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昨夜西風凋碧樹
《諸神之戰(zhàn)》:最立體的是字幕
■文/昨夜西風凋碧樹
■http://www.mtime.com/my/1381340/blog/4015431/
把希臘神話中的一個英雄成長故事拿來做藍本,本來就符合商業(yè)電影的基本要素,因為它首先在內(nèi)容上有傳奇魔幻色彩,在形式上再輔以好萊塢賴以稱雄的技術(shù)特效,這種娛樂味道十足的電影受到歡迎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但是當幾乎被認作是始作俑者的《阿凡達》憑借3D技術(shù)狂撈一把之后,一切都似乎變了味,我們可以套用偉人說過的一句話:“事情正在起變化。”
變化在哪里呢?變化在于:在中國目前完全具備放映3D電影條件的影院并不多的情況下,即便是像《阿凡達》這樣真正的3D電影也難呈現(xiàn)應(yīng)有的完美效果,更不用說是由2D轉(zhuǎn)化而來的“偽3D”電影了。《諸神之戰(zhàn)》在中國沒有2D版本上映,讓稍微有點電影常識而又愿意去看這個故事的影迷很無奈。當我們沒有選擇余地地去看一部根本名不副實的3D電影時,一種被欺騙被綁架被強奸的屈辱感油然而生,更為悲哀的是我們還必須為這種屈辱埋單。說到這兒,我完全能理解該片在香港上映時為啥被稱為“愚人節(jié)巨獻”了,確實“最立體的部分是中文字幕”。
從演員陣容上講,好萊塢當紅小生薩姆·沃辛頓、兩位老戲骨連姆·尼森和拉夫爾·費因斯的加盟讓《諸神之戰(zhàn)》在外觀上具備了一定的含金量,能夠起到“蠱惑人心”的作用—雖然實際上幾位大牌幾乎都成了裝神弄鬼的擺設(shè)。在急于求成的劇情中,演員的內(nèi)在氣質(zhì)蕩然無存,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位扮演珀爾修斯戀人和精神導師的演員杰瑪·阿特登,其集美麗、典雅和清純于一身的扮相讓人久久難忘。以形象勝表演,阿特登反而成了影片之中除怪物之外的最大亮點。
對于喜歡希臘神話的人而言,探究影片所涉及的希臘神話故事和人物遠遠比影片本身更有意思。希臘神話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亂,人和神關(guān)系相當復雜,很多情況下存在著難以理解的故事邏輯。比如神動不動就和凡間女子生出了孩子,而且還喜歡遺棄,搞完女人拍拍屁股就走了—宙斯實際上就是一個“衣冠禽獸”。當然這是遠古時代原始部落性關(guān)系紊亂的一個反映,不能以現(xiàn)代倫理觀點去衡量。我想說的是,像《諸神之戰(zhàn)》這樣的翻拍故事,在有了拉夫爾·費因斯和連姆·尼森這樣的演技派明星助陣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挖掘出新的東西來,而不應(yīng)該僅僅是貼上一個3D標簽的簡單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