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重 周玉明
“江博士”的故事
■文/鄭重 周玉明
20世紀40年代,還是青年學子的江澤民,親身投入一次又一次的歷史轉(zhuǎn)折中,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青年時代的江澤民,選擇了繼續(xù)求學深造之路,他來到上海,進了交通大學。1946年春天,他加入了中共地下黨,在新的戰(zhàn)線上繼續(xù)為黨的事業(yè)而奮斗。
1947年,在中國大地上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轉(zhuǎn)折,國民黨單方面召開國民大會,關死了和平談判的大門。開始走上獨裁之路的蔣介石,在這年的年初還躊躇滿志地說要三個月內(nèi)消滅中國共產(chǎn)黨,可是到了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發(fā)起全面反攻,蔣介石感到自己已處于“生死成敗的關頭”,加強對民主運動的鎮(zhèn)壓。
5月13日,江澤民參加的交通大學護校運動,聲震全國,數(shù)千名學生要坐火車去南京請愿,得到全上海乃至全國大學生的聲援,支持學生運動的《文匯報》《聯(lián)合時報》《新民晚報》記者被打被捕;
5月25日,國民黨當局強壓三報??又?月30日的大逮捕,交通大學被3000名軍警特務包圍,不斷有學生被打被捕,校園內(nèi)彌漫著白色恐怖。
就在這樣的歷史轉(zhuǎn)折關頭,江澤民大學畢業(yè)了。
在白色恐怖的氣氛中,畢業(yè)班的學生就更加分散了,有的被迫隱蔽起來,有的潛回家鄉(xiāng),有的忙于找工作。江澤民所在的電機系1947屆學生,在7月2日舉行畢業(yè)聯(lián)歡大會,全年級90來人有68人到會聯(lián)歡,并在與交通大學毗鄰的中央銀行俱樂部禮堂前合影留念。白色恐怖的陰霾雖然尚未散去,但是經(jīng)過學生運動洗禮的江澤民,頭發(fā)梳得一絲不亂,帶著燦爛笑容的臉上架著一副眼鏡,他那富有個性特征的嘴巴微微張開著,露出潔白的牙齒,透出樂觀的精神。這是他在大學時一直持有的個人風采,除此之外,同學們說,他的鞋子總是很干凈,他總是穿著長褲,他總是面帶笑容,他又總是那樣的風雅大度。他好學博聞,在同學中有著“江博士”之譽。
江澤民又一次面臨著選擇,要找工作走向社會了。
在那個畢業(yè)即失業(yè)的年代,尋找工作時,“江博士”也感到走投無路。但他人緣好,與幾位同學約定,各方打探消息,相互幫助找工作。
一天,江澤民的同學童宗海在學校的布告欄里,看到上海糧服實驗工廠招收技術人員的廣告,要招懂電機方面的人才,隨即告訴江澤民。布告還注明聯(lián)系人是交大的某位教授。
機不可失,童宗海、江澤民和另外一位同學蔣漢才找到這位教授,教授為他們寫了一封推薦信。江澤民經(jīng)中共地下黨組織批準,和他的同學手持教授的推薦信前往應聘,并順利通過面試。
等到上海糧服實驗工廠報到的那天,江澤民走到真美路(四平路)貫中路口,就看到那座造型獨特的塔形水塔,在周圍一片平房中,水塔確有著矗立之感。
接待他們的是負責招工的彭濟生,一位曾留學美國并獲得博士學位的專家,此時是中央大學教授,在上海糧服實驗工廠任副廠長只是兼職?!敖┦俊苯o彭博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彭濟生就把他分配到該廠第二部五工場任技術員,負責電機鍋爐房,這里是全廠的心臟部門。第二部主任是沈治平,本來在聯(lián)勤總部的糧食研究室工作,后被調(diào)來上海接收海寧洋行,參加籌建糧服實驗廠。江澤民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還與沈治平相聚憶舊,對沈治平說:“那時我在你的領導下工作,你是我的頂頭上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