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妮娜
如何提高英語單詞記憶的效率
晉妮娜
(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山西太原030027)
任何學習的過程都是不斷與遺忘做斗爭的過程,而對于英語單詞的學習來說,戰(zhàn)勝遺忘更是重中之重。由于英語的詞匯量很大,各位學習者也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但難免有些誤區(qū)。論文在指出一些單詞學習常見誤區(qū)的基礎(chǔ)上,從英語詞匯本身的一些特性入手,逐個分析每種詞匯所應采取的記憶方式,希望能為在校的以及業(yè)余的英語學習者提供較好的學習方法和建議。
英語單詞;遺忘;誤區(qū);詞匯的特性;記憶方式
任何知識的學習,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技能知識,都是在學習過程中堅持不懈地與遺忘做斗爭的過程,而且這種斗爭是貫穿學習始終的,因而任何學習成果的取得都是最終戰(zhàn)勝遺忘的結(jié)果。
就語言學習者來說,不論是在學校讀書期間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習的學生,還是已經(jīng)走上工作崗位或者正在尋求工作的業(yè)余自學者,都不得不重視單詞記憶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
任何一種語言的最基本的構(gòu)成單位都是字,有字才有詞,有詞才有句,有句才有段落,有段落才有篇章。由此可見,詞匯作為構(gòu)建語言知識大廈的基石,應在學習中給予特別重視。所以說,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英語詞匯的記憶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扎實的英語詞匯基礎(chǔ),英語學習就如同空中樓閣一般。如果沒有一定的詞匯量作基礎(chǔ),英語語言的學習就會失去最終的實用性,無法實現(xiàn)聽、說、讀、寫、譯的綜合運用能力。
很多英語學習者都覺得自己晚上剛背過的單詞等第二天早晨醒來就忘得差不多了,甚至有的早晨剛記過的單詞在午飯后就忘了一大半。為什么單詞記憶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取得好成果呢?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個原因在于英語語言中詞匯量很大,而且對于學習者來說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也就是說,成千上萬的詞匯在學習過程中會隨機出現(xiàn)。僅根據(jù)英語字典或是一些詞匯書來記單詞,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這些詞匯都是按照字母先后順序編排的,對學習者來說,有些希望記住的難詞和重點詞匯卻一時難以找到。筆者身邊就有一位喜歡抱著英語字典記單詞的同學。他在所有的課堂上都在記單詞,即使在上英語課的時候既不聽老師講課的內(nèi)容,也不學習課文,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記憶英語字典中收錄的單詞上。但是,他最后的考試成績卻讓每個人都很驚訝,僅僅只有28分。
另一個原因就在于人的大腦容量是有限的,存儲的信息量過大時,就會有一部分被很快遺忘;已經(jīng)存儲的信息在一定時期之后也會被遺忘。這就不得不提到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艾賓浩斯是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是第一個從心理上對記憶進行系統(tǒng)實驗和研究的人。他對記憶的保持規(guī)律做了重要研究,并繪制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艾賓浩斯曲線遺忘規(guī)律結(jié)論表
這一規(guī)律可以解釋人們存儲在大腦中的信息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遺忘的,怎樣才能減少遺忘,應該在何時復習才會取得最佳效果等等重要的問題。
