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童 楊凱
(漢江集團漢江醫(yī)院泌尿外科 湖北丹江口 442700)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PH)是中老年患者最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BPH的的治療方法眾多,目前以經(jīng)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TUPKVP)為最佳治療手段。TUPKVP術可有效降低以往多種術式帶來的并發(fā)癥,但術中出血仍是該術式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如何減少術中出血,保障手術安全成為需要泌尿外科醫(yī)師需要加以重點研究的課題。為此,針對我院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接受TUPKVP術的患者進行了術前應用5α-還原酶抑制劑以減少術中出血的相關研究并報道如下。
70例接受TUPKVP術的前列腺增生癥患者隨機分為5α-還原酶抑制劑組35例和對照組35例,所有患者術前均未行膀胱造瘺,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檢查均正常,術前均未使用任何抗凝藥物。5α-還原酶抑制劑組平均年齡67.5歲,術前影像學檢查前列腺平均估重47.5g,手術持續(xù)平均時間57min;對照組平均年齡68.1歲,術前影像學檢查前列腺平均估重46.8g,手術持續(xù)平均時間55min,2組具有可比性。
5α-還原酶抑制劑組術前連續(xù)7d每日口服5α-還原酶抑制劑非那雄胺片5mg,對照組術前不服用任何前列腺增生治療藥物。2組患者均接受經(jīng)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手術使用KARL STORZ電切鏡,采用生理鹽水進行術中沖洗,收集術中全部沖洗液與術中切除的全部前列腺組織。術后立即稱取所切除前列腺組織質量,同時反復攪拌沖洗液,在3個不同層面采取標本,采用光比色法測定沖洗液中血紅蛋白濃度。按以下公式計算每克前列腺手術出血量[1]:
術中出血量=(沖洗液量×沖洗液血紅蛋白濃度)/術前血紅蛋白濃度
術中平均每克前列腺手術出血量=術中出血量/術中切除前列腺組織質量
2組對象每克前列腺手術出血量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2.0軟件。
表1 2組平均術中每克前列腺手術出血量比較
5α-還原酶抑制劑組與對照組平均術中每克前列腺手術出血量比較,見表1。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經(jīng)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TUPKVP)為最佳治療手段,TUPKVP術可有效降低以往多種術式帶來的并發(fā)癥,但無法避免術中出血問題。研究證實,前列腺電切術中出血程度與前列腺組織中微血管密度和內徑呈正相關,微血管密度和內徑則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密切相關[2]。非那雄胺是5α-還原酶抑制劑的代表藥物,其作用機制為抑制外周睪酮轉化為二氫睪酮,降低血液和前列腺等組織中二氫睪酮水平從而抑制前列腺增生。部分研究表明,二氫睪酮通過調節(jié)體內VEGF水平而對前列腺組織內微血管密度及內徑產(chǎn)生調節(jié)[3],當二氫睪酮水平降低時,VEGF水平相應降低從而使前列腺組織微血管密度及內徑均下降[4],使得前列腺術中出血減少。
BPH的臨床治療中通??诜?α-還原酶抑制劑以控制前列腺增生,改善排尿癥狀,部分學者則觀察到在前列腺術前連續(xù)服用5 α-還原酶抑制劑可減少術中出血程度[5]。本研究中,將接受TUPKVP術的患者區(qū)分為5α-還原酶抑制劑組和對照組,收集并計算2組患者平均術中每克前列腺手術出血量后,可發(fā)現(xiàn)術前服用5α-還原酶抑制劑非那雄胺的患者平均術中每克前列腺手術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可以認為5α-還原酶抑制劑可以減少術中出血量,并達到降低手術風險的目的。
[1]王建業(yè),邵鴻勛.TURP術中失血量的測定[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0(3).
[2]曹敬毅,戚景光,楊寧,等.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中出血與前列腺增生組織MVD、VEGF的關系[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09,14(1).
[3]藍儒竹,胡志全,莊乾元,等.非那雄胺對前列腺增生組織中微血管密度調控的機制探討[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38(5).
[4]劉孝東,楊宇如,盧一平,等.非那雄胺減少TURP術中出血的機理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3,24(10).
[5]Foley SJ,Soloman LZ,Wedderburn AW,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hematuria associated with bengi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the effect of finasteride [J].Urol,200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