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夢》講述的是一個美國小孩追尋功夫夢的勵志故事。12歲的德瑞?帕克由于媽媽工作的原因被帶到了中國,雖然來到中國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可愛的美瑩,不過也同時因為美瑩而與小霸王程起了沖突。在學(xué)校除了同班同學(xué)美瑩,德瑞很難與周圍的人打成一片,程也不時地找德瑞的麻煩。在一次群毆過程中,維修工韓先生救了德瑞,他發(fā)現(xiàn)了韓先生其實是一個武功高手。韓先生開始訓(xùn)練德瑞,二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并且攜手準備與程在比武場上一決勝負。經(jīng)過韓先生的教導(dǎo),德魯明白生活中充滿了功夫,功夫無處不在,最終戰(zhàn)勝了害怕,獲得了成功。
《功夫夢》的情節(jié)有著慣有的功夫片的敘事模式。鮮明的正反勢力的對立,正方一開始往往是弱者,屢遭挫折后得一機遇,經(jīng)過一番苦練,最后擊敗對手。電影的情節(jié)并無太多新意,結(jié)局毫無疑問地在小男主角獲得冠軍、以程為首的孩子們心服口服棄暗投明中取得圓滿結(jié)束。不過僅僅以一部影片的劇情來判斷一部影片的成功與否,毫無疑問有失偏頗。《功夫夢》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強大的明星陣容、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還因為影片自身有著深層的、可供挖掘的象征意義。
“象征”一詞,源于希臘。它的本意是將一物分成兩半,雙方各執(zhí)其一,作為憑證或信物。后來,演變?yōu)橛脴俗R物或符號來表達某種思想、情感、意念或其他事物?,F(xiàn)在所謂的“象征”主要指以具體的、有形的物,表現(xiàn)或代表抽象的、無形的事物,即“寓理于象”,借有形寓無形。象征的本體意義和象征意義之間本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通過對本體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繪,會使人們產(chǎn)生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運用象征這種藝術(shù)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可使復(fù)雜深刻的事理淺顯化、單一化,還可以延伸描寫的內(nèi)蘊、創(chuàng)造一種藝術(shù)意境,以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藝術(shù)效果。
跟隨主人公來到北京,一路出現(xiàn)的是壯觀的央視大樓、鳥巢還有北京特色的弄堂文化,此外隨著劇情推進,我們看到了美麗的紫禁城、巍峨的武當山、綿遠萬里的長城。不僅如此,拔火罐、旗袍、皮影戲、七夕等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內(nèi)容也出現(xiàn)在影片之中。五彩繽紛的中國元素在影片中融合在了一起,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的魅力,滿足了西方觀眾對中國的好奇。電影的開始,德瑞對中國的認知主要是來自書本,印象中的中國是古老的、貧窮的,充滿著老房子,可是下飛機之后,在出租車中看到的中國卻有著很大的不同,中國也有著高樓大廈,中國也有著現(xiàn)代化的公共交通設(shè)施,中國的天空也是如此的美麗。德瑞媽媽不由得對德瑞說,中國沒有那么老吧?;蛟S這也道盡了許多來到中國的外國人的心聲,中國的變化很大,再也不是以前書本上所寫的那樣落后。《功夫夢》源于26年前的《龍威小子》,不過電影的精髓已經(jīng)由日本國粹變成了中國國粹,這不僅反映了世界人民對于中國的興趣,也象征著中國的影響力已經(jīng)越來越顯著。
《功夫夢》中描繪了一幅覆蓋面比較廣闊的生活圖景,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刻畫得性格分明,精煉傳神。不過總體而言,大都呈對比化趨勢,既有清純可愛的小女孩,也有囂張跋扈的孩子頭,既有深藏不漏的修理工,也有不擇手段的武術(shù)教練,既有寬容隨和的美國媽媽,也有望女成鳳的嚴厲父母等等。“德瑞”這個角色是一個從西方來到中國的小孩,從自身的感受來實現(xiàn)中西方文化的結(jié)合。而“美瑩”這個角色的設(shè)定,體現(xiàn)了小孩子懵懂時期對異性的好感,而父母對她的嚴加管制,反映的正是中國當下的現(xiàn)狀,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往往從小就給予了很多的壓力?!绊n先生”,一個隱世埋名的武功高手,經(jīng)歷人生挫折,領(lǐng)悟了武功的真諦,不張揚,不妥協(xié),他身上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精髓。
《功夫夢》是一部好萊塢式的商業(yè)電影,電影的臺詞有著成龍系列一如既往的搞笑成分,不過同時也做到了寓教于樂。武當山上小德瑞驚奇于女師傅在模仿蛇練功時,韓先生告訴他,“是蛇在模仿那個女人”,“那個女人就好像水,無聲、冷靜”,“蛇成了她的倒影,她猶如靜水”,“靜止和什么都不做是完全不同的”。短短幾句將道教的無為和無不為展露無遺。在教授武功過程中,韓先生將脫衣穿衣這一動作運用于功夫之中,真正做到了如他所說的“生活中充滿了功夫”。另外這部影片的勵志性在臺詞中可見一斑。“生活中的挫折會打倒我們,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我們要不要重新爬起來!”小德瑞正是揣著這種精神,在一次次失敗中,以不服輸?shù)膽B(tài)度,最終贏得了勝利。
《功夫夢》在尋夢的過程中,穿插了很多具有象征意味的特殊情節(jié)。小德瑞脫外套、穿外套的練武情節(jié)在電影中非常突出,本以為韓先生只是磨練德瑞的意志,讓他在學(xué)武之前先學(xué)做人,可是后來才發(fā)現(xiàn),實際上這就是一種練武,這如韓先生所說“所有的一切都是功夫”。武當之行韓先生并沒有教授小德瑞多少功夫,電影更多的是在展示中國山水風(fēng)景的秀麗,渲染了濃厚的道教文化的氛圍,從中體現(xiàn)了中國功夫博大精深的根源?!笆谌唆~不如授人以漁”,韓先生教授德瑞功夫招式之前更多的是讓他體會中國功夫的精神,有了“氣”,才有了根深立命的基礎(chǔ),有了“氣”,才能無招勝有招,以不變應(yīng)萬變。
功夫作為中國一個特色鮮明的文化符號,一直以來都在吸引著西方人民的眼球。但以往的電影更多的是向異國展示著中國功夫的厲害之處,招式的復(fù)雜、動作的利落、殺傷力的強大等等?!豆Ψ驂簟窂墓Ψ蚋粗郑饣轿涔?,全劇沒有成龍以往完美的對打,反而刻意突出韓先生與小德瑞過招之后的疲憊與氣喘吁吁,還原功夫于真實,這也是功夫片的另一種境界。而象征成分的滲入則增加了電影的厚實感,從情節(jié)、語言、人物等各方面都豐富了電影。
[1]房莉.淺析《熟路》中象征手法的運用[J].時代文學(xué),2009.12.
[2]李雪生.《圍城》中象征手法的應(yīng)用[J].青年文學(xué)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