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佃娥,杜發(fā)強
中學生主觀鍛煉體驗與體質健康關系研究
王佃娥1,2,杜發(fā)強3
以1 200名中學生為調查對象,就主觀鍛煉體驗(積極幸福感、心理煩惱、疲勞)與體質健康評價結果、體質健康評價指標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體質健康評價結果與積極幸福感呈正相關、與心理煩惱及疲勞呈負相關,且存在性別差異;積極幸福感與體質健康各評價指標呈正相關,心理煩惱和疲勞與體質健康各評價指標呈負相關。研究結果提示,關注學生鍛煉過程中積極情感體驗可能是提高體質健康狀況的間接手段。
學校體育學;中學生;主觀鍛煉體驗;體質健康
在建構主義思潮對我國教育產生重大影響的今天,學校體育思想也已跨入了以運動為目的的新的發(fā)展階段。在這一階段,學校體育以追求蘊藏在體育運動中的無窮樂趣作為從事體育運動的本質動機,更加關注運動過程本身,關注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主觀體驗,將運動中的樂趣作為目的和內容來學習。于是,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主觀鍛煉體驗便成為研究者關注的焦點。主觀鍛煉體驗是指鍛煉者在鍛煉后對于積極情緒狀態(tài)、消極情緒狀態(tài)和生理消耗的主觀體驗程度。近年來有研究表明,運動者的主觀鍛煉體驗不僅與運動者的運動經歷有關,而且與運動強度有關[1]。肖軍凡等人的研究指出,積極幸福感與身體良好自尊呈正向預測關系,疲勞和心理煩惱與身體良好自尊呈負向預測關系[2]。
此外,近年來學者們就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身體形態(tài)、肺活量、耐力素質、柔韌素質、力量素質、速度素質及靈巧素質所處的狀態(tài))狀況持續(xù)下降的原因展開了研究[3-6]。張慶文等人的研究表明,鍛煉興趣的缺乏已成為導致青少年學生體質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7]。張迎修經研究發(fā)現(xiàn),體育鍛煉不足是青少年學生體質持續(xù)下降的原因[8]。同時,文雁勇的研究表明,對體育運動的消極情感是體育鍛煉不足的主要原因[9]。
然而,綜觀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學者們分別就主觀鍛煉體驗及體質健康狀況下降原因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而主觀鍛煉體驗與體質健康之間有何種關系關注的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學生主觀鍛煉體驗與體質健康的關系,即不同的主觀鍛煉體驗者的體質健康狀況是否存在差異,主觀鍛煉體驗能否影響體質健康,影響程度有多大、進而尋求增進中學生體質健康的有效途徑。
采用社會學隨機抽樣方法,于2009年9月至10月從天津市抽取1 200(男女生各600名)名中學生作為調查與測試對象。平均年齡為(16.25±3.24)歲。
(1)中學生主觀鍛煉體驗的測量:主觀鍛煉體驗的測量選用McAuley和Courneya編制的《主觀鍛煉體驗量表》[10],該量表共有12個題目,分為積極幸福感、心理煩惱和疲勞3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均有4個題目。每個題目后有7個供選擇的答案,從非常不符合(1)到非常符合(7)。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是:積極幸福感0.86,心理煩惱0.85,疲勞0.88。該測量分數(shù)為相關題目得分相加。
(2)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測量:按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規(guī)定,將測試項目分為身體形態(tài)(身高、體重)、肺活量、耐力類(從800 m跑(女)、1 000 m跑(男)及臺階試驗中選測一項)、柔韌力量類(從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擲實心球及握力中選測一項)、速度靈巧類(從50 m跑、立定跳遠、跳繩、籃球運球、足球運球及排球墊球中選測一項)5大組。依據《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量細則和計分標準得出每組測試項目的分數(shù),然后將各組分數(shù)與對應權重相乘求和,即可得出學生體質健康分數(shù)。
作者單位:1.天津體育學院,天津300381;2.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北京100084;3.天津大學體育部,天津300381。
(3)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均采用SPSS16.0進行統(tǒng)計處理,結果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顯著性比較應用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各因素之間的關系應用相關分析。
在以“分數(shù)論英雄”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不同分數(shù)等級的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情感體驗亦有可能存在差別。按照體質健康得分等級分組,對積極幸福感、心理煩惱、疲勞3個分量表進行對比(見表1)。
表1 不同分數(shù)等級中學生主觀鍛煉體驗比較
表1顯示,在積極幸福感方面不同分數(shù)等級學生的得分呈顯著性差異,且分數(shù)等級越高積極幸福感越強,經事后兩兩比較發(fā)現(xiàn),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這一研究結果提示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必要時應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提升積極幸福感,進而建立與運動的親密關系,培養(yǎng)體育興趣,養(yǎng)成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基礎,使學校體育在追求近期改進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同時,實現(xiàn)其長期效益。在心理煩惱方面,隨著體質健康得分等級的提升其得分越低,即體質健康得分等級越高學生鍛煉后的心理煩惱程度越低。這一研究結果提示我們,在體育教學中要使學生獲得積極心理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而在疲勞方面卻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組和良好組的疲勞感明顯低于及格組,其原因可能是體質狀況越差,承受負荷能力越低,疲勞感覺越明顯。
