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毅
(昆明學院 文學與新聞傳播系,云南 昆明 650031)
文學家研究歷史新視角
——從《解讀王陽明》看文學家的歷史研究
黃 毅
(昆明學院 文學與新聞傳播系,云南 昆明 650031)
文學家對歷史的研究與歷史學家對歷史的研究不同,以袁仁琮研究王陽明為例,他更注重從創(chuàng)作的需要出發(fā),側重于探索歷史人物的精神歷史,側重于從基本的事實出發(fā)來把握歷史,以及側重于從當代社會的需要出發(fā)來研究歷史。文學家對歷史的研究形成了當代歷史研究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文學家;歷史研究;袁仁琮;王陽明
嚴肅的歷史小說家出于寫小說的需要也做歷史研究,這種研究,因其需要的特殊性,往往與專業(yè)歷史學家的研究不一樣。如創(chuàng)作了帝王系列小說的二月河就曾說,他研究清代的歷史,從不去檔案和圖書館查資料,而主要靠自己從舊書攤或廢品攤上淘得清人筆記、日記,通過這些筆記、日記,他知道“當時民間的豆腐、白菜價格,每一個細節(jié)都清晰可辨”①p6,而這些歷史,專業(yè)歷史學家未必關注,也未必知道。那么,這些文學家的歷史研究,其特殊之處在哪里?創(chuàng)作了長篇歷史小說《王陽明》的作家袁仁琮,最近推出了一本其研究王陽明的專著《解讀王陽明》(巴蜀書社2009年3月出版),讓我們有機會了解文學家研究歷史的特點。文章即以《解讀王陽明》為例,探討文學家研究歷史的特殊性。
袁仁琮,貴州天柱人,1937年生,1956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作品,到現在已出版了長篇小說《王陽明》、《血雨》、《窮鄉(xiāng)》、《難得頭頂一片天》、《太陽底下》和《夢城》共六部,小說集《山里人》一部,此外還有大量的散文見諸報紙雜志。他的《王陽明》、《血雨》都是歷史小說?!锻蹶柮鳌纷畛跤少F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受到文藝界、學界及讀者廣泛關注,獲中國藝術研究院頒發(fā)的文學創(chuàng)作一等獎,貴州省20世紀優(yōu)秀文學作品提名,貴陽市金筑文藝獎二等獎。之后,他又對此書加以修訂,由原來的36萬字增加到52萬字,并交由四川巴蜀書社出版。袁仁琮創(chuàng)作《王陽明》,對王陽明的歷史作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他把它輯錄為《解讀王陽明》一書??v觀袁仁琮的王陽明研究,有這樣的特點:
一是重視探索人的內在的歷史——人的精神世界的歷史。王陽明是一個思想家、哲學家,袁仁琮在研究王陽明時,就特別關注王陽明的內在的歷史——王陽明想什么、怎么想、為什么要這樣想等。在《解讀王陽明》一書的序中,袁仁琮說:“寫《解讀王陽明》這本書,目的在于根據自己的理解,找一些突破的辦法,和讀者一起進入這位先哲的心靈世界,感受他的博大心胸、人格魅力和他的歷史地位與價值?!雹趐6這句話,正道出了袁仁琮研究王陽明的一個秘密——要進入這位先哲的心靈世界。他通過掌握王陽明的外在的歷史,然后領悟和把握王陽明的內在的歷史,精神的歷史。
作為一個在歷史上有著巨大影響的人物,現存的有關王陽明的史料還是很豐富的,但對于袁仁琮來說,這些史料并非都具有同樣的價值和意義。那些能助他走進王陽明的內心世界的史料才是最有價值的。在《解讀王陽明》一書中,袁仁琮首先關注到了王陽明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事件——被貶謫貴州龍場。貶謫貴州龍場對王陽明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貶謫中,王陽明創(chuàng)建了他的思想體系——心學,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龍場悟道”。圍繞這一事件,袁仁琮考察了王陽明被貶謫的整個事件本身:正德皇帝的荒唐,劉瑾等宦官的橫行與囂張,王陽明的得罪緣由??疾炝送蹶柮鞯碾U惡處境:劉瑾一心要除掉他;王陽明體弱多病;龍場地方偏僻,山高路遠、崎嶇難行;王陽明到了貶謫地龍場,因龍場是少數民族聚居地,他語言不通,難以融入當地生活,沒有生活來源,無法生存。還考察了王陽明的追求——要成為圣人,王陽明在這一時期的學習與求索,以及他對朱熹學說的質疑。這樣,他走進了王陽明的內心世界,把握了王陽明的精神歷史:“王陽明是朝廷命官,正當年輕有為,前景一片光明之時,一下跌入社會底層,境遇落差巨大,必然造成心理嚴重失衡。換句話說,就是想不通。他至少要想明白以下問題,才可能重新建構精神家園,重樹精神支柱,真正走出絕境。自己忠心耿耿為明朝,為什么會遭此劫難?劉瑾一伙為什么會橫行無忌?