通過分析可知,復習的最佳時間是記憶材料后的1—24小時,最晚不超過2天,在這個區(qū)段內(nèi)稍加復習即可恢復記憶。如果過了這個區(qū)段,因為大腦已經(jīng)遺忘了材料的72%,所以復習起來就“事倍功半”。
艾賓浩斯規(guī)律告訴我們,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特別是識記后48小時之內(nèi),遺忘率高達72%,所以不能認為隔幾個小時復習和隔幾天復習是一回事,應在兩天之內(nèi)及時復習。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人不能持之以恒。詞匯的記憶需要長時間的不斷復習。從某種角度來說,最難的不是記住單詞,而是戰(zhàn)勝當你看到曾經(jīng)熟悉、現(xiàn)在卻陌生的單詞時產(chǎn)生的挫折感。
1.對一種記憶法過于依賴
這一誤區(qū)表現(xiàn)在學習者企圖找到一個好的記憶捷徑,讓自己短時間攻克單詞關(guān)。
而其原因就在于英語詞匯的無規(guī)律性。任何一種記憶方法,都是只適用于一部分單詞的,不可能對成千上萬的單詞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至于哪個詞、哪種詞,應該用哪種方法記憶,你也不會知道。如果知道了,那么這個單詞你其實已經(jīng)記下了。目前市面上的詞匯書片面強調(diào)自己方法的好處,包治所有詞匯,其實則不然。
有的單詞用詞根、詞綴法去記憶效果較好;有的看單詞的外形,然后適當發(fā)揮自己的形象思維就可以記??;有的單詞通過把讀音漢化就可以做到過目不忘。所以,千萬不要迷信某一種記憶方法,從根本上來講,還是按學習者自身情況因人而異、各有不同的。
2.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這一誤區(qū)表現(xiàn)在學習者信誓旦旦地說要在一個月背下一本詞匯書。
這話讓任何人聽了都覺得是不可信的。當然不是說一個月背不下一本詞匯書,完全可能,但是,一本書畢竟很薄,而你僅僅需要背單詞,并不是在各種語境中都能不假思索就知道它的意思。所以,最終只能是學習過程中的挫敗感打敗了最初志氣昂揚的你,于是,無疾而終。
3.把背單詞看成是極其痛苦的一件事,不斷可憐自己
這一誤區(qū)表現(xiàn)在學習者在背單詞前要刻意選擇舒適的環(huán)境,不能太熱、不能太悶、不能太吵等等,一邊背單詞一邊還要考慮一會兒該吃點什么補充腦力。
其實,你只要告訴自己,背單詞是挑戰(zhàn)大腦極限的樂事。Crackit,enjoyit.
4.攻城略地,進行地毯式轟炸
這一誤區(qū)表現(xiàn)在很多人拿著詞匯書或者對著詞匯表埋頭苦讀,這一頁的單詞沒背下,就決不前進。
這樣做的缺點在于學習效率低,遺忘率高,挫折感強,而且見效慢。因為單詞往往不是按使用頻率排列的。
背單詞就是重復記憶的過程,而大腦偏偏對重復的東西缺乏興趣。這就有一個怎樣調(diào)節(jié)“必須重復”和“厭倦重復”的問題。所以,好的方法是,戰(zhàn)略上重復,戰(zhàn)術(shù)上不重復,即在重復的過程中盡量減少重復。具體地說,就是在短時間內(nèi)盡可能多看幾個單詞,然后以一個長的時間周期去重復,這樣既達到了重復的目的,又減少了大腦的厭倦。至于短時間多短,長時間多長,則因人而異。
哲學上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運用到人際交往中,有句俗話叫“看人下菜”,就是對它的生動反映。那么在對英語詞匯進行記憶時,也可以根據(jù)單詞本身的一些特性、一些規(guī)律進行記憶方法的選取。
1.音節(jié)法
即根據(jù)單詞的讀音背單詞。每個單詞的讀音都是由一個或者幾個音節(jié)組成的;要記住單詞,首先應該記住單詞的讀音。而每個音節(jié)只是由一個或幾個字母組成。只要記住讀音了,就只需要把每個音節(jié)相應的字母拼出來就能記住整個單詞了。比如:thermometer(溫度計)一詞,可以分為幾個音節(jié):ther,mo,me,ter。只要你會讀這個單詞,就一定不會拼錯了。同樣的,phenomenon (現(xiàn)象),significance(重要性),characteristic(特點),看似復雜,但只要你掌握了它們的發(fā)音,單詞拼寫根本不成問題。
2.詞根法
