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玉萍, 梁 哲, 王海燕, 曹紅十
腦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其死亡率居各種疾病死因之前三位。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1]。國外糖尿患者中高血壓患病率高達 40%~80%,我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也達 28%~40%。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將會加速心血管病、腦卒中、腎病及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2]。因此,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的降壓治療對降低腦卒中的危險起到了有效的作用?,F(xiàn)對Ⅱ型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進行飲食干預,旨在降低Ⅱ型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的血壓從而達到降低腦卒中的危險的作用。本研究是觀察治療性飲食干預及健康教育對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
為 2006年 7月 ~2006年 12月收治在我院神經內科的Ⅱ型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 81例,隨機分為干預組 40例,其中男 21例,女 19例,平均年齡 56歲;對照組 41例,其中男 22例,女 19例,平均年齡 58歲。入選標準:WHO1998年的診斷標準確診為Ⅱ型糖尿病患者,年齡 45-65歲,男女不限。無其它并發(fā)癥及精神疾病。均經CT診斷腦卒中,意識清楚,能夠經口進食者,患者或家屬能夠配合者。排除病歷標準: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如意識障礙,不能經口進食者,拒絕配合者。
入院時由干預小組護士進行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并評分及基本狀況和飲食現(xiàn)狀調查,進行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自制問卷,滿分 14分)后評估再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根據(jù)評估內容逐一進行糖尿病知識健康宣教和飲食指導。每周3次、每次 20min。一對一指導。集中講課每周 1次,每次1h。患者提出問題再次講解直至患者或家屬能夠正確復述。患者出院前再次進行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并評分。出院時發(fā)自行設計的健康指導手冊。登記通訊方式以便指導。
1.2.1 干預小組護士隨時指導患者及家屬自我監(jiān)測血糖、血壓方法 告之患者患糖尿病后血管壁脆弱,血液黏稠度高,高血壓可使血管進一步收縮、變窄,很容易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所以自我監(jiān)測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尤其重要[3]。讓患者了解血壓、血糖的控制標準,使患者具備靈活和獨立進行血壓和血糖的管理技能,根據(jù)自我監(jiān)測的數(shù)值及時就醫(yī),調整藥物的用量,減少血壓、血糖的波動,干預小組護士每天測血壓 1次,每次測血壓都在早上 7:00~8:00,固定部位、體位和血壓計,將測得結果記錄在登記本上。
1.2.2 干預小組護士指導患者如何運動 運動療法是指患者長期規(guī)律鍛煉而言,是糖尿病患者基本療法之一,告之患者適當運動對增強患者體質,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調整血壓,糾正脂代謝紊亂大有幫助。所以合理的運動是控制血壓、血糖的重要措施。可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和家屬協(xié)助下對糖尿病合并腦卒中癱瘓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煉,保持肢體功能位置,防止肌肉攣縮變形.為避免低血糖的發(fā)生,運動宜在飯后血糖濃度較高時進行。每天 2次,每次 10~15min。
1.2.3 干預小組護士指導患者和家屬如何計算標準體重 并根據(jù)勞動強度及血糖值計算總熱量。再根據(jù)總熱量教會其使用食品交換表[4]幫助制定每餐的食譜及具體量。干預小組指導患者和家屬如何配餐。采用跟蹤或回顧方法參與到每餐,核對其熱量保證準確的熱量攝入。出院時幫助建立膳食卡,其中包括一單位各類食物的具體量。隨身攜帶在外就餐時便于計算。
1.2.4 飲食干預 飲食與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為此在飲食方面必須告訴患者及其家屬,嚴格控制飲食攝入量的重要性。一個合理正確的飲食計劃,目的在于減輕體重和控制食鹽的攝入(每日 7~10g以下)。多攝取優(yōu)質蛋白、蔬菜和水果,以增加食物纖維的攝入,改善糖和膽固醇的代謝,同時也可彌補鈣的不足,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降低血糖。簡而言之做到“四低三足”,四低為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類、低鈉,三足為充足的維生素、充足的纖維素和足夠的蛋白質[5],少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魚籽、蛋黃、動物內臟、帶魚等),.避免進肥膩高糖食品(如肥肉、油炸食品、糖和糖果、各種冰淇淋等、葡萄干、蜜棗、柿子餅、花生、瓜子、核桃等硬果類)。
入院時及出院前分別進行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并對問卷進行評分,分別于入院時及干預后 1w、干預后 2w、干預后4w收集患者血壓。設登記表由干預小組將測得結果記錄在數(shù)據(jù)庫。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AS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干預組與對照組DM知識問卷評分,干預前后各時間段同組的血壓值用P值比較。
符合入選標準的病例 81例,隨機分到干預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干預組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評分比對照組明顯增加,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11.26±1.91 vs 5.45±1.82,P<0.01)。干預組干預后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評分高于干預前,有顯著性差異(11.26±1.91 vs 4.7±1.76,P<0.01)(P<0.05)。
干預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干預前、干預后 1w、2w、收縮壓及舒張壓下降沒有顯著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4w干預組患者收縮壓改變也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舒張壓下降程度顯著(見表1),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患者干預前后收縮壓及舒張壓的比較
干預組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評分比對照組在干預后明顯增加,通過表1可以看出干預后 4w干預組患者舒張壓下降程度顯著。國際上已經研究確定體質量超重、膳食高鹽和中度以上飲酒是高血壓發(fā)病的危險因素。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總結出了預防慢性病的“16緘言”即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6]。Ⅱ型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時,血壓、血糖控制不良不但會加重本病,還會造成其他重要臟器的損害,如心、腦、腎、眼等的損害。本研究通過給患者飲食干預和健康宣教,糾正了飲食控制存在的誤區(qū),使患者及家屬懂得如何按標準熱量攝入食物及正確使用食品交換表。干預后大部分患者及家屬能夠了解飲食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同時也了解了適當運動對增強患者體質,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調整血壓,糾正脂代謝紊亂大有幫助。本研究中的飲食干預方法避免了以往單純的灌輸教育方式,缺少實踐教育的手段,同時也挖潛了患者和家屬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自己的合理飲食治療實踐中。較好地保證了準確的熱量攝入,做到了“四低三足”,使其飲食行為得以改變,提高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對糖尿病飲食的依從性。通過飲食干預使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血壓有所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 許兆禮,宋家仁,孔凡元,等.腦卒中發(fā)病與高血壓及其他因素聯(lián)合作用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3,1(5):201-202.
[2] 劉大秀.聯(lián)合降壓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6,5(9):1327-1328.
[3] 樊麗娟.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7):126-127.
[4] 日本糖尿病學會編.糖尿病食事療法のための食品交換表[M].第 5版.社団法人,1993.6-23.
[5] 丁劉娟,李玲玲,王婭婭,等.5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患者的護理[J].家庭護士:專業(yè)版,2008,6(25):2308-2309.
[6] 唐峰鈴,曹利蕓,周 莉,等.原發(fā)性高血壓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探討[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8,5(11):65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