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司云濤
解剖:精細化管理突破口
■文/司云濤
大慶煉化公司聚合物二廠為克服日常檢查全面但膚淺的弊端,創(chuàng)新推行裝置專項“解剖”式管理模式,讓“精細化”管理的特色和實踐在基層開花結果。
風機出口螺栓松了怎么辦?疏水器出現(xiàn)砂眼怎么處理?面對這些問題,大慶煉化公司聚合物二廠不僅要分析產(chǎn)生原因,檢查包機責任人和管理人員責任,而且要舉一反三的全面排查其他同類設備有無類似現(xiàn)象,力求從小問題里挖出大毛病。這是5月20日大慶煉化聚合物二廠在車間進行專項“解剖”時的一幕。
“我們把‘解剖’納入到生產(chǎn)管理中來,主要是為克服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問題,時刻提醒各層管理人員注重日常管理的精細度和實際效果,從‘全’到‘?!?,逐步提升工作標準和管理水平?!痹搹S廠長陳萬忠說。
大慶煉化公司聚合物二廠是一個化工生產(chǎn)專業(yè)廠,2005年正式整合成立,主要產(chǎn)品為各種分子量的驅油用聚丙烯酰胺。隨著大慶油田進入高含水期,聚合物驅油方式逐漸發(fā)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大慶油田提出“4000萬噸穩(wěn)產(chǎn)十年”的宏偉目標,對聚丙烯酰胺生產(chǎn)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聚合物二廠存在一些相對較低的管理標準,如檢查走過場、面廣方式粗獷等,暴露出了企業(yè)管理的弊端。
2010年初,通過深入調研和反復思考研究,這個廠決定推行“解剖式”管理模式,從以往檢查整改的皮毛問題中深入進去,以此作為開掘管理“精細化”的突破口。4月份開始,這個廠從安全環(huán)保、生產(chǎn)工藝、設備管理和低標準整治四個方面入手,集中力量從一個崗位、一個工段逐步進行“解剖”,要求每一個車間不少于四次,兩個同類裝置為一組,形成專項檢查、橫向對比、縱向分析、嚴肅整改、督促復查的工作流程,確保實現(xiàn)摸清情況、找準差距、定好措施、提高標準的目的。
為將“解剖式”管理模式深入推行下去,這個廠主要針對制度資料、員工操作和現(xiàn)場管理三個方面進行分層“解剖”,并在推行過程中不斷探尋新的有效的方式和做法,讓“解剖”式管理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眼睛緊盯儀器顯示的數(shù)據(jù),大慶煉化公司聚合物二廠的員工,精心“解剖”設備問題,實現(xiàn)精細化管理。攝影/ 司云濤
這個廠以各車間和班組為單位,廣泛收集全體員工對現(xiàn)行制度、報表等資料的建議。同時,廠管理人員定期到車間和員工代表面對面開展座談。目前共進行7次座談,收集到建議和意見68條,梳理后立即進行分析整改,確保資料不冗雜、不重復。5月5日,在聚合一車間座談會上,全體廠領導和車間管理人員、班組長及崗位員工代表圍坐在一起,從主控崗到干燥再到包裝,直接對現(xiàn)行資料進行逐崗討論。在和諧的氛圍下,員工代表紛紛結合自己崗位的實際情況說出了心中的想法。車間運行三班班長夏紅軍在現(xiàn)場提出3條意見,均得到滿意答復。他高興地說:“廠里的開展的這次資料‘解剖’真是點到了‘穴位’上,這下子我們班組長記錄得到進一步整合,更‘精’了,我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精細操作中來了?!?/p>
在操作層面的“解剖”上,這個廠一方面進行了以“誤操作”排查為主要內(nèi)容的事前剖析。提前確定了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或很容易出現(xiàn)的“誤操作”點37個,并通過分析制定了相應的規(guī)避措施31條,進一步促進精心操作?!坝嘘P資料顯示,9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三違’行為造成的,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違章操作或誤操作?,F(xiàn)場存在的‘誤操作’點是安全平穩(wěn)生產(chǎn)的潛在隱患,更是影響企業(yè)實現(xiàn)精細化管理的絆腳石?!