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華 楊耀紅 高輝巧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河南鄭州450011)
高等學校教學質量文化模型研究
張俊華 楊耀紅 高輝巧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河南鄭州450011)
當前,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國際化、市場化趨勢的不斷加深,高等學校的生存環(huán)境也已經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因而,不斷進行教育創(chuàng)新,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發(fā)展,成為高等學校的必然選擇。從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以及質量文化的監(jiān)控與改進系統等方面對高等學校教學質量文化模型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高等學校;教學質量文化;模型
高校質量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四種基本形態(tài)[1](P116-118)。學校質量文化雖然是作為整體對學校人員產生影響,但不能否認,每一形態(tài)的文化又有其各自不同的、獨特的育人功能。學校質量文化主要側重于精神方面,因此,學校質量文化建設應突出質量價值觀念、質量意識、質量規(guī)范文化、質量行為模式及其精神體現等方面的內容。從這個角度分析,高校教學質量文化模型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教學質量精神文化系統;教學質量制度文化系統;教學質量行為文化系統;教學質量物質文化系統;教學質量文化的監(jiān)控系統;教學質量文化的改進系統(如圖1所示)。
精神文化是任何一個群體的心理定勢、行為準則、價值觀念、管理信條的主導,高校也不例外。高校的精神文化是奠定高校質量文化建設的基石,是推動高校質量文化發(fā)展的動力[2](P89-93)。
學校的文化反映了學校本身的精神風貌,是自身個性的體現。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歌、校訓、?;?,有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標志性的建筑物。所有這些文化,會讓教職工具有歸屬感、自豪感、使命感,產生凝聚力、向心力,激發(fā)出廣大師生員工的熱情和活力,形成教師敬業(yè)、學生好學的優(yōu)良氛圍。而隨之產生的學校精神文化標志,才是一所高校最為獨特的標志。
圖1 高等學校教學質量文化模型
學校的質量價值觀是學校質量文化的核心內容,它屬于質量文化結構層次中的深層范疇,是起決定作用的要素。學校的質量價值觀引導著學校的整體質量活動,也造成了不同學校之間質量文化的本質區(qū)別。質量價值觀,能夠對學校的全體員工產生內在感召力,引導員工將個人的質量意識和質量目標融入集體的質量目標和質量觀念中。
學校質量價值觀體現了質量主體的價值取向,表明了主體對學校質量價值的認識和看法,對主體的質量行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學校有什么樣的質量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質量行為。
教學質量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除教學工作外,科研工作、招生工作、就業(yè)指導工作、學生管理工作、人事管理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等都要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必須以高校作為研究的整體,建立質量系統,制定正確的質量政策方針,建立實用的質量管理體系,深入開展有效的質量文化教育,堅持實施質量管理體系,不斷提升質量文化。
制度文化系統主要包括四個層面:綱領性文件,這是第一層面,是教學質量文化模型構建的總體規(guī)劃,規(guī)定崗位職責、資源分配等工作的基本要求;程序規(guī)范,這是第二層面的制度,是對各主要過程的規(guī)定性描述;第三層面是作業(yè)制度,是針對具體工作和實際崗位的活動而規(guī)定的活動方式和質量標準;記錄是第四層面,包括各種監(jiān)督檢查的結果、評價報告與鑒定、工作日志等。
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依賴于每一個教職工的業(yè)務素質、工作態(tài)度,也依賴于學生的積極配合,主體性的發(fā)揮[3](P167-170)。因此,對教職工要加強管理,如明確崗位職責、加強規(guī)章制度學習、強調質量意識與質量管理、舉辦知識技能比賽等,不斷提升教職工的責任感和自覺提高質量意識。對學生要加強思想建設、學風建設、規(guī)章制度建設,營造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其潛能。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完善的教學質量規(guī)章制度是教學秩序正常運轉,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有力保障。不斷加強規(guī)章制度的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教職工良好的工作作風。
每所高校都有各種例會,比如學院(系)有院長(系主任)例會、教學秘書例會、教研室例會,學校有主管教學的校長例會、教務處例會、各二級單位教學秘書例會。例會上,主要進行教學情況通報、近期教學工作布置、收集教學信息、各教學部門及時溝通,有時是專題研討、重要任務布置等,目的是保障教學秩序的順暢,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檢查是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進行教學監(jiān)督的有效手段。教學檢查分為隨機檢查和定期檢查。教學質量評價主要從教學態(tài)度(包括教風、教學準備、教學活動)、教學基本功(包括教學語言、板書、課堂組織能力、教師自身修養(yǎng))、教學內容(包括教材選用、熟練程度、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教學方法(包括教學方式、教學手段、課外輔導情況)、教學效果(包括學生能力培養(yǎng)、學生成績、學生學習興趣)幾方面進行考核。
教學考核分為兩方面:一是對學生的考核,即考試。另一方面是對教師的考核,即評估。教學評估主要包括教學質量評價、精品課程評估、重點學科評估、教研室評估等,評估以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實驗教學、實習教學、畢業(yè)論文等)為重點,重點學科評估對象以教師科研成果為主。這是全面了解教學活動及其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學評估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須有嚴格的獎懲制度相配合。對教師的考核辦法有教學質量優(yōu)秀獎評選辦法、教學名師評選表彰辦法、優(yōu)秀教研室評選辦法、教學責任事故認定及處理規(guī)定等;對學生的考核辦法有本科生創(chuàng)新學分管理暫行辦法、本科生不及格課程教學管理辦法、學生成績管理實施細則等。
高校質量行為文化是一種特殊的質量文化形態(tài),存在于學校人員關于質量的思維和精神生活中,具有可操作性特點,在對學校質量管理的作用上比其它質量文化形態(tài)的作用更直接、更具針對性[4](P213-219)。學校各類人員接受一定的質量行為模式,就會受這種模式的理論引導和制約,并按模式規(guī)定的程序方法進行操作,實踐相應的質量行為,改進自己的質量工作。
