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裹瑩,劉遠海
(咸寧學院 1.基礎醫(yī)學院;2.體育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大一學生學習適應性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
石裹瑩,劉遠海
(咸寧學院 1.基礎醫(yī)學院;2.體育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本文針對大學一年級新生在學習上出現的不適應性問題,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對策,對學生及其管理人員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大一新生;學習;適應性
1.學習目標不明確。高中階段以高分為學生學習的目標,以掌握考點為實現目標的臺階,而家長的期望和老師的督促是學生的雙驅力。而大學生雖然也有就業(yè)的壓力,但是就業(yè)受自身水平、能力,家長的社會資源,用人單位導向等多方面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且大學要學的東西很多,又沒有所謂的考點引導,因此,學生對學習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加之,十多年被動的寒窗苦讀使剛進入大學的學子們有一種放松甚至放縱一下的欲望。這些使得學生學習的動機不強烈,目標不明確。
2.課程多,內容深。高中階段的課程都是基礎課,只有幾門課,而且學習范圍非常明確,哪些是考點,哪些是重點考點,老師在課堂上都會作不同深度的講解,問題的答案也相對確定。而大學任何一個專業(yè)都要開設幾十門課,可能一個學期要開設十門左右的課程,而且每個學期基本上都不同,學習任務繁重。而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大量引入學術前沿的問題供學生思考、討論,有的學生在畏難情緒的支配下選擇放棄,有的缺乏持之以恒的鉆研精神,有的仍然用高中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習效果不佳,積極性受挫。
3.學習方法落后。高中階段老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多講一些內容,經常唱“獨角戲”,不停的灌輸知識和結論性的觀點,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而大學老師的授課內容多速度快難度大,如果學生不在課前作大量的準備工作,不在課堂上積極思考,不在課后自覺進行練習探索,擴充知識面,要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也是很困難的。
1.正確認識學習目的,提高學習動機。為誰而學習?這是應試教育背景下困繞學生的一個突出問題,有的學生是為家長的期望而學習,有的是為老師的升學率而學習,有的是為找份好工作而學習,有的是為國家的繁榮民族的富強而學習,也有的是為探索未知世界本身的樂趣而學習,而還有的真不知道為什么學習。總的來說,有學習目的的比沒有的學習主動性好,有遠大學習目標的比沒有的更堅定執(zhí)著,有內在學習目的的比外在強加的要好。因此,要對大一新生加強專業(yè)知識技能社會意義的宣傳,鼓勵學生多多體驗求知本身的樂趣,既能站在社會發(fā)展,為民造福的高度,又能結合自己的個人發(fā)展的角度來學習。
2.確定大學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目標是人們對所從事的活動追求的預期結果,是有效行動的前提條件。因此,作為大學的班主任要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教育以及專業(yè)意義的教育,引導學生結合社會需求和自身優(yōu)勢,確定長遠和近期目標。鼓勵學生將未來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和目前一點一滴的積累結合起來,分階段實現人生的目標。
3.調整學習方法,重在自主學習。大學一年級是大學階段學習的開端,因此,老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加強學習方法的訓練,要求學生自覺的學,主動的探索,勤奮的歸納總結,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4.合理規(guī)劃學習時間,協(xié)調好學習與其它方面的關系。大學一年級的生活看似輕松自由,實際也是非常緊張的。而學習效果等于學習時間乘以效率系數,如何保持高的學習效率,安排和規(guī)劃好學習時間很重要,這就要求老師引導學生處理好專業(yè)學習與發(fā)展興趣特長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學習新知識與復習舊知識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學習與工作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學習與休息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人際關系為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5.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良好的學風、班風。每一個個體的成長都受到整體氛圍的影響,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有力的促進了大一新生學習的適應性。因此,大學的班主任除了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以外,還要提高全班對學風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大家明確個體的學習目標外,還要形成集體的目標,并使得這一目標具體化,可操作化。
6.加強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大一的新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比較微妙,地理上的距離、廣泛的社交圈子和自我意識的迅速發(fā)展,減少了學生對家長的依賴,但多年的親情關系、經濟上的依賴以及對新環(huán)境的不適應,使得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戀家情結,因此,家長經常保持和學校的聯(lián)系,與其子女平等交流,真誠的尊重他們,給他們以支持和鼓勵,這能增強學生對學習適應性。
R395.6
A
1006-5342(2010)04-0139-01
2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