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河南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具體實施方法
張靜
(河南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論文以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在文中詳細介紹了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在我院的現(xiàn)狀、開展第二課堂的必要性以及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在我院的具體實施方法,充分證明了大學英語第二課堂作為英語教學的延續(xù)與補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現(xiàn)狀;必要性;實施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和外交方面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各界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部2004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經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而且教育部2000年10月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基本教學要求(試行)》更是明確提出了高職高專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培養(yǎng)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p>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用英語和人們流利地交流,流暢地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等。但是,長期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指導思想過分強調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忽略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等特有名詞的應運而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聽說等實際應用能力的欠缺。因此,英語教學除了要充分發(fā)揮第一課堂的教學功能外,還應當最大限度地利用第二課堂,在學生的課外活動中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學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內教學活動(第一課堂教學)而言的,它指的是學校在常規(guī)的授課教學活動以外為學生營造的接觸英語、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的環(huán)境和活動。
我院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起步較晚,但發(fā)展很快、效果很好、空間很大。早期的英語活動形式比較單一,組織的形式多以學生社團(大學生英語社團)發(fā)起,缺乏系統(tǒng)的指導和統(tǒng)一規(guī)劃,沒有形成一定的影響力。英語第二課堂對于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沒有得到體現(xiàn)。然而近幾年來,我院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建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這歸功于語言藝術系領導對開辟與建設第二課堂的高度重視和校團委領導下的大學生英語社團的不斷成熟與壯大。我院領導在抓好第一課堂建設和改革的同時,致力于英語第二課堂的建設和發(fā)展,積極發(fā)動青年教師,為參加各類競賽的學生專門輔導,把英語第二課堂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在人力、物力、財力上都加大了投入。通過一系列的工作,我院的英語第二課堂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第一和第二課堂協(xié)調發(fā)展、相互促進,有力地推動了我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施。
語言能力的獲得是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下,經過多次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從而習得外語能力。在多數(shù)高職院校中,大學英語每學期的課時最多不過72個,如此短的時間內實在難以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不可能使學生聽、寫、譯、讀等能力全面發(fā)展。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外盡可能多地開展英語實踐活動,著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因此開展第二課堂教學已成必要之舉。課內教學安排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方式比較枯燥呆板。而第二課堂教學相對比較靈活,它不限時間,室內外選擇自由,生動活潑、輕松和諧的課外教學活動能使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
1.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也不再會認為學習是件“苦差事”。所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英語教學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形式靈活、多樣,往往以感性的、形象的、新鮮的事物使學生學到在課堂上、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能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多種需要,進而更容易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能逐漸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2.大學英語第二課堂也可以彌補第一課堂教學的不足。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和主導性毋庸質疑,但其存在著某些局限性。束定芳就此問題曾指出:“語言學習,尤其是外語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和語言實踐。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而且大部分時間被教師的講解所占用,因此僅靠課堂上的那點輸入和輸出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外語學習要求的。”此外,英語教學面臨的主要矛盾之一是:教學內容多與課堂教學時間緊迫之間的矛盾。社會對外語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現(xiàn)有的課時已經不夠,而當前教改任務之一又是減少大學生在校期間課堂學習的總課時量。第二課堂活動是緩解這個矛盾的有效手段,因此,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勢在必行。開展英語第二課堂的活動能營造一個理想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既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也在一定程度上輔助課堂內的教學。因此,英語教育學理論將第二課堂看作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輔助形式,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3.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要。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使用的是統(tǒng)一的進度、統(tǒng)一的教材,教師需要照顧多數(shù)學生知識水平,難以因材施教,這就會常常出現(xiàn)好學生“吃不飽”、程度較差的學生“吃不消”的現(xiàn)象。而第二課堂正好能彌補這點不足,它能為不同起點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教育資源,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需求與能力有選擇地進行學習,從而達到個性化學習的目的。
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個性發(fā)展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已有數(shù)年,將第一、第二課堂有機結合起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定期組織“英語角”。大學校園英語角因其靈活、真實、面對面的英語交流,成為英語第二課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我院每周三下午都會定期組織“英語角”。每周擬定一個主題,如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和課堂有一定聯(lián)系的話題,或選擇國內外近期發(fā)生的熱點事件以供討論,以激發(fā)學生交流的欲望。由老師輪流給予一定的指導,讓聽說能力強的學生提供協(xié)助并發(fā)揮他們的示范作用。英語角活動的豐富內容、靈活開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2.充分利用我院的英語電臺。大學生的聽力訓練僅靠課堂內的學時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通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語言環(huán)境,給予其充分的時間練習聽力。為此,我院建立了“院英語廣播電臺”(無線調頻發(fā)射,發(fā)射范圍覆蓋全校園)。每日早、中、晚播放三次。同時在全院招聘對英語有興趣的、發(fā)音較好的學生擔任播音主持,內容涉及社會、文化、教育、歷史、人物傳記等各個方面,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并列出具體的播音計劃表,告知全院學生。這樣就為不同水平的英語學習者提供了充足的信息量;同時以個人自主收聽的形式,解決了聽力課人數(shù)多、語音室有限的矛盾,構成了英語聽力學習的第二課堂。這樣,教師能成功地把第一課堂的部分聽力內容轉移到第二課堂。
3.舉辦英語知識競賽。我院還定期舉行英語知識競賽,內容涉及詞匯、演講等形式。并鼓勵各個教師在班級中舉行不同類型的競賽,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4.開展影視欣賞活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通過觀看英語影視作品,學生不僅能夠擴大英語語言的輸入量,還能增進對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的了解。我們在每學期都會有選擇地給學生播放一些英文經典電影,在每次安排電影學習活動前,教師要花大量的時間反復觀看影片,對影片中出現(xiàn)的難點詞匯、經典對白等,教師需要提前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通過觀看英語影視作品,學生不僅能夠擴大英語語言的輸入量,還能增進對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的了解,并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提高他們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分析、鑒評能力。
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是一個豐富多彩、自然舒適的語言環(huán)境,可以大大淡化學生在課堂上的那種緊張、膽怯和被動的心態(tài)。同時,英語第二課堂以其豐富的內容和形式迎合了現(xiàn)代大學英語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因素。實踐證明,學生在第二課堂上鞏固和加深了第一課堂所學的語言知識,擴大了語言學習的范圍,提高了語言交際能力,彌補了課堂教學課時不足,極大提高了英語教學效率,使英語教學從單一的課堂教學轉移到以校園為主的英語學習大課堂。
[1]束定芳.外語課堂教學新模式芻議[J].外語界,2006,(4):21-28.
[2]白樹勤,荊江波.Promoting EFL Learner Autonomy in China:from Theory to Practice[J].中國英語教學,2003,(3):52-55.
[3]沈菊芬,章晶.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76-77.
G642
A
1673-0046(2010)12-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