采用相關分析法,計算主觀鍛煉體驗各項指標與體質健康評價結果的相關關系。統(tǒng)計結果表明:積極幸福感與體質健康評價結果呈正相關,這一結果進一步提示我們應關注學生鍛煉過程中及鍛煉后的積極情感體驗,積極情感體驗程度在關系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也關系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心理煩惱、疲勞(消極情緒)與體質健康狀況呈負相關,即學生的消極情緒越強,其體質健康狀況越差。據此,體育教師應關注良好運動情景、運動氛圍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輕松、舒適的氛圍中鍛煉,降低消極情緒的程度,在運動過程中教師應指出學生在學習和鍛煉中取得的成績與進步,使學生的自尊心、好勝心得以加強,從而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使主觀鍛煉情緒與體質健康保持良性循環(huán)。此外,通過分別比較男、女生主觀鍛煉體驗與體質健康評價結果間的相關系數(shù)發(fā)現(xiàn),女生組主觀鍛煉體驗各指標與體質健康評價結果間的各相關系數(shù)均高于男生組,這一結果可能說明積極幸福感對女生的體質健康有更積極的作用,而心理煩惱與疲勞則對女生的體質健康有著更消極的作用。究其原因可能與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情緒刺激的影響[12],在完成體育鍛煉任務時,更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有關。
在體質測試中因涉及不同測試內容,評價標準不同,故在分析相關時沒有直接采用測試結果,而是使用測試結果的得分,計算主觀鍛煉體驗與體質指標間的相關系數(shù)(見表2)。
表2 中學生主觀鍛煉體驗與體質健康評價指標間的相關系數(shù)
由表2可知,積極幸福感與身高體重、肺活量、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都存在正相關,心理煩惱和疲勞與身高體重、肺活量、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都存在負相關。其中,消極的情感體驗與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之間存在著顯著負相關。然而,近幾年有關體質統(tǒng)計數(shù)據表明,與解剖形態(tài)類指標相比,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類指標的下降幅度最大[13]。因此,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實提高學生與運動有關的身體素質。
性別不同,自我評價能力不同,對體質健康評價指標的關注度不同。那么,不同性別的中學生主觀鍛煉體驗與體質健康評價指標間的相關程度是否有所區(qū)別。按照男女性別分組,將對主觀鍛煉體驗與體質健康評價指標間的相關系數(shù)進行比較(見表3)。
表3 不同性別中學生主觀體驗與體質健康評價指標的相關系數(shù)
由表3可以看出,在積極幸福感與體質健康評價指標相關系數(shù)方面,女生組積極幸福感與身高體重得分間的相關系數(shù)高于男生組,其原因可能與女生對身體形態(tài)的關注度較高有關;而積極幸福感與耐力、速度靈巧類得分在男女兩組中都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且女生組的相關系數(shù)高于男生組,這一結果說明耐力、速度靈巧類得分越高的女同學積極幸福感得分越高。在心理煩惱與體質健康評價指標間的相關關系方面,男生組心理煩惱與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得分間呈顯著負相關,即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得分越低的男同學心理煩惱越重,而女生組的相關系數(shù)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原因可能是:(1)中學階段隨著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男女生運動興趣存在著性別差異,男生喜歡參加競爭性強的激烈的運動,希望通過體育鍛煉表現(xiàn)自己的力量和勇敢,更看重自己在運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質量,耐力、力量、速度靈巧素質與其在運動中的表現(xiàn)質量密切相關;而女生則喜歡娛樂性強的、游戲型的項目,對自己在運動中的低質表現(xiàn)可能不太在乎。(2)受社會職業(yè)和勞動分工的性別分化模式、傳媒和社會各方面所傳遞的各種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男性被更多地賦予了責任和安全感的涵義,男同學希望自己有更健壯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這可能也是男同學體育活動參與率比女同學高的原因。在疲勞與體質健康評價指標相關系數(shù)方面,男生組疲勞與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得分間呈顯著負相關,即耐力、力量、速度靈敏得分越低的男同學疲勞得分越高。該結果提示我們,男同學的主觀鍛煉體驗更容易受到與運動有關的耐力、力量、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的影響。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采取相關措施提高男同學的耐力、力量、速度靈敏素質。
(1)不同分數(shù)等級學生在積極幸福感方面存在著顯著性差異,分數(shù)等級越好積極幸福感越強。不同分數(shù)等級學生在心理煩惱和疲勞方面存在差異,這一結果提示,應關注學生消極情感體驗對體質健康的負面影響。