英語和漢字一樣,都不是從天而降的,都是人為造出來的,而且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漢字中有會意字,如“休”,就是一個人靠在樹旁,意思即為“休息”。英語同樣如此。比如:cross-legged(盤腿而坐的),semiautomatic(半自動的),即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cross(交叉) +leg腿;semi(半)+automatic(自動的);prehistory(史前的),由pre(在……之前)+history(歷史)組成。所以這樣的詞看似生詞,其實只是由很簡單的詞匯組合而來;掌握了詞根,就很容易掌握它們的詞義。
3.前后綴記憶法
很多英語學習者都對英語單詞的學習和記憶望而生畏,不僅因為其數(shù)量龐大,而且其就像一個個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小零件一樣,沒有邏輯關(guān)聯(lián)性,無法通過理性思維進行有機組合,不知道有什么方法才能又快又準地去學習和積累。這只是英語單詞的一方面特性,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單詞的總量雖多,但詞根是有限的,只有數(shù)百個。正是利用了這些有限的詞根及其有一定規(guī)律的各種變體,才可以產(chǎn)生出無限多的單詞。這一規(guī)律就是構(gòu)詞法。簡單來說,就是大部分單詞都可以按照“前綴+詞根+后綴”或者其變式進行拆分,如introduction(引進來→引見,介紹)一詞可以拆分為:(intro里面,內(nèi)部+duct引+ion),從而把握了其含義,而ion則提醒我們,它是名詞。但也有個別詞匯并不能機械地進行拆分。比如considerable(adj.“可觀的”)一詞,它的詞根是consider(v.考慮),后綴是-able(有……能力的),如果簡單機械地認為其意思是“有考慮能力的”或者是“值得考慮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英語的構(gòu)詞法中有前后綴來幫助構(gòu)成新詞,就像是漢字的偏旁部首可以跟字組合成一個新字。如前綴anti-表示“反對,相反”,由它合成的詞antiwar反戰(zhàn)的(anti+war戰(zhàn)爭);antibody抗體(anti+body身體);前綴co-表示“共同”,cooperation合作(co+operation操作→共同操作→合作);cohere附著,粘著(co+here粘→粘在一起);coincide一致,符合,巧合(co+in進+cide掉下→共同掉進來→巧合)。
在學習構(gòu)詞知識的時候,一定要善于積累,勤于觀察,這樣才能不斷總結(jié)出有利于提高單詞記憶效率的構(gòu)詞規(guī)律。一般來講,詞根是一個單詞的核心和主要構(gòu)成部分,用來表示單詞的基本義、中心意思。而前綴一般是補充或者改變詞根的意義,使之更為詳細具體。個別比較長的單詞會有中綴這一部分,主要作用是補充一些字母起到連接作用,是為了適合發(fā)音需要而添加的,否則就會使單詞的詞根在加上前綴或者后綴之后,讀音無法很圓滑地順接下去。一般來說,中綴無具體意義。詞的后綴主要用來表示詞性,又稱詞類,意思是在詞根基礎(chǔ)上加后綴并不改變詞的意義。
遇到一個生單詞時,如果有一小部分的字母組合對語言學習者來說是熟悉的,了解其意義,那么就可以通過初步的構(gòu)詞分析,一般情況下就大致能夠猜到這個生詞的含義。由此可見,掌握了一定的構(gòu)詞知識和規(guī)律,對學習和積累詞匯是一種非常有幫助的方法。
在英語學習中,詞匯是最基礎(chǔ)性的,但其重要性卻是第一位的。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積累詞匯量并不是像語法學習或者閱讀訓練那樣可以速生的,它既對學習者的持之以恒、長期學習方面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又與教師在課堂上的詞匯教學方式密切相關(guān)。只有掌握了科學正確的詞匯學習策略和記憶方法,不論對于哪個層次的語言學習者而言,都可以通過自學累積新的詞匯知識,并不斷通過相關(guān)的詞匯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除此之外,語言學習者自身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態(tài)度也會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
G718.5
A
1673-0046(2010)9-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