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李商隱是晚唐詩歌藝術成就最高的詩人,其無題詩將大量典故生動巧妙地融裁入詩,給作品注入了沉博絕麗的美,具有永恒的藝術活力和語言魅力。本文嘗試從用典角度對其14首無題詩進行統(tǒng)計,并結合李商隱生平經歷和創(chuàng)作背景方面進行分析。其典故內容可以分為神仙道教、男女戀情及閨房器物三個方面。這些典故的運用正是形成了其飄渺朦朧的藝術特色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李商隱 無題詩 用典 內容特點 藝術特色
所謂典故,一般辭書的解釋是詩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歷來有出處的詞語,分為語典、事典及語事混合典三種。用典若能從典故原有的內容中發(fā)現新意,則為佳作。李商隱的無題詩,用典繁多而且生僻晦澀,用無題的方式完全擺脫了題目對讀者的束縛,使其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感受力和聯想力,通過自己的體驗去尋找解答,從而獲得審美享受。
一.李商隱無題詩所用典故類型
根據劉學鍇《李商隱詩歌研究》中對無題詩的界定,本文著重對其所說的14首無題詩中的以下11首詩中的典故進行探究:無題(八歲偷照鏡)、無題(近知名阿侯)、無題(紫府仙人號寶燈)、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無題(含情春晥晚)、無題(何處哀箏隨急管)、無題(聞道閶門萼綠華)、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其用典分為神仙道教、男女愛情、閨房器物三種類型。神仙道教的為紫府、瑤臺、蓬山、青鳥、劉郎、閶門、萼綠華、巫山神女;男女愛情的有宓妃留枕、賈氏窺簾、嫁不售、清溪小姑、吳王苑內花、西南待好風等;描繪閨房器物與女子居處環(huán)境的為鏡中鸞、釵上燕、芙蓉做裙釵等。
二.李商隱無題詩中大量典故所傳達的情思氛圍與人生機遇之感
神仙道教類典故使詩歌主題指向于求仙,閨房器物典故與女子服飾居處環(huán)境等將主題引向艷情,男女戀情的典故將主題引向愛情,而作者又往往在一首詩中,同時使用這三類典故,就使得詩歌主題復雜多義,曖昧不明,同時,這三類典故自身的情思氛圍也帶有迷茫、朦朧的特點。神仙道教類典故賦予了無題詩迷幻、神異、朦朧的感情色彩。因為遠離了現實生活,所以不容易指實為具體的人和事,與現實題材和主題思想有疏離感。紫府、瑤臺均為仙人所居之處,蓬山是指海上的仙山,青鳥為西王母的使者,這些事物均非現實生活中的常人所能見到或遇到的,因此給人一種迷幻、朦朧的感覺,故而使這些詩歌傳達的情思更加飄渺難尋。閨房是隱秘的場所,外人不易窺探,因此這一類典故意象和形象帶有一定的暗示性和象征性,寓意曖昧、香艷,同樣與現實生活有距離。但是因為其感情基調、人物以及故事結構并不相同,加上與前兩種典故往往交叉使用,所以進一步使主題朦朧多義,復雜難求。
李商隱無題詩所構筑的象征世界,飽含著詩人對社會、對人生特別是個體生命的體驗。有象征自己不幸遭遇的,如《無題》“八歲偷照鏡”,詩人以一個女子的不幸象征自己的不幸,盡管他“五年誦經書,七年弄筆硯”,十六歲著《才論》《圣論》,“以古文出諸公間”,但是,九歲喪父,“浙水東西,半紀漂泊……,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依之親”,自己又怎么不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呢?從這首詩歌中,詩人還有一種無所依傍的惆悵。以男女之情象征賓主遇合。在李商隱的一生中,令狐楚是一個重要的人物。想起當年和令狐楚的那種關系,李商隱非常痛苦,然而,時光不會倒流,在夢想破滅之后,只能借助詩歌來表白自己,如《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那個歡樂的場面不正是往昔那段美好生活的象征嗎?那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愛情不正是賓主遇合的象征嗎?
三.李商隱無題詩的歷史回響
“詩家總愛西昆好,總恨無人作鄭箋?!保ㄔ脝枺├钌屉[的“無題詩”仍是一個待解之謎,一個充滿了美和神秘的謎。詩人自謂:“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通過解讀,我們更好地體會出李商隱以“無題詩”為代表的愛情詩,取得的極高的藝術成就,以及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
2.劉學鍇《李商隱傳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余恕誠《唐詩風貌及其文化底蘊》,臺灣:臺灣文津出版社,1999年8月版。
(作者介紹:馬娟,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