(2)相關統(tǒng)計結果提示,積極幸福感與體質健康評價結果呈正相關關系,而心理煩惱與疲勞與體質健康成績呈負相關。該結果提示我們,在關注學生消極情感體驗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學生積極情感體驗。
(3)女生組主觀體驗各指標與體質健康評價結果間的各相關系數(shù)均高于男生組。
(4)積極幸福感與身高體重、肺活量、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都存在正相關,心理煩惱和疲勞與身高體重、肺活量、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都存在負相關。
(5)女生組積極幸福感與身高體重得分間的相關系數(shù)高于男生組;男生組心理煩惱、疲勞與耐力得分、柔韌力量得分、速度靈巧類得分間的相關系數(sh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謝琴.RPE生成方案對經常與不經常鍛煉大學生主觀運動體驗的影響[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6):103-109.
[2]肖軍凡,周蘭.大學生身體自尊、目標取向與主觀鍛煉體驗的關系[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3):57-59.
[3]張瑛秋,甄志平,邢文華.青春發(fā)育突增期不同體育類型學生生長發(fā)育標準的確定[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3):63-68.
[4]張瑛秋,甄志平,邢文華.影響青春發(fā)育突增期高峰年齡不同發(fā)育類型學生體質的因素[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3):74-79.
[5]張國莉,陳文鶴.運動減肥對男性肥胖青少年血清脂素和瘦素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1):60-62,75.
[6]王晶晶,陳文鶴.運動減肥對肥胖青少年身體形態(tài)血液生化指標和心率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6):62-65,70.
[7]張慶文.影響上海市中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缺失的因素[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3):88-91.
[8]張迎修.我國青少年體質下降原因及對策思考 [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9):771-771.
[9]文雁勇.對體育興趣與求知欲培養(yǎng)的思考[EB].http://www.zhuzeschool.com/jiaoshi/wyy/download/lunwen/3.doc
[10]張力為,毛志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115-118.
[11]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說明[E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網.http://www.csh.edu.cn/front/news.do?tag=viewFrontNews&id=122.
[12]王艷梅,郭德俊等.積極情緒影響任務轉換的性別和發(fā)展特點[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8,(1):44-47.
[13]盧元鎮(zhèn).當今學校體育中的幾個理論與實踐問題[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5):1-6.
Relations between Subjective Exercise Experience and Physic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NG Diane1,2,DU Faqiang3
(1.School of Graduate,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84,China;2.Dept.of Registry,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3.Dept.of P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1,China)
The relations between subjective exercise experience (positive happiness,psychological trouble,fatigue)and physical health of 1 20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studied with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happiness and physical health,a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troubles and fatigue and physical health.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oncerning about the positive emotions of the exercise process may be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health status.
physical education;middle school students;subjective exercise experience;physical health
G 80-05
A
1005-0000(2010)03-0228-03
2010-01;
2010-04-26;錄用日期:2010-04-30
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項目編號:ZGG045)
王佃娥(1977-),女,山東濱州人,天津體育學院講師,北京體育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