忠奸天壤之別,差異為什么會如此之大?圣人的標準是什么?怎樣才能成為圣人?是不是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成為圣人?怎樣才能把自己磨礪成為圣人?什么樣的學問才能經國濟世?怎樣做才不愧于自己的一生?這些是王陽明生命歷程中遇到的大問題,是走出絕境必須解決的思想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從現成理論中尋找思想武器,破疑解難。經過億萬次實踐證明了的領袖言論,經典作家言論,都可以作為人們辨別是非真?zhèn)蔚某叨?。王陽明曾經如醉如癡地研究佛學和道家學說,研究儒家學說和儒家集大成者朱熹的言論,都不能解決他的種種困惑,剩下只有一條路:另辟蹊徑,創(chuàng)建獨立的理論?!雹趐27-28
在《解讀王陽明》一書中,袁仁琮還關注到了王陽明一生中另一個重要的事件:復出在江西為官。如果說貶謫龍場對王陽明來說重要是因為王陽明在龍場建立了自己的心學思想體系,那么,復出在江西為官對王陽明來說,重要的則是因為王陽明在此踐行了自己的理論,當然,王陽明也在這里獲得了“劊子手”的稱號。對于這段歷史,袁仁琮也同樣以關注王陽明的精神歷史為特征。在王陽明的外在歷史中,他注意到了王陽明“被迫害之前,職務是北京兵部主事,正六品;知縣,正七品,降了兩級(包括從六品)。一般認為,如果接受這樣的調動,則無異于承認自己還是有罪,只不過罰不當罪,降級使用,可以不接受。但王陽明既沒有討價還價,也沒有索性不干,辭官歸里,而是欣然接受了?!雹趐58注意到了王陽明為官不避艱險:“江西地方不寧,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王陽明被貶謫之前,是北京兵部主事,這些情況,不可能不知道。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②p60還注意到了王陽明七次提升,六次辭官:“王陽明離開貴州龍場,調任江西廬陵知縣,雖然歷經艱險,勞心勞力,仕途還是一帆風順。建功立業(yè),實現了人生愿望。但是,王陽明不但毫無升遷后的欣喜,反倒一次一次地上疏,或者懇求辭官,或者借體弱多病,懇請歸里休養(yǎng);或者懇求回鄉(xiāng)探望親人,離開政界。”通過這些外在的歷史,袁仁琮把握到了王陽明的精神歷史:“心里有老百姓,以維護老百姓利益作為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出發(fā)點”②p63。從以上分析可知,袁仁琮對王陽明的解讀,側重于通過外在的歷史把握王陽明的精神歷史,這是《解讀王陽明》在研究人時的一個重要的特點。
重視對人的內在歷史進行研究,是與袁仁琮要進行人物形象塑造的需求分不開的。在給筆者的信中,袁仁琮說:“寫歷史小說,我反對戲說,那會誤導讀者,貽誤子孫。當然不可能復原歷史,也沒有必要。我主張逼近歷史。寫歷史人物,要逼近其人。寫王陽明這樣的世界級人物,更不應該胡編亂造。如果胡編亂造,栽贓陷害,就不叫王陽明了?!睂憵v史人物,如何逼近其人呢?把握歷史人物的內在精神,把握歷史人物的個性無疑是必要的,這種需要決定了袁仁琮在研究歷史人物時要研究人的內在的歷史。人物內在歷史的研究,在于復活歷史人物的性格。逼近其人,價值就在這里。
二是研究事件與問題,尤其是有爭議的事件與問題時,從最簡單的事實出發(fā),對事件與問題進行具體研究。王陽明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從清代夏燮著《明通鑒》開始,人們就認為王陽明鎮(zhèn)壓了農民起義,解放后的輿論對此有更苛刻評價,說他是鎮(zhèn)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另外,王陽明還被定性為“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這個稱號意味著王陽明“不說反動,起碼算是落后的,不科學的,是不革命的”②p3。王陽明是不是一個鎮(zhèn)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是不是一個反動的、落后的哲學家?袁仁琮認為不是。在這里,說是與不是都是一個判斷,而判斷的作出要依賴于事實,為此,我們看到,對于這個有爭議的問題,袁仁琮的做法是,把有爭議的問題回歸到最簡單的事實層面來加以考察與判斷。如對于王陽明的哲學是不是一無是處的唯心主義哲學的問題,袁仁琮的做法是,先弄清楚心學的基本內涵是什么。為此,他考察了王陽明的“心”的含義。他認為,王陽明說的“心”,不是生物學中的“心臟”,一團血肉,而是可思考問題,判斷是非的實在。這個“心”既有虛的一面,也有實的一面。