運會就是展示健美身體的最好場所,并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表現(xiàn)運動員健美英姿的藝術珍品。體育運動是由人所顯現(xiàn)的美的沃土,美的礦源,在體育運動中蘊藏著大量的美的因素,蘊含了許多人類社會共同追求的東西,就是在體育運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真、善、美”,正如現(xiàn)代奧運會創(chuàng)始人、法國著名教育家顧拜旦1912年在《體育頌》中所說的“體育就是美,體育就是正義,體育就是勇氣,體育就是進步,體育就是和平”。體育之美就像其它藝術品之美一樣打動人心。體育之美不僅指體育運動中嫻熟和優(yōu)美的動作,更是背后的振奮心靈的力量。由此而論,校園體育文化作為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審美價值也是顯而易見的。
2.4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對策
1)宣傳輿論為先,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2)加強組織管理,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
3)健全規(guī)章制度,加強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
4)完善健康教育體系,拓寬學生體育學習層面。
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和體育文化兩者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相互滲透而發(fā)展起來的,是在一定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體育等條件的依托下,由學校廣大師生在體育活動實踐中共同創(chuàng)造的體育物質(zhì)財富和體育精神財富的總和。校園體育文化有其深刻的內(nèi)涵和豐富的外延,首先,校園體育文化與學校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共同構成了學校文化群;其次,校園體育文化又與競技體育、群眾體育等一起組成體育文化群。從廣義上講,校園體育文化是學校廣大師生在學校體育教育、學習和活動等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物質(zhì)與精神的所有內(nèi)容;從狹義上說,校園體育文化是指在學校體育教學環(huán)境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在學校各種體育活動中相互融合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校園文化形態(tài)之一,包括體育精神、體育價值觀念、體育道德、體育能力、體育審美意識,等等。校園體育文化有顯著的特征、功能和價值,對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促進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在新時期學校體育改革的過程中,學校領導和廣大體育教師必須采取有效舉措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為培養(yǎng)適應21世紀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1] 史國生,徐炳生,論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體育文化導訓,2003,13(10):50-51.
[2] 沈芝萍,校園體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02,11(4):21-23.
[3] 黃欣加,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加強學生綜合素質(zhì)[J].體育科學,2004,24(6):67-71.
[4] 王斌,高校體育文化建設與素質(zhì)教育[J].體育文化導刊,2006,16(1):71-72.
TheCountermeasuresontheConstructionofSchoolP.E.Culture
Liu Yanxia
(P.E. Department,Longyan College,Longyan,364000,Fujian,China)
The concept of campus culture,features,functions and value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of the campus sports and cultural responses;public opinion first,to create a campus atmosphere of a sports culture;to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a sound regulatory framework to strengthen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education system,expand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learning level.
sports culture of campus;features;function;value;initiatives
2009-11-12;
2010-01-08
劉艷霞(1964-),女,福建龍巖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G80-05
A
1672-1365(2010)03-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