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07 南京軍區(qū)杭州療養(yǎng)院 蔡纓 武彩蓮 曾海娟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和營養(yǎng)狀況發(fā)生了顯著變化,谷類食物消費下降而動物性食物消費呈上升趨勢,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居民首位死因。膳食營養(yǎng)因素,特別是脂肪和脂肪酸在此類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為了解軍隊老干部的膳食結構和食物脂肪酸的攝入量及平衡性,我們對1992年、2002年及2008年來我院療養(yǎng)的軍隊離退休干部進行營養(yǎng)調查及膳食脂肪酸的攝入分析,為軍隊老干部合理攝入食物脂肪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提供依據。
1.1 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1992年、2002年及2008年在我院療養(yǎng)的軍隊離退休干部共1 883例,其中1992年520例,男263例,女257例,年齡56~84歲,平均為62.31歲;2002年720例,男368例,女352例,年齡54~85歲,平均為62.83歲;2008年643例,男331例,女312例,年齡54~82歲,平均為61.46歲。調查對象的性別、年齡構成基本一致(P>0.05)。
1.2 調查內容 調查包括詢問調查和膳食調查兩部分。詢問調查是對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主要慢性疾病的現患情況進行詢問調查;膳食調查是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顧法,記錄并計算老干部在家時一日三餐的食物種類及攝入量[2]。
1.3 數據分析 膳食調查資料采用青島大學醫(yī)學院編制的膳食分析軟件分析,計算出每人每日各種食物及營養(yǎng)素的攝入量,三大營養(yǎng)素供能比。以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00年修訂的每日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 (DRIs)[3]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寶塔作為主要評價標準,采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分析。
2.1 不同年份部分食物攝入量比較(表1)
表1 不同年份部分食物攝入量比較(g)
2.2 不同年份三大營養(yǎng)素的供能變化(圖1)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逐漸下降,從1992年的63%下降到2008年的47%,蛋白質供能占13%~16%。脂肪供能比例顯著增高,從24%上升到37%,超出了推薦量20%~30%的比例,主要是替代了碳水化合物的供能。
2.3 不同年份每日膳食脂肪酸攝入量(表2)
2.4 不同年份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變化(圖2)
圖1 不同年份三大營養(yǎng)素的供能變化
表2 不同年份每日膳食脂肪酸攝入量
圖2 不同年份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變化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軍隊老干部的膳食結構也發(fā)生了明顯變化。本次調查發(fā)現,從1992年到2008年17年間,來我院療養(yǎng)的軍隊離退休干部膳食結構主要是谷類、薯類消費量減少、動物性食物增加,日常膳食中脂肪攝入量呈快速上升趨勢,1992年脂肪供能占總能量的24%,到2008年已上升到37%,遠遠超出了推薦量20%~30%的比例,如圖1。1992年每日攝入膳食脂肪酸77.85 g,2002年每日膳食脂肪酸上升到89.36 g,2008年每日膳食脂肪酸上升到101.14 g,飽和脂肪酸(SFA)、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17年間都呈上升趨勢,如表2??梢?7年來,調查的軍隊離退休干部膳食中攝入的總脂肪酸及飽和、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都顯著升高,SFA∶MUFA∶PUFA的比值17年間變化不大,為1∶2.7∶1.4左右,與推薦的1∶1∶1有一定差距。n-6多不飽和脂肪酸(n-6 PUFAs)和n-3多不飽和脂肪酸(n-3 PUFAs)的比值變化也不大,在5∶1左右,與日本2000年第6次修改脂質所需量提出的n-6/n-3最適比值4∶1及美國專家特別工作組建議成人供給量標準為脂肪酸n-6/n-3比值2.3還有相當差距。據報道n-3 PUFAs具有降低血壓、調節(jié)血脂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強胰島素功能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4],故軍隊老干部在膳食中應增加富含n-3 PUFAs的海產品的攝入。研究發(fā)現,SFA、MUFA、PUFA這3種脂肪酸在日常膳食脂肪中的構成比例不同,對血脂的影響亦不同,因為膳食脂肪酸構成比例影響機體血脂水平和脂質過氧化,進而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發(fā)展密切相關[5]。近年來,來院療養(yǎng)的療養(yǎng)員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如圖2,這可能與膳食中脂肪酸過量和脂肪酸不平衡有關。因此,現階段正確引導軍隊離退休干部食物消費,控制攝入脂肪總量,平衡各類脂肪酸,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危險性是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1]周韞珍.膳食營養(yǎng)與心血管疾病[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04,15(5):42-44.
[2]葛可佑.中國營養(yǎng)科學全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278-1280.
[3]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1:3-123.
[4]劉莉,王楓.n-3多不飽和脂肪酸與代謝綜合征研究新進展[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2009,36(6):380-382.
[5]Ristic V,Ristic G.Role and importance of dietary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herapy of atherosclerosis[J].Med Pregl,2003,56(1-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