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一般指具有濃郁楚地特色的、體近屈騷的一種歌詩形式。它至少有兩個指向:一是先秦時代的楚地民間歌謠;二是漢初文人及貴族的即興抒懷之作及后代文人的擬作。所以,“準確的說,楚歌并不完全是產(chǎn)生于楚地的詩歌,而是指采用楚歌體制的一類詩歌。”[1]其體例包括以下幾個基本特征:一是句中多用“兮”字,以“兮”為標志,楚歌句中之“兮”字,兼具節(jié)奏與句法的性質(zhì)和作用。如《越人歌》中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币颉百狻弊钟糜诰鋬?nèi),自然地形成了前后兩個音節(jié)。二是句式長短錯落,不拘一格,自由活潑。三是篇章短小。
楚歌在其歷史發(fā)展中大致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
一是楚歌的萌生
“由于楚辭是楚地文學的成熟類型,因此楚歌常常被認為是源于楚辭的一種詩歌形式?!盵2]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楚歌的產(chǎn)生要更早。最早見于《吳越春秋》記載的《彈歌》。其中載: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勾踐向楚國的射箭能手陳音,詢問弓彈的道理,陳音在回答時引用了這首民歌。當時是唱是誦,無從考證,但后人還是將詞記錄了下來:
“斷竹,續(xù)竹;飛土,逐實?!?/p>
原始社會,先民們以狩獵為生。由于生產(chǎn)能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種,狩獵的手段也極為落后。弓箭這種復合武器出現(xiàn)以后,可以射鳥獸,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人們應(yīng)對自然界的能力。
“斷竹,續(xù)竹”,指出的是弓箭的制作過程。這就是先將竹竿截斷,然后用弦將截斷的竹竿連接兩頭制成弓箭。有了弓箭,一場狩獵活動開始了:“飛土,逐實”。一只只箭頭騰空射出,擊中了一只只獵物,人們歡樂地追逐著,滿載而歸?!帮w土”,指最初沒射中,射入泥土中?!爸饘崱笔钦f獵人們經(jīng)過努力,追趕被擊傷的鳥獸之類的獵物?!皩崱?古“肉”字。
此歌高度凝練地表現(xiàn)了從砍竹、制弓、攻擊到逐獸的整個過程,語言簡潔,節(jié)奏明快,富于跳躍感,體現(xiàn)了遠古歌謠的質(zhì)樸風格。
不過,它應(yīng)當算不上什么正式的歌詩作品,較為普遍的看法是,楚歌由夏禹時涂山氏之女始作南音之始,逐漸發(fā)展而來。即出自《呂氏春秋》的《候人歌》,傳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妻涂山氏在等侯他歸來時作此歌,歌曰:“候人兮猗!”雖為一句,“但‘兮’、‘猗’語助詞的使用,已具有楚地民歌的語言特色?!盵3]簡短幾字道出了心中的惆悵難言與訴不盡的綿綿幽思。這大概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愛情詩和個人做品,并被認為是最早楚歌風格的歌詩。此外,《山海經(jīng)》中的《神北行》,有人認為是楚地民謠,但它應(yīng)當作為巫覡的符術(shù)咒語更為貼切。
二是《詩經(jīng)》中的南音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三大部分,計有15國風,但其中并沒有“楚風”,而只有合稱“二南”的《周南》與《召南》?!吨苣稀芳粗芄蔚刂系母柙?《召南》即召公治地之南的歌詩。所以,“二南”的歌詩實多為南方楚地民歌。其中,從詩歌的外在語言結(jié)構(gòu)上來講,《江有祀》等篇無“兮”字句,我們很難認定其為楚歌?!稘h廣》篇雖無“兮”字句,卻有語助詞“思”的運用,它與“兮”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因而唱出了一首蕩氣回腸的漢水戀歌。而《摽有梅》、《野有死麕》等篇,則有“兮”字句的運用,當為楚歌。如《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溬?無使尨也吠。
全詩描述的是男子向女子獻獵物求愛的情景。有景、有情、有人、有物、有活動、有發(fā)展,在《詩》三百中別具一格。
三是《詩經(jīng)》后逐步成型的楚歌
楚歌在最初產(chǎn)生之時,包括可供吟唱的歌詞,也包括吟唱時特殊的節(jié)奏聲調(diào)??珊娃o而歌。句式亦復雜多變。及至后來,它與音樂逐漸疏離,更重吟唱的歌詞和句式體制。體例亦逐步成型。主要采用“0000兮000”及“000兮000”兩種句式。[4]
這時期的楚歌,散見于各種典籍。如《說苑》記載的《楚人誦文子歌》、《越人歌》,《新序》中的《徐人歌》,《吳越春秋》記載的《河上歌》、《漁父歌》、《申包胥歌》,又如《論語?微子》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薄妒酚?孔子世家》亦載此事,后邊又說:“于是孔子自楚反乎衛(wèi)。是歲也,孔子年六十三?!笨梢?這首歌是春秋時期孔子在楚國聽楚人接輿唱的。意即: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從孔子車前走過,他唱道:“鳳鳥啊鳳鳥啊!你的德行為什么衰退了呢?過去的事情已經(jīng)不能換回了,未來的事情還來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從政的人都危險?。俊笨鬃酉萝?想和他交談。接輿趕快走開了,孔子無法和他交談。從這里可以看出,楚狂是位“賢人”,但又“佯狂不仕”,連楚王請他去做官都不肯,他對于孔老夫子的那種積極用世的態(tài)度不以為然,并予以嘲諷?!稖胬烁琛酚置度孀痈琛?“滄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灌我足?!薄稖胬烁琛吩缭诖呵飼r期已經(jīng)傳唱,據(jù)《孟子?離婁上》載也是孔子在楚時所聞,屈原《漁父》用為漁父答屈子之詞。
