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萍
口腔黏膜潰瘍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科疾病,具有周期性、反復發(fā)作、自限性等特點,口腔潰瘍與中醫(yī)的“口瘡”類同。《醫(yī)貫》:“口瘡上焦實熱,中焦虛寒,下焦陰火,各經(jīng)傳變所致”,瘡見口腔內(nèi)唇、頰、上腭等處黏膜出現(xiàn)淡黃色或灰白色之小潰瘍面、單個或多個不等,呈橢圓形,周圍紅暈,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復發(fā)作,影響進食,痛苦頗甚。中醫(yī)學認為:其病因有因心火上炎,熏蒸于口;有因脾熱生痰,痰火互結(jié),上聚于口;有因脾胃兩虛,虛火上擾于口中。臨床上西醫(yī)多以激素、免疫制劑、維生素治療、療效多不理想。本文總結(jié)了本科在 2007年 1月至 2008年 12月,應用黃連解毒湯加減治口腔黏膜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
本組病例 49例,均符合魏克立編的《口腔黏膜潰瘍病學》[1]診斷標準,擬定口腔潰瘍按臨床癥狀初起時,細小紅點,拌有灼熱不適感,然后逐漸擴大至直徑為 2~3mm潰瘍、疼痛明顯,周期性發(fā)作,潰瘍發(fā)作 >1次/月,末次潰瘍病程≤4 d。其中輕型口瘡 16例、皰疹性口炎 11例、創(chuàng)傷性潰瘍 15例、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 7例。所有患者無其他口腔疾病,就診前未曾使用任何抗菌類、免疫類制劑。
擬用清瀉之法,養(yǎng)陰清熱,潤燥活血法。方用黃連解毒湯加減。(黃連 10 g,黃芩 10 g,黃柏 10 g,細辛 5 g,牛蒡子 15 g,連翹 15 g,桔梗 5 g,升麻 5 g,紫花地丁 10 g,甘草 5 g,桃仁10 g,杏仁 10 g),水煎服,1劑/d。服藥療程為 1個月,之后隨訪 2個月,每月 2次。
治愈:口腔潰瘍愈合,局部無不適感;好轉(zhuǎn):口腔潰瘍雖時有復發(fā),但數(shù)量減少,潰瘍面縮小,程度減輕;無效: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變化。治愈與好轉(zhuǎn)為有效病例以此來計算總有效率。
本組 49例中治愈 38例(77.6%)、好轉(zhuǎn) 7例(14.3%)、無效 4例(8.1%),總有效率為 91.9%.以上病例服藥期間,均未見毒副反應?;颊忒熜Щ眷柟獭?/p>
范 ××,女,48歲,牙齦腫脹,口舌均有淺潰瘍,疼痛流涎,咀嚼不便,妨礙飲食,喉間阻悶不暢,頭暈,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睡眠不安,病已逾月。舌尖紅、苔黃、脈弦數(shù)。中醫(yī)認為口屬于胃,舌屬于心,口舌生瘡是為脾胃積熱,心火上炎之癥。滋以清瀉為主,方用黃連解毒湯加減。(黃連10g,黃芩 10g,黃柏 10 g,細辛 5g,牛蒡子 15g,連翹 15 g,桔梗 5g,升麻 5g,紫花地丁 10g,甘草 5 g,桃仁 10 g,杏仁 10g)。服藥 3劑后,牙齦腫,舌潰瘍減輕。按原法之方,前方去黃柏加枳實 5g,公英 15 g。服藥 3劑后,諸癥均愈,囑其照前方再服半個月,隨訪 2個月病無復發(fā)。
口腔黏膜潰瘍具有周期性,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好發(fā)于口角區(qū),舌體、頰黏膜等角化程度較差的部位。多數(shù)學者認為屬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種疾病[3]。祖國醫(yī)學對此早有論述,如《內(nèi)經(jīng)》中“諸痛瘡瘍皆屬于火”;《外臺秘要》中“心脾有熱?;伎诏彙钡?。由于心脾有熱或胃氣弱,虛陽上泛而發(fā)于肌膚。故以滋陰瀉火,清心益胃為治法。方中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痢,黃芩苦寒,善于清肺、大腸火熱,黃連苦寒,善瀉心火,除濕散郁。二藥參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效果益彰。黃柏苦寒堅陰,清熱燥濕,瀉火除蒸,制膀胱、命門之火,以退虛熱,升麻升陽散郁,清熱解郁,引藥上行,二藥參合直達病所,瀉火解毒之力益彰。細辛味辛而厚,氣溫而烈,升散走竄,與黃柏、升麻參合,滋陰降火,消腫止痛之力倍增。另黃連與細辛伍用,出自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名曰兼金散,善治口瘡,并云:“一冷一熱,一陰一陽,寒因熱用,熱因寒用,君臣相佐,陰陽相濟”。牛蒡子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清咽消腫,連翹清熱解毒,消癰散解,二藥伍用,并走于上,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之力增強。桔梗、甘草伍用,名曰甘桔湯,出自《傷寒論》。本人用來治療口腔潰瘍,桔梗辛開苦降,但辛而不燥,苦而不峻,質(zhì)輕升浮,載清熱解毒之品直達病所,甘草用其生品,取其清熱解毒之功是也,二藥參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促進潰瘍面愈合之力增強。桃仁富有油脂,滑腸潤燥,破血行瘀,杏仁質(zhì)潤多脂,行氣散結(jié),桃仁入于血分,偏活血(化血絡(luò)之凝瘀),杏仁入走氣分,偏于降氣(降肺氣之上逆),二藥伍用,一氣一血,其功益彰,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潤腸通便。紫花地丁苦寒,清熱解毒,消散癰腫。諸藥合用,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從而達到潰瘍面愈合,灼痛消失之目的。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要重視預防,預防口腔潰瘍的復發(fā)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忌食辛辣食物、煙、酒之類等,少食易引起口腔潰瘍的“發(fā)物”,中醫(yī)把可能引起疾病發(fā)作的食物稱為“發(fā)物”,如各種腌、臘制品,各種炒貨,各種煙熏油炸食品等。其次,還要保持口腔衛(wèi)生,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可挑食,進食要有規(guī)律,否則可引起營養(yǎng)缺乏,可促使口腔潰瘍發(fā)生或發(fā)作頻繁。另外,良好的心態(tài),充足的睡眠,對于口腔潰瘍患者來說也是一條重要的自我保健措施??傊?本文報告顯示黃連解毒湯加減治療口腔黏膜潰瘍,治愈率高,復發(fā)率低,無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1] 魏克.口腔黏膜潰瘍病學.科學出版社,2006.
[2] 呂衡,楊麗珍.瀉黃散化裁治療口腔黏膜潰瘍 48例.中醫(yī)藥信息,2004,21,(6):14.
[3] 方豪,戴淳,方東,等.復發(fā)性口瘡流式細胞分析 T細胞亞群.口腔醫(yī)學,2001,2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