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隨著計算機以及計算機技術(shù)的迅速普及,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jīng)在各類學校逐步展開,并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著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它的優(yōu)勢越來越得到充分體現(xiàn)。下面筆者就從《荷葉圓圓》一文的教學實踐角度,談?wù)動嬎銠C輔助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課堂教學能否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學生的興趣濃厚,就會萌發(fā)積極參與意識,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收到顯著的學習效果。因此,重視每一節(jié)課的導語設(shè)計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眾多的導語形式中,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則為導語設(shè)計增添了新的活力。
對小學一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為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激情,在《荷葉圓圓》教學中,我利用投影片作為設(shè)計導語的輔助手段。在板書課題前,我出示一張大幅的荷塘圖片,請學生觀察欣賞,并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看到的內(nèi)容描述給同桌聽。畫面一出現(xiàn),課堂氣氛馬上就活躍起來,學生們有的凝神思考,有的似有所悟,有的竊竊私語,有的眉飛色舞,盡情地描述著。在這種氛圍中,我隨即引導讀文:“荷葉圓圓的,荷葉綠綠的,荷葉是夏天里一首清涼的小詩,荷葉是陽光下跳動的綠色音符。小水珠喜歡荷葉,小蜻蜓喜歡荷葉,小青蛙喜歡荷葉,小魚兒也喜歡荷葉。讓我們一起在這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里,去感受充滿童趣的夏天,去觸摸生機勃勃的荷葉,去體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們快樂的心情吧!請大家打開課本到《荷葉圓圓》一文,看看文中介紹的和你的想法是否有不謀而合之處?!边@時,我點擊課件的“范讀課文”,開始了配樂朗讀。學生們認真聽讀、模仿,學習興趣極濃。
課堂教學是通過師生的共同活動,將無聲的語言符號通過有聲語言和思維活動,再現(xiàn)課文所表達的事物、景象,從而達到理解的目的。由于各人智力因素的差異,對語言駕馭能力的不同,以及外部生活環(huán)境存在著差別,對課文的理解也就存在著參差不齊的情況。如果合理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這種情況就可以得到改變。
在分析《荷葉圓圓》時,我從動畫演示入手,利用多媒體課件把無聲語言變成生動的畫面,超越了時空,使學生有身臨其境,如見其景之感。比如,在學習第二自然段(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藍?!毙∷樘稍诤扇~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時,我把這一段文字設(shè)計成動畫效果的課件展示給同學們:投影出示美麗的荷葉圖片,一滴晶瑩透亮的小水珠在碧綠的荷葉上調(diào)皮地滾來滾去,玩耍累了,閉上眼睛很滿足地睡著了。之后出現(xiàn)想象畫面:樹蔭下,熊媽媽在搖籃曲中搖晃著搖籃,熊寶寶在搖籃中香甜地睡著了。一陣風吹過,搖籃圖片變得模糊,之后又轉(zhuǎn)為清晰,這時,躺在搖籃中的不再是熊寶寶,而是可愛的小水珠。這一串連續(xù)的動畫,激起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學生個個面帶笑容,好奇地看著屏幕。這時,我結(jié)合剛才的畫面啟發(fā)學生:“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我故意拉長聲調(diào),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很快異口同聲地答出“搖籃”。通過課件演示,學生獲得了感性認識,在興趣盎然中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在觀察體味后,我把學生的思維又引向課文中出現(xiàn)的其他三個小動物(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的描述上。
為了讓學生真正領(lǐng)悟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對荷葉的喜愛之情。我選擇了一定量的圖片和gif動畫,按課文先后逐一演示,但處理的方法不同,有的在課件演示后以解說者的身份,提示學生抓住畫面重點景觀進行觀賞。例如,在講解“荷葉是我的停機坪”時,我向?qū)W生介紹了蜻蜓的特點,告訴學生蜻蜓飛行時動作迅速敏捷,是最出色的飛行員。蜻蜓飛累了,要停落下來休息一會兒,就像飛機一樣,需要反復的降落和起飛。這時,我用投影出示停機場圖片。這一點撥,使學生從畫面中獲得了直觀印象,就很容易地理解了小蜻蜓的話。有的讓學生觀看后談感受,在講解“荷葉是我的歌臺”時,我出示課件——小青蛙在荷葉上興高采烈地跳來跳去,并伴有呱呱的叫聲。教師提問:“你能說出圖中的小青蛙在做什么嗎?”學生在仔細觀察后展開想象,很快就有同學答出“小青蛙在唱歌”。既然是在唱歌,那么荷葉自然就成了小青蛙一展歌喉的歌臺了。在講解“荷葉是我的涼傘”時,我出示小魚在荷葉下游來游去的課件,啟發(fā)學生,荷葉的形狀像什么?你看到這幅畫面有什么感受呢?學生在直觀的基礎(chǔ)上不難體會到,荷葉遮住了陽光,給小魚兒帶來了清涼,所以說荷葉是小魚兒的涼傘。
總之,在講授《荷葉圓圓》時,恰當運用多媒體課件,使抽象的語言變成直觀可感的畫面,再現(xiàn)了荷塘的美景,對學生體會掌握小動物喜歡荷葉的心情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在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由于語文課涉及的知識面較寬,在教學中大家都感到課時緊張,如何在課堂內(nèi)提高效率,已成為人們考慮的焦點。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有效時間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
在《荷葉圓圓》一文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投影,把教學目標、板書設(shè)計、課堂練習都制成課件,根據(jù)教學進度適時使用。這樣不僅一目了然,加強直觀,還節(jié)約了課堂上的板書時間。課堂的有效時間多了,就可以用它來加強訓練。在《荷葉圓圓》一文分析完后,我利用節(jié)約的時間,把剛才的畫面再逐一演示一遍,讓學生盡量用課文原句有層次地描述畫面進行復述訓練。這樣不僅鞏固了學習內(nèi)容,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不僅如此,我還針對本課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設(shè)計了三組類型的練習題:聰明屋、成長室、快樂園。在課堂上給學生練習,這樣使課堂信息量增多,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改變了老師津津樂道地講,學生無精打采地聽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真正體現(xiàn)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還不僅僅這些,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如何應(yīng)用它,應(yīng)該本著因地制宜、因文而異、因人而選的原則,不能拘泥于某種方式。只要是有利于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素質(zhì),就是可取的。
[1]萬明高.《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理論與方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