它能知道外界事物的存在及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靶摹钡墓δ懿粌H具有感覺、感知、認知能力,還包含了思維能力(判斷是非、選擇、發(fā)散、收斂、順向、逆向、創(chuàng)造等等),包含了人類通過五官感覺、感知外部世界,接收信息,儲存信息,通過中樞神經傳輸給大腦,由大腦神經依據現在的知識、經驗、各種各樣的標準,分析、處理等一整套心理機制和過程。“心”的核心是沒有一點雜質的“圣心”。它還包含“理”,且有“心”才有“物”。②p157-181對于王陽明“心”的認識,或者說王陽明的心學,袁仁琮認為是有其合理性的,也是有價值的,因為他(王陽明)“看到了人的意識和機體之間的關系”②p166,而僅憑這點就很不容易,因為“人類的認識是受到科學發(fā)展水平限制的,五百多年前的王陽明,關于意識來源和作用的看法幾乎接近于科學,已經太不容易了?!雹趐161袁仁琮的這種分析與判斷是中肯的,再結合王陽明所處的時代進行考察,我們不難理解,心學,是“一位覺悟的知識分子,為國家強盛,為改造人的靈魂,轉變頹靡的社會風氣而苦苦掙扎”的結晶②p174,因而也不難接受袁仁琮這樣的觀點——“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這頂帽子不該戴在王陽明的頭上。
同樣,對于王陽明是不是一個鎮(zhèn)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的問題,袁仁琮也從基本的事實層面出發(fā)來進行研究。首先,他考慮在江西南部被稱為農民起義隊伍的人員,是不是就是農民。經過深入研究,他發(fā)現:“明代農民起義隊伍里成分很復雜,除了被迫的起義農民,還有大量流民。大地主對土地的掠奪、侵占,使失去土地的農民背井離鄉(xiāng),多處流民集合在一起,占地為營,揭竿而起?!薄敖?、福建、廣東交界處,農民起義隊伍更為復雜。除了被迫參加起義的貧苦農民,還有流民、慣盜、兵痞、流氓,甚至有慣匪混入?!雹趐67其次,他考察這些農民起義對社會的價值。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農民起義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真的是這樣嗎?經過縝密的考察研究,袁仁琮認為,事實并非如此。他認為,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是人類最寶貴的品質——自我意識的覺醒、創(chuàng)造意識的作用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而“階級斗爭,只是改變舊生產關系的一種形式(包括極端形式和非極端形式),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動力之一。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主要的?!雹趐65而且,“農民起義也和所有事物一樣,有它的兩面性。有迫使封建統(tǒng)治者讓步、局部實行改革、懲治惡吏、使人民暫時得到休養(yǎng)生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一面;卻也有破壞生產力,破壞社會秩序,阻礙社會發(fā)展的另一面?!雹趐65-66具體到明代江西南部的農民起義,“起義軍盲動性很大,他們不僅攻擊地方惡吏,豪紳,也攻擊并無惡狀的士紳,一般地方衙門,國庫、糧倉,甚至擄掠百姓,殘殺無辜。”②p67-68社會中的大多數成員都希望安居樂業(yè),建設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王陽明的平亂是有其正當性的,因此,把王陽明稱為鎮(zhèn)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并不妥當。這樣的觀點,因從基本事實來,人們只要不帶偏見,應該是會承認它的合理性的。
研究事件與問題從基本事實出發(fā),這是研究歷史的人所應具有的基本品格,也體現了研究者對社會和歷史負責的精神。而袁仁琮這樣追求真,也有他創(chuàng)作上的原因。袁仁琮認為,由于時代的距離,文學家創(chuàng)作的歷史小說與歷史本身不可能完全一樣,但要盡量不出現硬傷。所謂硬傷,就是與基本事實不符。與基本史實不符,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導致作品看起來失實,“假”,而假的作品是不可能贏得讀者的。