边@個廠主管安全生產(chǎn)的副廠長逯德成說,“為從根本上消除‘誤操作’這一隱患,我們按流程、工序對全廠26個生產(chǎn)崗位的現(xiàn)場操作進行逐一梳理,剖析問題,有針對性的制定整改措施并逐步實施。目前,我們針對聚合二車間的8個點,已經(jīng)實施了6項措施,其他車間的措施也將逐步實施,為安全高效操作進一步做好保障?!蓖瑫r,針對這些“誤操作”點,這個廠兩級技術人員對崗位員工進行了專題培訓,并在日常工作中特意的加強了檢查督促,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指出并加以指導,形成排查、整改、督促、完善的工作閉環(huán)。另一方面則是按崗位進行逐崗操作的定期跟蹤式“解剖”。廠生產(chǎn)辦主任馬天祥是這次活動的“主刀醫(yī)生”。他說:“既然有操作規(guī)程,我們就按照規(guī)程來剖析操作,目的就是徹底的消除‘自選動作’,實現(xiàn)操作的完全規(guī)范化和定性化。當然,這一層面剖析效果是雙向的,我們也能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檢驗、完善現(xiàn)有的規(guī)程。”
對現(xiàn)場管理層面的“解剖”主要是按工序開展,重點指向日常工作中暴露出來的死角和頑疾,涵蓋了“低老壞”整治和日常管理漏洞,從表面深入到細節(jié),實現(xiàn)生產(chǎn)現(xiàn)場整潔化和標準化。這個廠聚合一車間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一是每周組織管理人員,分專業(yè)對車間進行全面自查,力求將問題暴露出來。二是嚴格落實干部走動式管理,車間值班干部每天檢查的問題匯總后,分專業(yè)進行剖析后拿出落實整改意見上報。三是針對車間如對設備衛(wèi)生、軟連接漏料等難點問題,每周堅持進行2到3次的專項檢查和剖析。在兩周的時間里,這個車間分好壞兩個方面剖析問題51項,對40項進行了獎勵或考核,力度之大在這個廠近幾年的生產(chǎn)管理中屬于罕見。
為確保這項工作的深入推進,這個廠成立了完備的組織機構,由廠長和黨委書記任組長,其他副職領導任各小組副組長,每個小組必須保證每周半天到一天的集中檢查和剖析時間。而且不僅是廠級的“解剖”,更多的是要發(fā)動車間自己來舉一反三的自查和剖析,并逐步日?;纬砷L效機制。所以在一個車間的集中活動時間,其他車間主任也要求參加進來,進行橫向對比,讓車間之間能夠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通過這樣的剖析活動,我們像戴了放大鏡一樣,看到了一些在日常管理中看不到的東西,對提高自身的管理標準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到別的車間參與問題‘解剖’后,其中折射出的問題驅使我們?nèi)ゲ粩嗨伎肌⑸钊胨伎?,以更新管理思路和方法。?這個廠單體二車間主任劉東旭參加完在單體一車間的集中“解剖”后說。
對于廠里排查出的問題,由工作小組反饋給車間后,車間進行分析,制定涵蓋產(chǎn)生原因及相關注意事項的整改措施,再由機關管理人員進行跟蹤復查,監(jiān)督整改情況。這樣做既可促進機關管理人員下到基層,提高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也對車間自主管理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
5月14日,聚合一車間第一輪“地毯式解剖”基本完成,廠里召開了“解剖式”管理階段總結會,他們對102項問題進行了匯總和剖析后,將原因進行了歸納:管理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占40%;存在麻痹大意思想及畏難情緒,占31%;硬件方面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占22%;制度不完善導致一些問題發(fā)生,占7%。對此,車間制定了4大措施和7項重點治理項目。4月份到5月底兩個月時間里,這個車間管理人員對現(xiàn)場檢查多了,考核多了,標準更嚴了;員工對操作、巡檢、設備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責任心增強了,設備故障率和停線時間均創(chuàng)歷史最低水平。
到目前為止,這個廠共“解剖”各類問題256項,對切實提高工作標準、提升生產(chǎn)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