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京徽 李偉 馬方
(1.北京協和醫(yī)院; 2.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北京 100730)
緩釋技術在醫(yī)藥技術領域應用較多,原理是使目的物(如藥物、食品添加劑等)從制劑中按一定規(guī)律緩慢地釋放,能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使機體內藥物濃度保持相對恒定,從而發(fā)揮治療作用,消去或減輕副作用,確保療效和安全。緩釋碳水化合物食品是參考醫(yī)藥緩釋技術,結合一些食品添加劑的自有特殊功能,通過食品加工工藝和多種低血糖指數的谷類配制并加工制得。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重要原因在于碳水化合物(米飯和面食等)的攝入。本實驗應用一種特殊的“淀粉載體網絡固化”食品,使糧食中淀粉消化速度減慢,葡萄糖釋放減慢,創(chuàng)新應用于糖尿病人的飲食主食,在吃飽、吃好的基礎上平穩(wěn)血糖,使糖尿病人進食后,能量可以緩慢、有規(guī)律且持久地釋放,血糖不會迅速升高,還能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
在現代人的飲食結構中,糖的攝入主要體現在消化吸收比較快,升糖作用明顯的精米精面制品中,血糖在短時間內升高,隨后便快速下降,長期過量食用,會導致胰島素的超負荷,從而罹患糖尿病。本研究意在了解能否通過引入緩釋碳水化合物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峰值或波動,以期對預防和緩解糖尿病及并發(fā)癥有效。
2009年3~5月,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yī)院門診抽取無嚴重并發(fā)癥的12例2型糖尿病人進行糖耐量試驗及24h的血糖動態(tài)監(jiān)測,觀察緩釋碳水化合物食品對糖尿病人血糖波動的影響及控制血糖的情況。
所有受試者經知情同意后加入本研究,對于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惡性腫瘤史的患者排除出組。所有患者在研究期間治療方案不變。全部實驗分5d完成。第1天下午16:00佩戴雷蘭皮下動態(tài)葡萄糖動態(tài)檢測儀。第2天早晨7:30取空腹靜脈血2.5mL,然后服用100g饅頭,從開始服用計算時間,取30min。1h、2h、3h的靜脈血2.5mL,取完的標本送交北京協和醫(yī)院內分泌科實驗室和檢驗科實驗室,分別檢測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和血糖值。在取血的過程間隙中測量身高、體重、腰圍、臀圍以及血壓,最后由檢驗科生化室完成靜脈血清血糖的檢測。用OLYMPUS AU2700自動生化分析儀,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清血糖。受測者中午飯、晚飯為普通食品。第3天患者戴監(jiān)測儀回家。全天吃普通食品。第4天重復第2天的工作,但主食換成“淀粉載體網絡固化”加工的緩釋碳水化合物面條(“方源本草”提供)100g。中午飯晚飯及第4天早餐吃緩釋面條,第五天早晨8點拆掉監(jiān)測儀。
檢測結果使用SPSS 11.0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P<0.05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12例病人餐后1、2h血糖:P<0.05有顯著性差異。表明此糖尿病緩釋特膳食品能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表1 糖尿病患者第2天與第4天血糖值對比(x-±s)
表2 糖尿病患者第2天與第4天胰島素釋放對比(x-±s)
圖1 糖尿病患者第2天與第4天糖耐量平均值對比
圖2 糖尿病患者第2天與第4天胰島素釋放平均值對比
圖1表明:從12例糖尿病人糖耐量平均值的對比顯示,緩釋特膳餐后血糖明顯低于普通餐后血糖且波動平穩(wěn),無高血糖峰值。
第2天30min胰島素和第4天30min胰島素進餐后胰島素早期相比P<0.05有顯著性差異,表明糖尿病人服用特制緩釋食品能有效控制胰島素單位時間的分泌率,緩解胰島β細胞單位時間分泌胰島素的壓力,保護胰島β細胞,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圖2表明:從12例糖尿病人胰島素釋放的平均值對比顯示,緩釋特膳餐后所需胰島素的需求明顯減少。
本實驗采用的緩釋特膳面(“方源本草”提供)是用包埋法固定化淀粉,即將淀粉均勻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載體海藻酸鈉中,使糧食中的淀粉被載體網絡且固定化,將淀粉與酶之間產生1個天然食物暫時間隔,阻止了酶與腸淀粉的快速接觸,從而使淀粉水解為葡萄糖的速度延遲,消化延遲,所以葡萄糖吸收進入血液也延遲,血糖攀升速度大大減慢,吸收也減慢,見不到餐后血糖高峰值的出現。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時進行血糖檢測,目前多采用靜脈抽血和快速指尖末梢血來檢測血糖,它們的缺陷是需要反復針刺采血,使患者感到痛苦和繁瑣。更重要的是這些方法只能反映1d中幾個點的血糖(即瞬間血糖),存在片面性和不準確性,瞬間血糖值受運動、飲食、藥物、情緒波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無法反映患者全面的“血糖譜”,也很難發(fā)現無癥狀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系統能對患者進行無痛而又不間斷的持續(xù)血糖檢測,能夠揭示患者的血糖值“全貌”,對指導糖尿病治療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12例病人餐后1、2h血糖分析P<0.05,有顯著性差異,表明此糖尿病緩釋特膳食品能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第2天30min胰島素和第4天30min胰島素進餐后胰島素早期相比P<0.05,有顯著性差異,表明糖尿病人服用緩釋食品能有效的控制胰島素單位時間的分泌率,緩解胰島素β細胞單位時間分泌胰島素的壓力,保護性的使用胰島素β細胞能極大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我們檢測血糖,反映血糖波動的指標包括血糖水平的標準差、葡萄糖高峰和空腹血糖的變異系數等,臨床醫(yī)生可通過自我血糖監(jiān)測(SMBG)和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CGMS)等手段了解患者血糖波動的情況。最近研究發(fā)現,波動性高血糖相對于持續(xù)性高血糖來說,更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血管并發(fā)癥的危險。本實驗第2天血糖波動幅度-第4天血糖波動幅度分析:P<0.05有顯著性差異,表明此糖尿病緩釋特膳食品與普通食品比較更能控制血糖波動的幅度,提高了患者日常飲食及生活質量,降低了嚴重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其機理值得進一步探討。
[1]Allal B,Jacques F,Jacques L,et al.Adsorption of succinylated lysozyme on hydroxyapatite[J].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e,1997,189:37~42.
[2]Quinn z,zhou K,Chen X D.Immobilization of βgalacto sidase on graphite surface by glutaraldehyde[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1,48(1):69~74.
[3]Markvicheva,Elena A.Immobilized enzyme and cells in poly(N-vinyl caprolactam)based-hydrogels[J].Applied Biochemical Biotechnology,2000,88(1~3):145~157.
[4]嚴小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細胞固定化的方法及應用[J].海洋科學,1993(3).
[5]陳建龍,祁建城,曹儀植,等.固定化酶研究進展[J].化學與生物工程,2006,23.
[6]吳東紅.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系統在胰島素泵治療中意義[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8(16):36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