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瑩 高瑋馬丹
(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醫(yī)院皮膚科,湖北 孝感 432000)
脂溢性角化病又稱脂溢性疣、老年疣、基底細胞乳頭狀瘤,系因角朊細胞成熟遲緩所致的一種良性表皮內腫瘤[1]。此病多發(fā)生于老年人,也見于中青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皮損主要發(fā)生于面部、胸背部、前臂和手背部等處,常為多發(fā),是常見的損美性皮膚病。自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我科采用Q開關倍頻ND:YAG脈沖激光(532 nm)治療脂溢性角化病42例,取得了滿意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42例患者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男女之比為4:3。年齡28~65歲,平均治療年齡46.5歲。病程2~25年。發(fā)病部位:面部32例,手背6例,前臂伸側4例。皮損為淡褐色至深褐色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斑疹或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呈顆粒狀,直徑5 mm~24 mm,邊緣清晰,界線分明。皮損最多為23處(手背),最少為1處。
1.2 治療方法
1.2.1 治療設備及技術參數 采用國產YAG脈沖激光治療儀,波長為1064 nm,532 nm,激光能量≤500 mJ/200 mJ,脈寬≤8 ns,頻率1~10 Hz,脈沖次數1~10次連續(xù)可調。
1.2.2 術前準備 術前常規(guī)談話,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并拍照存檔,以備療效評價。備好術者和患者護目鏡。常規(guī)消毒皮損及周圍皮膚,因YAG激光治療疼痛反應較輕,一般不需麻醉。
1.2.3 操作方法 啟動激光治療儀,選擇治療波長為532 nm。根據皮損大小、顏色及厚度選擇激光能量,
從50 mJ開始,最大可達200 mJ。手持導光關節(jié)臂,根據指示光移動焦點至皮損區(qū),腳踏開關,逐步進行掃描,至皮損區(qū)被灰白色爆破斑點布滿為止。
1.2.4 術后護理 術后創(chuàng)面外涂美寶燙傷膏1~2 d,無須包扎,囑患者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治療后1個月內注意防曬,以減輕創(chuàng)面色素反應。創(chuàng)面結痂后,不要搔抓揉搓,任其自然脫落。痂皮脫落后,若皮損未完全清除,可于2~3個月后再次進行治療。
1.3 注意事項 激光能量應從低能量開始,根據皮損反應逐步調整至合適參數。能量過小會影響療效,能量過大易產生瘢痕。一般來說,角化程度較低、顏色淺的斑疹型皮損應選擇較低能量,并在焦點內進行治療,以掃描后創(chuàng)面呈灰白色無破損為宜;角化程度高、顏色較深的丘疹型皮損可選擇較高能量,并在焦點上進行治療,以掃描后創(chuàng)面呈點狀剝脫但不出血為宜。皮損面積較大或數目較多者,應分次治療,以免發(fā)生感染而影響療效。因激光對眼睛有傷害,施術過程中,操作者和患者均需佩戴護目鏡。
1.4 療效判定標準和結果
1.4.1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后2~3個月復診1次,結合治療前照片和目測效果來評價療效。痊愈:皮損完全消退;顯效:皮損消退≥70%;有效:皮損消退≥30%。
42例患者均采用532 nm波長治療,1次治療痊愈23例,顯效13例,有效6例;2次治療痊愈13例,顯效6例;3次治療痊愈6例。所有患者均未留下瘢痕,部分患者術后出現暫時性紅斑,大部分于2~3個月后消退,無色素沉著和色素減退發(fā)生,治愈率達100%。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種由增生的復層上皮組成的腫瘤,屬于良性表皮樣腫瘤。根據細胞增生、組織結構和角化程度等不同情況,可分為乳頭瘤狀型(角化過度型)、實體型(棘層增厚型)、網狀型(腺型)等三型。其中乳頭瘤狀型角化程度最高,表面常呈疣狀;實體型角化最輕,表面常較平滑;網狀型的角化程度介于前兩型之間[2]。該病發(fā)展緩慢,可長達30年以上,一般無自覺癥狀,通常不需治療。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美容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患者來醫(yī)院尋求治療。過去一般采用液氮冷凍、CO2激光、高頻電針、化學剝脫等方法治療,但治療時疼痛反應較重,且容易留下瘢痕和色素沉著。采用Q開關倍頻ND:YAG 532 nm波長激光治療脂溢性角化病的原理:根據不同的色素細胞對不同波長的激光有選擇性吸收的原理,利用激光能量在很短的時間內釋放形成的巨脈沖,作用于病變色素組織,該病變組織吸收后形成強大的沖擊波將色素組織擊碎,被人體巨噬細胞吞噬帶走,達到去除病變色素組織的目的。同時由于激光脈沖時間短于皮膚組織的熱弛豫時間,瞬間單脈沖激光釋放過程在約百萬分之一秒內完成,使新產生的熱量不傳輸到周圍組織和表皮,病灶組織被熱解消除的同時,周圍正常皮膚組織不會遭到破壞[3]。因此,治療時病人無明顯疼痛感,治療后若護理得當,不會產生瘢痕,且色素反應較其他治療方法輕,恢復快。采用Q開關倍頻ND:YAG 532 nm波長激光治療脂溢性角化病,療效顯著,病人痛苦小,容易接受,是目前治療脂溢性角化病的理想方法。
[1]楊國亮,王俠生.現代皮膚病學[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5:938-939.
[2]黃忠璋,王椿森,祝兆如.皮膚組織病理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96-98.
[3]余文林,曾東,曾海玲,孫瑞霞.Q開關532 nm激光治療咖啡斑315例[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6,15(9),1064-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