高校質量行為文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職員工的行為文化。高校質量文化的核心是全面提高質量管理,從根本上改變教職員工被動的工作態(tài)度,即實現從“要我工作”到“我要工作”的轉變;從“要我遵守制度”變成“我要遵守制度”,從而激發(fā)教職員工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積極性,使每個教職員工都能在工作中實踐教學質量的理念,進而促進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二是領導干部行為文化。學校的辦學理念、發(fā)展方向、發(fā)展定位、各項規(guī)章制度建設、教職員工的價值取向,都與領導的辦學思路有直接關系。高校各級領導要加強自身文化質量意識,認識到質量是學校發(fā)展的命脈,把這一理念貫穿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關心人、體貼人、理解人、尊重人,為廣大教職工做好服務工作,以使廣大教職員工產生主人翁的意識,積極參與到學校的管理、決策和建設活動中來。
技術系統是高校教學質量物質文化系統的支撐,它的中心任務是質量評價和考核,目標是為決策者提供參考,導向是滿足教職工和學生的需求。先進的技術系統的應用,可以從根本上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保證為教師、學生、家長、社會等高校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
眾所周知,“名牌”學校與一般院校相比,具有強大的競爭優(yōu)勢?!懊啤睂W校之所以成為“名牌”,歸根結底在于持續(xù)而穩(wěn)定地培養(yǎng)出高水平、高素質的畢業(yè)生。因此,無論是名牌大學還是一般院校,都應不斷調整自己的專業(yè),以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地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這樣,“名牌”院校才能保住“名牌”,一般院校才能成為“名牌”。
高質量師資隊伍、先進的教學設備、雄厚的技術力量、格調高雅的校園環(huán)境是高校教育質量物質文化系統的保證,也是培養(yǎng)高質量學生的必備條件。因此,高校應努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大高技術、新設備的開發(fā)和應用,不斷改善和提高辦學條件。
監(jiān)控系統是教學質量文化模型最重要的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沒有監(jiān)控系統,任何監(jiān)督、檢查、評估、考核,都是沒有用的,所以要高度重視監(jiān)控系統的構建問題。科學、合理的監(jiān)控系統包括監(jiān)控的機構與體制、監(jiān)控的內容與標準、監(jiān)控的方法與手段、監(jiān)控結果的統計分析、運用及反饋等問題。教學質量文化模型監(jiān)控的主要方式和手段為工作質量考核,這是高校教學質量文化建設的“指揮棒”。
高校教學質量文化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通過監(jiān)控系統的檢查、考核等手段,及時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原因,及時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使教學質量不斷得以改進,這就是高校教學質量文化模型改進系統的主要功能。教學質量文化模型的改進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制度:教育教學獎勵制度、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勵制度、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辦法、教師技能比賽系列活動的舉辦、處級部門目標管理與工作質量考核制度等。
總之,由于文化概念的廣泛性,許多人對高校質量文化理解不透,這樣以來既無助于認識的深化,也給高校質量文化建設的具體實踐帶來操作上的困難。實際上,現實的高校質量文化是立體的、開放的、豐富多彩的,不是平面的、封閉的、單調規(guī)整的。我們必須依據高校質量文化要素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從不同的視角加以考察,并最終立體地把握它,這正是我們認識高校質量文化的關鍵。當前,人們關注高校教育質量,各高等學校也積極探索提高教育質量的途徑和方式。因此,構建質量文化,特別是實現學校質量文化層面上深度融合,是提高教育質量的積極嘗試。而學校教育質量文化的構建,不但是教育質量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的系統整合,更重要的是將其貫徹到教育質量提高的全過程中去。
[1]易自力.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全面質量管理導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2]程鳳春.教學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與操作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陳玉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John Brennan Tarla Shah.高等教育質量管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Abstract:At resen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popularity、internationaliztion、marketize trend for high education,the existence circumstanc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have changed greatly.So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must constantly bring forth new ideals,guarantee high quality for existence,reform for develoment.The paper discussed and researched the teaching quality culture mod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including spiritual culture,system culture,action culture,material culture and quality culture.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eaching quality culture;Model
(責任編輯:宋孝忠)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Culture Mod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GN Jun-Hua,YANG Yao-hong,GAO Hui-Qiao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G642
A
1008—4444(2010)03—0154—03
2010-04-10
項目資助: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點科研項目“普通高等學校教學質量文化及其構建問題研究”(教高[2006]102號)
張俊華(1973—),女,內蒙赤峰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