并且,隨著楚國疆域的進一步擴張,楚歌亦在這些新占領(lǐng)區(qū)流行開來,甚至有向中原地區(qū)擴展的趨勢,如《左傳?哀公十三年》載申叔儀《乞糧歌》,曰:“公會單平公、晉定公、吳王夫差于黃池,吳申叔儀乞糧于公孫有山氏,歌曰:‘佩玉蕊兮余無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脫之?!?此歌是吳人所唱的楚歌。又如《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載:“(齊)景公為長座,將欲美之,有風雨作,公與晏子人坐飲酒,致堂上之樂,酒酣,晏子作歌曰:‘穗乎不得獲,秋風至兮彈零落。風雨之拂殺也,太上之靡弊也?!杞K,顧而流涕,張躬而舞。公遂廢酒罷役”。
四是秦至漢初楚歌的風行及其盛極而衰
至秦漢間,楚歌演變成為一種正式的詩文體例,并在全國流行開來,從地域和時間看,“楚歌是《詩經(jīng)》四言體之后,樂府五言產(chǎn)生之前中國詩歌主要的形式”。楚歌發(fā)展到秦及西漢前期趨于鼎盛,出現(xiàn)了不少優(yōu)秀的作品,并非只有通??吹降捻椨鸬摹钝蛳赂琛?、劉邦的《大風歌》等少數(shù)幾篇。尤其漢代,“有著龐大的作家群體,創(chuàng)作時間貫穿于漢代始終” ,“漢代楚歌由帝系楚歌、王侯及皇室成員楚歌、士大夫楚歌三部分構(gòu)成?!盵5]
漢高祖豪爽而不喜文學,但他的家鄉(xiāng)沛地屬故楚,故特別喜愛楚聲?!稘h書?禮樂志》曰:“高祖樂楚聲?!逼洹洞箫L歌》開創(chuàng)了漢代帝系楚歌創(chuàng)作的先河,當他欲廢太子不能得、極端煩悶時,便對戚夫人說:“為我楚舞,我為若楚歌?!弊鳛殚_國君主,漢高祖的愛好和習慣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推崇和模仿。隨之而下的漢代皇帝創(chuàng)作的楚歌作品有:漢武帝劉徹《瓤子歌》(二首)、《天馬歌》(二首)、《秋風辭》、《李夫人歌》,漢昭帝劉弗陵《黃鵲歌》,漢靈帝劉宏《招商歌)),漢少帝劉辯《悲歌》。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從之,漢代帝妃和王侯貴胄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楚歌作品,趙王劉友、城陽王劉章、廣川王劉去、燕王劉旦等都有楚歌傳世。計有:趙土劉友《幽歌》,燕王劉旦《歸空城歌》、廣陵王劉胥《瑟歌》、廣川王劉去《幽歌》、城陽土劉章《耕田歌》、淮南土劉安《八公操》等作品;此外,烏孫公主劉細君《悲愁歌》、戚夫人《舂歌》、唐姬《舞歌》也屬于此類。
受其影響,漢代士人也紛紛參與楚歌的創(chuàng)作。他們有的是故楚之人,有的深受楚文化影響,都能創(chuàng)作楚歌。李陵《別歌》、司馬相如《琴歌》、李延年《佳人歌》、徐淑《答秦嘉詩》、蔡瑣《悲憤詩》(楚歌體)等作品即是。另外,漢代的一些辭賦在創(chuàng)作時也穿插了部分楚歌,枚乘《七發(fā)》中有《麥秀歌》、司馬相如《美人賦》中有《獨處室歌》、傅毅《七激》中有《涉景山歌》、張衡《定情賦》中有《大火歌》、張衡《舞賦》中有《雄逝雌翔歌》、蔡邕《釋悔》中有《琴歌》。
審視漢代楚歌,可以注意到,其作品具有率真自然、慷慨愁絕的抒情風格,之中蘊涵著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其中,“生命、生命精神及其價值意義是最為突出的特點?!盵6]
上舉的漢代楚歌,無論是皇家之作,還是士人之作,都能夠說明這一點。劉徹的《瓤子歌》表現(xiàn)的是在自然的力量面前,個人力量的渺小與悲哀;戚夫人的《舂歌》、唐姬的《舞歌》、烏孫公主的《悲愁歌》是對自己不幸命運的悲哀與絕望;李陵的《別歌》是個體生命價值泯滅的呈現(xiàn);司馬相如的《獨處室歌》是對自我生命壓抑的反抗;張衡的《雄逝雌翔歌》則為個人身世漂零的感傷;蔡邕的《釋悔歌》是士人遺世獨立、孤芳自賞情懷的抒發(fā)??傊?漢代楚歌所展示和所歌唱的均為生命之歌。
漢代楚歌以其獨特的文學精神與文學形式,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據(jù)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以后,隨著時間的延續(xù),歷經(jīng)后代文人的不斷改造,楚歌漸失其清新活潑,句式結(jié)構(gòu)不斷規(guī)范化和程式化,且向四言、五言這類整齊劃一的主體詩歌樣式衍化。以后,雖有歷代文人的擬作,但與前代相比,風采已全無。楚歌在人們的視野中漸漸淡去。
[1][2][4]蔡彥峰.論楚歌的體制特點及對漢樂府的影響[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6,(01).
[3]魏昌.楚國史[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235.
[5][6]周建江.論漢代楚歌的文學史地位[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