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武
創(chuàng)必復(Collugen+FGF)生物蛋白海綿,是由膠原蛋白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蛋白合成的新型醫(yī)用活性材料,是目前最新的生物工程產品。通過促細胞分裂作用,以緩釋方式作用于機體,具有修復神經纖維,促進新生細胞再生,促進新生毛細血管生長,促進組織創(chuàng)傷的主動修復和功能恢復。調控膠原基質的分泌吸收,有效減少瘢痕形成,充分止血,縮短愈合時間等特性而廣泛應用于臨床,但肛腸科應用仍是空白。我院通過73例多發(fā)或環(huán)狀痔的應用療效滿意?,F報告如下。
2008年3月至2009年8月期間,我院肛腸科收治多發(fā)混合痔與環(huán)狀痔140例,男91例,女49例;平均年齡45歲,最大66歲,最小19歲;隨機分為治療組73例,對照組67例,其中合并糖尿病6例,瘢痕體質2例。兩組病例性別、年齡、病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術前準備
2.1.1 患者擔心術后效果,針對患者心理特點給予安慰,對患者的詢問和質疑要用有說服力的語言,耐心疏導解釋。同時指導親屬給患者親情上的滿足,生活上給予照顧,消除心理障礙,改變心理狀態(tài),使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治療。
2.1.2 向患者介紹術后注意事項,加強與患者溝通,結合成功病歷,幫助患者樹立信心,保持和平心態(tài),等待手術治療。
2.1.3 為患者做青霉素試驗,記錄于病歷上,術前1 d患者不能睡眠時要遵醫(yī)囑給予催眠劑。術前12 h禁食禁飲。
2.1.4 術前1 d進低渣飲食,剃去肛門周圍毛,洗凈肛周皮膚。
2.1.5 番瀉葉20 g,用開水沖泡,于術前1 d下午6:00,當茶喝,以清潔腸道,排空糞便,可以免做清潔洗腸。
2.2 麻醉 局麻骶管內麻醉或鞍麻。
2.3 手術方法 體位:取截石位。4.5%碘伏消毒肛周皮膚和肛管,擴肛數分鐘。V形切開外痔皮膚,分離外痔靜脈至齒線稍上方,在內痔兩側做尖端朝內的Λ形切口。分離內痔靜脈叢,基底鉗夾切斷,電鉗或絲線結扎止血。同法處理其他各痔。痔間保留皮橋,黏膜橋,創(chuàng)面少量滲血壓迫即可。取創(chuàng)必復,剪成與各創(chuàng)口形狀相等,敷于創(chuàng)面,不必縫合,用直徑1.0~2.0 cm長2.5 cm的油紗條填塞于肛門內,外用紗布敷料固定。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外剝內扎術,術后油紗條填塞,術后護理同治療組。
2.4 術后飲食 術后低渣飲食,1 d后改普食,1 d內控制不排便,如有疼痛,應用止痛藥。便后痔疾洗液熏洗坐浴清潔創(chuàng)口。
本組應用創(chuàng)必復治療多發(fā)混合痔(3點以上)49例。環(huán)狀痔24例,無一例形成瘢痕狹窄,且12~16 d愈合,平均14.5 d;3例合并糖尿病3周痊愈;1例瘢痕體質,術后7 d預防性擴肛,3 d一次,共4次,19 d痊愈;隨診3個月,排便功能正常,見表1、表2。
表1 2組術后瘢痕及狹窄比較
表2 2組愈合時間比較(±s)
表2 2組愈合時間比較(±s)
組別 N 愈合時間/d平均天數/d 糖尿患者愈合時間/d治療組67 17~23 21 40 73 12~16 14.5 21對照組
從愈合時間與瘢痕狹窄比較,兩組有顯著的差異性(P<0.05),表明創(chuàng)必復痔術后促進愈合,減少瘢痕有明顯作用。
混合痔和環(huán)狀痔是肛腸科常見病,治療以手術為主,但每次切除不應超過3個。3個以上或環(huán)狀痔,原則上應分次治療,原因是多點治療后易形成瘢痕,造成肛門狹窄,且愈合時間隨之延長。但臨床多見3個以上或環(huán)狀痔,如果分次治療,勢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費用和治療時間。常規(guī)治療痔術后切口愈合平均時間為3周,混合痔或環(huán)狀痔愈合平均時間為1個月,肛管皮膚缺損近1/2的愈合平均時間為40天[1]。我院通過利用創(chuàng)必復,一期治療73例多發(fā)或環(huán)狀痔,未見瘢痕形成,杜絕了肛門狹窄,同時也縮短了愈合時間,平均縮短了6.5天。此法是利用創(chuàng)必復可吸收性、組織吸附型、止血、濕潤后不膨脹等特點。通過與組織的接觸,使膠原蛋白和動物腦組織FGF蛋白發(fā)生協同生物功效,并以緩釋方式作用于機體創(chuàng)面,促進炎性細胞特別是巨噬細胞在傷口局部的聚集和增殖,從而啟動創(chuàng)面的修復過程。并以促進細胞分裂,誘導毛細血管胚芽形成,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細胞再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促進上皮及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調節(jié)膠原基質的分泌與吸收,有效減少瘢痕形成,并大大縮短了愈合時間,提高愈合質量,使創(chuàng)面達到理想的愈合效果,同時有效的解決了多點治療術后瘢痕形成甚至狹窄的缺點。
[1]李權,連鳳梅.肛腸科常見病的診斷與治療.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