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鵬 于 滿 王志勇 常 輝 王振潮
1 承德醫(yī)學院 (2007級碩士研究生)(067000)
2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067000)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具有高復發(fā)、多發(fā)性的生物學特點。其發(fā)生始終貫穿著一系列分子事件的變化,可能與癌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失活或變異,漸進性細胞間期控制機制的破壞,血管生成等多因素密切相關。據(jù)此我們應用免疫組織化學SP方法,檢測p5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增殖細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3種腫瘤標志物在膀胱移行細胞癌中的表達,以探討這3種標志物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的病理分級、臨床分期的關聯(lián)性及相互關系。
1.1 臨床資料
收集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2005至2006年手術切除并經(jīng)病理證實的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石蠟標本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齡33~87歲,平均年齡65歲。病理分級按WHO標準,G1級12例,G2級24例,G3級7例。臨床分期按TNM標準,分為淺表型(Tis~T1)34例,浸潤型(T2~T4)9例。另取10例正常膀胱黏膜(取自因前列腺增生癥行開放手術的患者)作為對照組。
1.2 試劑
鼠抗人p53單克隆抗體、鼠抗人VEGF單克隆抗體、鼠抗人PCNA單克隆抗體、SP試劑盒均購自北京中山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將蠟塊標本均行4μm連續(xù)切片4張,均經(jīng)二甲苯脫蠟、梯度乙醇水化,以過氧化氫阻斷內源性酶并行抗原熱修復。1張切片行常規(guī)HE染色,供組織學觀察并進行病理分型和診斷。另3張切片嚴格按照試劑配套說明書中SP法工作流程操作。每次試驗均以PBS代替一抗的方法設置陰性對照,并以已知陽性切片作為陽性對照。
1.4 結果判定
p53、PCNA為細胞核內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為陽性染色,VEGF為細胞漿內出現(xiàn)棕黃色或棕色顆粒為陽性染色。選擇典型部位,隨意取5個高倍視野(10×40),計數(shù)1000個細胞,p53、VEGF根據(jù)陽性細胞比例分為以下三級,(—)陽性細胞比例<10%;(+)陽性細胞比例10%~30%;(++)陽性細胞比例>30%。PCNA也根據(jù)陽性細胞比例分為以下三級,(—)陽性細胞比例<10%;(+)陽性細胞比例10%~25%;(++)陽性細胞比例>25%。其中(—)為該標本目標分子陰性表達,而后二者均為目標分子陽性表達。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1.5軟件包,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相關分析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
表1 p53、VEGF、PCNA在正常膀胱組織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
表2 p53、VEGF、PCNA表達與膀胱移行細胞癌臨床特征之間的關系
表3 p53、VEGF、PCNA表達與膀胱移行細胞癌臨床特征之間的相關性
2.1 p53、PCNA為細胞核內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為陽性染色,VEGF為細胞質內出現(xiàn)棕黃色或棕色顆粒為陽性染色。正常膀胱組織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3種蛋白的表達(表1)。正常膀胱組織中無p53、VEGF、PCNA陽性表達。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p53陽性表達率為48.84%;VEGF陽性表達率為67.44%;PCNA陽性表達率為62.79%。3種蛋白在正常膀胱組織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表達有顯著差異(P<0.05)。
2.2 3種蛋白表達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病理分級、臨床分期的關系
p53在G1、G2、G3級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陽性表達率分別為12.67%、54.17%、85.71%,G1與G2、G3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G2與G3級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p53在Tis~T1與T2~T4期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陽性表達率分別為38.24%、88.89%,Tis~T1與 T2~T4期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VEGF在G1、G2、G3級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陽性表達率分別為33.33%、75.00%、100%,G1與G2、G3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G2與G3級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VEGF在Tis~T1與T2~T4期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陽性表達率分別為58.82%、100%,Tis~T1與T2~T4期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CNA在G1、G2、G3級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陽性表達率分別為25.00%、79.17%、100%,G1與G2、G3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G2與G3級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PCNA 在 Tis~T1與T2~T4期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陽性表達率分別為58.82%、100%,Tis~T1與T2~T4期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3種蛋白表達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病理分級、臨床分期的相關性
