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文
信息技術的廣泛發(fā)展和應用,使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和技能大大拓展,很多時候人們不需要利用圖書館就能獲得文獻知識、信息,諸多的信息服務機構,利用網絡等新技術非常簡便快捷地將有關知識傳遞到讀者手中,圖書館因此失去了不少市場與讀者。面對這樣嚴峻的競爭環(huán)境,如何抓住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新的發(fā)展機遇,充分提高和發(fā)揮圖書館知識服務功能,促進自身的不斷發(fā)展,仍然成為現代社會創(chuàng)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重要基石,是現代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面臨的迫切任務和重要挑戰(zhàn)。
(1)知識環(huán)境的變化對圖書館職能的挑戰(zhàn)。信息網絡的普及和信息資源的數字化,以及信息系統(tǒng)的虛擬化使信息的獲取變得大眾化和便捷化。各種虛擬信息系統(tǒng),將包括文獻信息在內的各種信息服務直接提供給讀者,以致圖書館流失掉相當一部分讀者。知識信息的數字化,也使圖書館的特定讀者群部分轉向網絡和其它獲取信息的渠道,圖書館文獻服務的壟斷地位已不復存在,圖書館收集、保存和提供文獻資料服務的基本職能已不再是衡量一個圖書館水平高低的首要條件,傳統(tǒng)圖書館職能必須轉變,以改變其生存狀況,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圖書館應該以高層次知識信息服務為目標轉向,為人們提供高質量信息服務是今后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2)讀者知識需求的變化
科學技術發(fā)展到今天,各類學科知識正在向著既高度分化、細化,又高度綜合、交叉的趨勢發(fā)展。這使讀者的知識結構和需求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以文獻借閱為主轉向多種形式的信息需求并存。人們?yōu)榱搜芯磕骋徽n題,往往需要了解多個學科領域的方法、成果和發(fā)展前景,自然要求盡快查詢國內外有關的研究動態(tài)和最新成果。他們希望盡可能準確、全面、及時、連續(xù)地獲取所需信息知識,而圖書館傳統(tǒng)的服務內容和手段已經很難適應他們的需要。在網絡化和數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人們更加需要也更加樂意以信息技術和信息網絡為基礎進行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圖書館應適應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關鍵性知識服務。
知識經濟的發(fā)展要求圖書館必須緊緊圍繞面向知識服務這一中心任務,對知識進行序化和外化,這是圖書館在知識社會環(huán)境下必須完成的兩大任務。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利用自身在知識組織方面的素養(yǎng),在充分了解網絡信息資源分布的前提下,根據本館的特色和讀者的個性需求,對特定范圍的知識信息進行查詢、下載、分類、提煉、編輯、加工和輸出,為讀者定制個性化服務。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原始知識信息服務
網上存有不需要任何二次加工就能利用的大量事實性、數據性、參考性、憑證性的信息,但這些信息都被淹沒在無用或暫時無用的信息垃圾之中,讀者自己無法找到或者需要耗費許多寶貴的時間才能找到。圖書館館員利用自己對網絡的熟悉和長期訓練形成的分類編排能力,能夠迅速、準確地從網上查閱到讀者所需要的信息。
(2)知識信息重組服務
這一層次的服務不僅要為讀者搜尋到特定的信息,而且還要根據讀者的要求和自己的見解對所查信息進行“重新包裝”。這種信息重組一是要對查尋到的信息進行取舍和編輯,二是要對信息進行提煉,從信息中結晶出知識,增加信息產品的知識含量。當一個檢索詞敲進去,立即就會搜索出成百上千的相關網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是工作人員面對的第一個考驗;進入到相關網頁之后,從中選擇下載哪些信息是對工作人員信息辨識能力的又一次測試;知識信息下載到本機之后,如何對其進行篩選提煉,從中挖掘出知識精華,如何對其進行編輯、加工,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則是對工作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全方位考察。因此,重組知識信息服務是完整意義上的智能重組。
(3)知識信息方案服務
針對讀者不能夠深刻理解信息資源的內在聯系和實際效用的問題,我們要對所查尋到的網絡信息進行智力開發(fā),通過分析、比較,不僅要為讀者提煉出蘊涵在信息中的各種知識,還要根據讀者的需求將精練出來的知識形成一個或多個方案提供給讀者,使讀者能夠直接將知識的潛在價值轉化為現實效益。針對用戶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服務,協助用戶開發(fā)個人化信息資源系統(tǒng),為用戶建立個人主頁,提供專門的系統(tǒng)界面和超級鏈接,為用戶個人搜集、組織、定制個人需要的信息資源,是高等院校圖書館在對讀者進行個性化知識服務的主要任務之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數字化資源的利用效率。
圖書館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是:以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益和競爭能力為核心,既要進行管理體制的改革,克服舊有體制的障礙和管理的落后;又要以現代化信息技術建設圖書館,實現基于計算機網絡的圖書館網的新功能,開展數字圖書館的試驗研究,為圖書館事業(yè)的未來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提高圖書館知識服務能力。
(1)深入加工館藏文獻知識信息資源
圖書館收藏了眾多古今中外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過去由于受人、財、物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數工作僅限于對書刊的分類、編目、流通等工作上,沒有深入地對文獻信息內容進行揭示和報道,處于低層次的文獻服務。在知識信息網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的工作重心應由原來的提供文獻服務逐步轉移到提供知識服務上來,對館藏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深加工,由僅僅提供文獻書目深入到提供文獻信息內容,建立文獻數據庫,項目數據庫、論文數據庫等等,形成自己的知識產品。
(2)加強指導性咨詢
電子文獻在館藏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圖書館要積極采用新技術,使服務手段現代化,不僅要有效地利用網上資源,而且要大力開發(fā)網上資源,逐步走向網上服務。在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沒有完善的網上服務,就不可能為社會提供高效的知識服務。要進一步開展和完善圖書館咨詢服務的基本功能,充分利用豐富的館藏信息資源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向讀者提供獲取信息的方法與途徑的指導性咨詢。
(3)大力開展專題、定題服務
這是從文獻服務、信息服務走向成熟的知識服務的重要標志。為用戶提供一套完整的專題信息資料,包括提供可行性研究報告、專題文獻索引、原始文獻提供、專題信息調研等。專題和定題服務的開展使信息服務工作從傳統(tǒng)的被動分散型發(fā)展到了現代的主動參與型知識服務,使圖書館服務工作更具針對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4)加強圖書館人員的培訓
信息載體形式的多樣化,使文獻信息的深層次加工和開發(fā)必須由文獻信息技術專家和學科專家為主的復合型人才來承擔。因此,加強館員培訓,迅速提高館員的素質,使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人員具備圖書情報學、網絡技術及文獻分析的基本知識和工作經驗,具備熟悉專業(yè)知識,了解基層讀者對知識服務的需求,了解學科發(fā)展動態(tài)的準專家水平的人才。有了這樣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高等院校圖書館才能較好地進行個性化知識服務,為讀者開展定題服務和專題服務,快速高效地滿足讀者對知識的需求。
圖書館由于其自身使命所在以及知識服務的需要,對教育和科研的發(fā)展起著更為直接的作用,面臨空前發(fā)展的機遇,當然也有無法回避的諸多問題。在這一環(huán)境下,圖書館應努力把握機遇,銳意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變革自身,為社會為讀者提供更好更優(yōu)質的知識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在知識經濟時代贏得應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