三是結合當代社會的需要進行研究。袁仁琮對王陽明歷史的研究是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的,這體現在他研究王陽明的重點上。王陽明是座巍峨的高山,可研究的東西很多,要揭示王陽明的什么呢?正如前面所言,在《解讀王陽明》一書中,袁仁琮關注了王陽明一生中的兩個時期——被貶謫貴州龍場時期和復出在江西為官時期。關注王陽明的這兩個時期,一方面揭示了王陽明的心學的誕生經過;另一方面,也回答了王陽明是不是一個劊子手和主觀唯心主義者的問題。在這種揭示中,袁仁琮也把握到了王陽明的特性:百折不回、為群體奮斗、堅持主體性、堅持創(chuàng)造性。為什么要揭示王陽明這樣的特性?在袁仁琮看來,當代社會存在著這樣的突出問題,一是很多人忘記了“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其結果是“人格矮化、人性失落、道德淪喪諸多嚴重問題,如同瘟疫般泛濫”。②p187具體的表現如,上個好學校,讀個好專業(yè),得個好工作,經營個好窩成了一般家長和學生的人生目標;輕易自殺的現象在社會中不但沒有遏止,還有上升的趨勢。二是人的主體性的缺失。具體表現是,作為正常人,看不到自己的人生價值,自己的價值要由別人來評判,別人說有就有,別人說沒有就沒有。順利的時候,忘乎所以;一旦受到挫折,就灰心喪氣,甚至以為活著沒有意義,無力抗拒壓力,更不能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去戰(zhàn)勝困難,開拓新局面。更糟糕的是,這種情況在青年學生中尤其普遍。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袁仁琮認為,“王陽明有許多看法,提出的不少理論是超越那個時代的,有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特別是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維護真理(哪怕并非全部真理)的精神極其可嘉;他光明磊落,為國為民無怨無悔地貢獻畢生精力,是后世仿效的楷模?!雹趐185顯然,袁仁琮對王陽明的研究,是從當代社會的需要出發(fā)、滿足當代社會的需要的。
袁仁琮結合當代社會的需要來研究王陽明,也有創(chuàng)作上的原因。一般而言,文學創(chuàng)作不能脫離時代。歷史小說盡管言說的是歷史人物和事件,但它要滿足當代讀者的審美需求,否則它也會被讀者所冷落,并因此而缺乏生命力和現實意義。袁仁琮是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他的創(chuàng)作自然就不會也不能脫離時代,正是這種創(chuàng)作的需要,他對王陽明的研究才會如此地貼近當代社會,貼近人們的心靈世界。
袁仁琮的王陽明研究,從創(chuàng)作的需要出發(fā),以關注人的內心世界、關注基本事實、貼近當代社會為特征,盡管只是文學家研究歷史的一個個案,但這樣的研究,無疑是具有代表性的,它讓我們多少窺視到了文學家研究歷史的特性。
注釋:
①李海燕,譚 笑.晚霞璀璨,黑暗將臨:二月河談他的“落霞”系列小說[J].東方,2000(4).
②袁仁琮.解讀王陽明[M].成都:巴蜀書社,2009.3
The New Angle for Writers to Research History
Huang Yi
(Kunming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031)
Writers’s history study are different with professional historians’s study.For example,Renchongruan studied the history of Yangmingwang,h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need of his writing,so his study focus on the spirit of historical figures in history,get hold of the history from basic facts and the contemporary needs.Writers’s history study become a view of history study in contemporary.
writers;studry of history;Ren chongruan;Yang mingwang
I207.67
A
1673-8861(2010)03-0055-04
2010-05-10
黃 毅(1968-),男,廣西賀州市人,昆明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系副教授,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少數民族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