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宗琦
對于2010年的樓市政策走向,各方預測紛紜,但房價、土地,以及物業(yè)稅,仍是大部分人關注的焦點。
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繼續(xù)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等手段,加強和改善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給2010年的房地產政策帶來不小的想像空間。
2009年12月1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房地產業(yè)發(fā)展。15日,新聞一經發(fā)布,“遏制房價”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許多人看到了“抑制”和“遏制”的變化,驚呼“山雨欲來風滿樓”,然而來年的房價走勢仍是迷霧重重。
通房價是“重話”還是“重拳”
遏房價究竟是一句重話,還是一記重拳?究竟是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樓市驚夢”,還是一場改天換日的“樓市驚變”?確實需要冷靜思考。殘酷的現(xiàn)狀是,樓市是真的打也打不得、捧也捧不得。
在部署2010年工作時,國務院常務會的指導“原則”非常明確,“穩(wěn)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給、加強市場監(jiān)管、完善相關制度”。透過四條“原則”,我們可以清楚地把握國務院常務會最關鍵、最核心的內容。這里不妨一一解讀:
“穩(wěn)定完善政策”,這是“大穩(wěn)小調”的意思,后文的表述也相當明確,“重點是在保持政策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同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預計2010年金融貨幣政策將不會有太大變化。最可能的變化是稍稍收緊信貸,并對多套購房采取差別化的利率。而且這些小的調整將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市場繼續(xù)升溫,可能調節(jié)的力度大一些;如果市場迅速回冷,這些政策也會作反向調節(jié)。中央高層需要的是穩(wěn)定的、持續(xù)發(fā)展的房市,這一點不用懷疑。
“增加有效供給”,就是用市場手段調節(jié)供求關系,加大普通商品房、保障房和小套型住房的供應量。通過加大供應量,穩(wěn)定市場預期,這是市場經濟的通行手段,也是這一次國務院高層的理性選擇。
“加強市場監(jiān)管”,這是常規(guī)工作,也是中國體制下一直無法做到位的工作。真正引起房價上漲過快的,其實是市場監(jiān)管的不力。針對中國人傳統(tǒng)的“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開發(fā)商們絞盡腦汁地想出歪點子,不停制造控銷、脫銷、漲價、賣樓花的氛圍。
“完善相關制度”,就是完善土地招拍掛和商品房預售等制度。理順的是地方政府和開發(fā)商的關系,這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利益裙帶關系,也是房地產價格過快升溫的關鍵。
綜合上述分析,作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避而不談的話題,此番國務院常務會的舉措,多“嚇阻”意味,除收縮信貸外,并無實質性措施。但是。“重話”如果無法奏效,“重拳”應該是遲早的事。地方政府和開發(fā)商們需要理性應對,節(jié)制欲望,適可而止,盡量尋找一個“政府可度日、開發(fā)商可營利、老百姓可接受”的平衡點。土地招拍掛制度面臨調整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認為。調控房地產市場需要旺“實火”控“虛火”,加大有效供應以抑制投機。這可以從兩方面人手,一是千方百計地加大商品住宅,特別是普通住宅的供應量;二是增加新增土地供應量,加大土地儲備。
在土地問題上需要針對已經批出去的土地加大盤活力度,對違規(guī)囤地要更加嚴格執(zhí)法,“這個問題是我們過去的短板,每塊土地后面都有一個故事,所以要下大力氣,把囤地和反腐敗結合在一起”。顧云昌說。
此外,應關注已經批出去的土地怎么使用。顧云昌介紹,2009年前三季度,我國共出售5.7萬公頃土地,但落入開發(fā)商手中的剛超過2萬公頃,3/5的土地都不是開發(fā)商購買的?!澳?/5土地哪兒去了?政府機構買地了?個人也買地了?”顧云昌表示,這意味著一手土地的供應不僅僅需要監(jiān)管企業(yè)囤地,還應該關注政府和個人的囤地行為。
而土地招拍掛制度更是被不少人認為是推高地價的重要原因,這一制度將面臨調整。目前國家明確提出要提高土地供應和使用效率,完善土地招拍掛等制度。作為土地交易制度改革的試點,2009年12月16日,北京市通過“價高者得”的方式招標出讓土地,并公布最終的投標結果。
物業(yè)稅能否千呼萬喚始出來
不少專家預測物業(yè)稅有望在2010年再次提上議事日程。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就認為,針對大戶型、高檔房的物業(yè)稅有可能加快推出,極有可能在部分城市試點實轉。而從投資者預期來看,焦點房地產網進行的網絡調查顯示,針對未來國務院是否會繼營業(yè)稅收緊后再次出臺旁地產收緊政策,38%的投資者認為稅費收緊等政策推出不可避免;58%的投資者認為房價高企,真正遏制房價還需出臺組合拳。
而從稅費角度來看,顧云昌認為要千方百計增加房屋供應量,就必須盤活二手房市場,搞活租賃房市場。日前房地產營業(yè)稅優(yōu)惠政策已經確定如期停止,對此顧云昌預測,2010年稅費優(yōu)惠政策結束以后,二手房市場將會有一個大幅度的下滑,因此“希望在加大有效供給和抑制股初需求之間,政策根據(jù)市場變化作出的調整應該平和一點”。
顧云昌認為,接下來各地將會根據(jù)中央精神出臺調控細則,由于各地方樓市的基本面情況千差萬別,各地的調控措施可能會有所不同。
此外,有專家預測,對外資購房政策可能會重新緊縮,轉售房屋的稅費也可能會從嚴征收。
由于房地產政策基調已定——在保持政策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同時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預計政策立即大變臉的概率并不高,政策有望走出“前松后緊”的態(tài)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