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春華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船舶運輸行業(yè)也迎來新的發(fā)展,伴隨著船舶運輸領域的不斷拓寬,船舶的危險性也在不斷地提高,這些都給船舶消防提出了新的要求。
1.客船火災事故的特點:順風向蔓延;順通風導管蔓延;旅客難以疏散;產(chǎn)生有毒煙霧。
2.貨船火災事故的特點:艙內(nèi)陰燃,火源不明;溫度升高,引起燃燒;易燃易爆物品起火爆炸;撲救難度大,時間長。
消防人員登船滅火時,如機艙消防泵不能出水,應首先啟動船上的應急消防泵,利用船上的消火栓、水帶和水槍等消防設施進行滅火。若應急消防泵也不能啟動,則應將陸地消防隊的水帶與船上消防總管上的國際通岸接口連接,利用消防車泵加壓出水滅火。
撲救客船火災應重點保護駕駛室和機艙,在燃燒艙室的四周和上、下層艙室內(nèi)布置滅火力量,用霧狀水流冷卻艙壁,防止熱傳導引起鄰艙燃燒。沿海和遠洋客船上均有固定展示的防火布置圖,在采取滅火對策前如能清楚地了解船上的防火布置,將有利于滅火戰(zhàn)斗。
火勢已在幾層客艙形成立體燃燒時,首先應全力救人,并實施上堵下攻、四面包圍的戰(zhàn)術方法。
火場指揮部應設在船下能通觀起火客船的地方,最好設在消防船 (艇)或小型機動船(艇)上,以便火場指揮員機動觀察客船的燃燒情況,及時準確地指揮滅火戰(zhàn)斗。
客船火勢大面積燃燒時,應劃分若干戰(zhàn)斗段 (片),部署滅火力量實施穿插分割,逐層逐艙地消滅火勢。
當客船航行途中發(fā)生火災,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利用風向控制火勢的蔓延方向和速度。具體方法是:
火勢在客艙的前部,風向由前向后刮,可立即將船頭調(diào)轉180°,停泊在水中。利用風向改變火勢的蔓延方向,同時達到減緩火勢蔓延速度,使船上人員得以安全疏散的目的。
火勢在客艙的后部,風向由后向前刮時,采用同樣的調(diào)頭停船方法改變火勢蔓延方向。
火勢在客艙的中部,應立即將船頭向左(右)調(diào)轉90°,使火勢沿船體橫向蔓延,減緩縱向蔓延速度。
撲救客艙火災,艙內(nèi)載有旅客時,掩護和引導旅客安全疏散是消防人員的首要任務。
當起火客船上有大量旅客面臨被火勢圍困的危險境地,需要緊急疏散到船下時,搶救旅客脫險是火場首要的前提,應把主要兵力用于掩護和引導旅客安全疏散,同時,部署一部分力量堵截火勢,最大限度地減少旅客的傷亡。
消防人員登船后,利用船上的擴音設備或手提擴音喇叭向旅客喊話,以安定他們的情緒,引導他們向安全地方疏散,避免因擁擠、恐慌使通道阻塞,造成彼此踩踏引起傷亡。
船上的工作人員和消防人員應及時打開客艙和通道的出口使旅客能及時疏散到艙外安全的地方。
用大口徑水槍 (炮)堵截火勢向旅客聚集的方向蔓延;用噴霧水槍消除火勢或熱輻射對疏散通道的封鎖。
關閉通風系統(tǒng)。大、中型客船內(nèi)通風系統(tǒng)分布很廣,火焰或熱氣流會順著通風系統(tǒng)向客船的其它艙室擴展,引起燃燒。消防人員應及時關閉通風機、通風孔筒和通風管道上的擋火閘,防止火焰或熱氣流沿通風系統(tǒng)蔓延,形成立體或大面積燃燒。
撲救貨艙火災,主要采取封艙、開艙、灌艙三種滅火方法。封艙滅火常用于航行途中的船舶;開艙滅火常用停泊港口、碼頭裝 (卸)貨物或檢修的船舶;灌艙滅火適用于停泊或航行途中的船舶,但考慮到后果嚴重,灌艙滅火方法一般不輕易采用。
關閉燃燒貨艙的艙蓋和通風孔洞,隔絕空氣來源,并向貨艙內(nèi)施放滅火劑,使之嚴重缺氧,達到窒息滅火的目的。這種滅火方法對艙內(nèi)貨物損害很小,但因貨含氧量多,貨物密實(如成捆的棉花包、麻包、紙卷、布匹等),火熱完全熄滅的時間相當長,一般需幾小時、幾天,甚至長達幾個星期。
開啟船上的二氧化碳固定滅火系統(tǒng)進行封艙滅火最為有效,但因種種原因,船上二氧化碳含量往往不能滿足滅火需要,還要陸地消防隊補充大量的二氧化碳滅火劑。
貨艙內(nèi)的空氣含氧量必須降至15%以下(即R取15),一般可燃物質(zhì)的火焰才能逐步窒息。施放二氧化碳后,要通過通風管或測深管檢測艙內(nèi)空氣含氧量和二氧化碳氣體的濃度,貨艙內(nèi)二氧化碳量與含氧量的關系。
開艙滅火,即打開貨艙蓋進行滅火。消防人員登船滅火時,通常會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貨艙蓋己打開;一種是貨艙蓋關閉著。遇到后一情況,必須具備下列條件才能開艙:
(1)貨艙內(nèi)的貨物能用水撲救,不會因水漬而造成重大損失。
(2)到場的消防力量和滅火劑 (主要指高倍泡沫液)足夠撲救貨艙的火災。
開艙滅火方法:
當貨艙內(nèi)的燃燒面積和強度較小時,消防人員可先在貨艙口向燃燒區(qū)射水,待火勢減弱,可利用貨艙內(nèi)的固定鐵梯,船舶或碼頭裝(卸)貨的起重吊斗,以及掛鉤梯等,從貨艙口深入到艙內(nèi)抵近火源射水。與此同時,通知船長利用艙底泵向船外排水。
必要時,可在船舷貨艙壁上切割開洞,消防人員沿著消防梯攀登進入貨艙強攻滅火。
進入貨艙內(nèi)滅火的消防人員,必須一邊射水,一邊扒拆被火燒過的貨物,然后用裝卸超重吊機將貨物疏散到碼頭安全區(qū)域,對貨艙進行徹底清理,防止余火復燃。
當貨艙內(nèi)的燃燒面積和強度較大時,則應采用向貨艙內(nèi)灌注高、中倍泡沫的滅火方法;也可以用數(shù)支噴水槍在貨艙口四周平等射水,封閉貨艙口,隔絕空氣進入,待火熱減弱后,再深入貨艙內(nèi)滅火。
灌艙滅火,即用大量的水灌入起火貨艙,把貨物完全淹沒在水中的滅火方法。灌艙滅火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1)局部灌艙。用消防船 (艇)、消防車各種泵浦,向船上的一個起火貨艙內(nèi)灌水,使貨艙完全被淹沒。
(2)全船沉沒。開啟艙底海水閥,或用炸藥爆破等方法,讓海水灌進艙內(nèi),使船體完全沒入水中。
遇有下列情況,應采取灌艙的方法滅火:
(1)貨艙內(nèi)的貨物具有爆炸性,或其它嚴重危害性,火勢極其猛烈,有可能從一個貨艙蔓延到全船,并嚴重威脅到港口內(nèi)的船舶和城市的安全。
(2)開艙與封艙滅火均不能奏效,又不允許長時間撲救,采取灌艙方法能大大提高撲救火災的速度,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