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山東省農科院山亭實驗站,山亭 277200)
以一大茬黃瓜與生姜輪種為例。黃瓜選擇山東密刺、津優(yōu)2號、豐抗等日光溫室專用品種,生姜選用山東萊蕪片姜。
黃瓜在8月中旬育苗,9月下旬定植,10月下旬開始采收,翌年4月底拉秧。5月中旬播種生姜。黃瓜也可以在2月下旬或3月初拉秧,在拉秧前在黃瓜埯旁播種菜豆。5月20日(菜豆收獲期)在溝內播種生姜,實行菜豆與生姜套種。實踐證明,生姜在5月20日前播種,11月初采收,不會影響下茬蔬菜的生產,而且這茬生姜的產量高,品質好。
將種姜晾曬2~3天后,選取塊大、無病、無破損的種姜裝入紙箱中,紙箱底層鋪上厚稻草或棉被用以隔熱,箱上用棉被蓋嚴,放在火炕上,每天燒小火熏炕,使姜堆溫度保持在25~28℃。每隔3天左右換1次位置,使種姜受熱和出芽均勻。經20天左右即可完成催芽工作。
在上茬作物施用的底肥的基礎上,每667m2施優(yōu)質腐熟的農家肥 4000~5000kg,撒施后起壟,做成行距為50cm的大壟,株距為18~20cm,在埯間施入熟豆餅與磷酸二銨、硫酸鉀混合肥。每667m2施用豆餅50kg,磷酸二銨25kg,硫酸鉀25kg。
生姜從栽植到旺盛生長前期,基本上都在露地生產條件下生長,在此期間應做好施肥、灌水、病蟲害防治和除草等管理工作。9月20日,將溫室棚膜扣上,使生姜旺盛生長中期轉入溫室內生長,白天保持25~30℃,夜間靠自然降溫。生育期達到150天左右即可收獲。收獲過晚,地下莖由于溫室土壤濕度大易出現龜裂,表皮顏色變暗,不利于留種。生姜采收之后,應立即整地定植越冬茬蔬菜。
該地姜農在日光溫室內實行黃瓜與生姜、番茄與生姜小面積輪作栽培。前茬蔬菜5月中旬拉秧后栽種生姜,9月20日前處于露地管理階段。9月20日后,扣上塑料棚,使生姜在25~28℃的適宜環(huán)境條件下繼續(xù)生長30~40天。生姜從出苗到收獲歷經145天左右,分枝數平均達到16.5個,比露地多5.5個,折合每667m2產量為5980kg,比露地增產96.4%,而且適時收獲的根莖,表皮光滑,顏色鮮亮,成熟度好。將收后的生姜直接埋在溫室內,翌年用二次姜球做姜種,比從外地引進姜種增產14.43%。實踐證明,在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條件下,保證生姜全生育期達到150天左右,生姜的成熟度就好,就可以做姜種。但是,如果生姜的成熟期太長,全生育期超過200天以上,不僅會影響下茬生產,而且過熟的根莖表皮粗糙。有龜裂,顏色發(fā)暗,不宜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