3種蛋白表達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病理分級呈正相關(rp53=0.409、rVEGF=0.467、rPCNA=0.481,P均<0.05)。p53、VEGF蛋白表達與膀胱移行細胞癌臨床分期呈正相關(rp53=0.455、rVEGF=0.304,P均<0.05)。PCNA蛋白表達與膀胱移行細胞癌臨床分期無相關性。
3.1 p53在膀胱移行細胞癌中表達的意義
p53在1989年被霍普金斯大學的Bert Vogelstein等真正明確為抑癌基因,其分為野生型與突變性,野生型p53基因是細胞周期的重要調節(jié)基因,它的失活對腫瘤的形成起重要作用[1]。閻洪濤等[2]研究表明,p53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和預后密切相關。本組研究結果表明,p53在正常膀胱黏膜中無表達,在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明顯表達。p53陽性率隨膀胱移行細胞癌病理分級增高而增高,隨臨床分期增加而增高,且p53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病理分級、臨床分期呈正相關。其可以作為判斷膀胱移行細胞癌惡性程度和預后的重要指標。
3.2 VEGF在膀胱移行細胞癌中表達的意義
VEGF最早于1989年發(fā)現(xiàn)[3],可在很多正常成人和動物組織中表達,但一般水平較低,在視網(wǎng)膜病變和腫瘤等病理情況下其表達異常升高。膀胱癌是一種血管豐富的實體腫瘤,在膀胱癌整個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血管生成幾乎貫穿于始終。郭雪濤等[4]研究表明,VEGF的表達率隨腫瘤分期、分級的升高而明顯增高。本組研究結果表明,VEGF在正常膀胱黏膜中無表達,在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明顯表達。VEGF陽性率也隨膀胱移行細胞癌病理分級增高而增高,隨臨床分期增加而增高,且VEGF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病理分級、臨床分期也呈正相關。因此其也可以作為判斷膀胱移行細胞癌惡性程度和預后的重要指標。
3.3 PCNA在膀胱移行細胞癌中表達的意義
PCNA是由Miyachi等[5]1978年發(fā)現(xiàn)的一種相對分子質量為36×103的組蛋白,是DNA復制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質,直接參與DNA的合成。其在靜止期細胞中的量很少,于細胞周期G1期開始合成,在S期達高峰,于G2、M期明顯下降,對DNA復制的調節(jié)起重要作用。PCNA的合成和表達與細胞增殖狀態(tài)密切相關,是反映細胞增殖的主要生物學指標。盧童等[7]研究表明,PCNA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病理分級呈正相關,與臨床分期無相關性。本組研究結果表明,PCNA在正常膀胱黏膜中無表達,在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明顯表達。PCNA陽性率也隨膀胱移行細胞癌病理分級增高而增高,隨臨床分期增加而增高,且PCNA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病理分級呈正相關,但PCNA與膀胱移行細胞癌臨床分期無相關性。因此其可以作為判斷膀胱移行細胞癌惡性程度和預后的輔助指標。
綜上所述,采用免疫組織化學SP法檢測p53、VEGF、PCNA在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對于判斷膀胱移行細胞癌惡性程度和預后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 Lane DP. P53 guanlian of the genoma [J].Nature,1992,358(6381):15-16.
[2] 閻洪濤,龔百生,廖勇,等.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P53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關系及臨床意義[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3):178-180.
[3] Ferrara N,Henzel WJ. Pituitary follicular cells secrete a novel heparin-binding. Growth factor. Specifi c for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89,161(2):851-858.
[4] 郭雪濤,崔明玉.P53、P16、TGF-α、EGFR、VEGF在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07,14(4):225-228.
[5] Miyachi K,Frilzler MJ,Tan EM,et al. Autoantibody to a nuclear antigen in proliferating cells [J].J Immunol,1978,121(6):2228-2234.
[6] 盧童,楊為民,章群. 膀胱移行細胞癌組織中P16、P53和PCNA的表達及其意義[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8,23(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