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蔓 ,葉本模
(德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腫瘤科,四川德陽618000)
多年來,對于肺癌癌性疼痛的治療均采用常規(guī)三階梯止痛原則的一、二、三級藥物。一級止痛藥中常用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藥,其療效肯定,但副作用發(fā)生率高,程度重,常令腫瘤臨床醫(yī)生感到困惑。近年來,我院采用塞來昔布治療肺癌癌性疼痛取得安全有效的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治療病例68例,均為病理學或細胞學確診肺癌病例,男性40例,女性28例,其中年齡最小39歲,最大為73歲,中位年齡59歲;小細胞肺癌15例,非小細胞肺癌53例;淋巴結轉移26例次,骨轉移13例次,肝轉移10例次,肺內(nèi)轉移8例次,腦轉移3例次;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有15例。
患者按數(shù)字疼痛程度分級法(numeric rating scales NRS)對疼痛程度分級,用“0~10”的數(shù)字表達疼痛的強度,0級為無痛,10級為最劇烈的疼痛。其中輕度疼痛(評分為1~3分)13例,中度疼痛(評分為4~6分)32例,重度疼痛(評分為7~10分)23例。1.2治療方法 排除磺胺過敏及具有高危心臟病患者,按三階梯止痛原則進行治療,塞來昔布起始劑量為首劑400mg,po,此后為200mg,po,q12h,根據(jù)患者疼痛緩解程度,劑量可增加至400mg,po,q12h,最高劑量不超過800 mg/日。連用一周。
1.3 療效評價方法
1.3.1 止痛療效觀察方法 治療前先明確病員疼痛部位,性質(zhì)及程度,完成血象、肝腎功等實驗室檢查,如實記錄。服藥后1、2、3、4、5、6小時每小時觀察評價療效一次,6小時后每6小時(每天4次)觀察評價療效一次,觀測一周。
1.3.2 不良反應觀察 用藥后每日觀察不良反應一次,并于用藥前及用藥第8日及第14日查血象、肝腎功等實驗室檢查。
1.3.3 療效評定 按疼痛緩解度(pain relief,PAR)來評價,評估標準:0度:疼痛未緩解;1度:疼痛減輕約1/4為輕度緩解,2度:疼痛減輕約1/2為中度緩解;3度,疼痛減輕約3/4為明顯緩解;4度,疼痛消失為完全緩解??偺弁淳徑饴剩?度及2度以上緩解病例占全部病例的百分比。
1.3.4 生存質(zhì)量 以腫瘤病人生存質(zhì)量評分標準中的腫瘤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quality of life QOL)來評價,服藥后每天生活質(zhì)量分級如下:生活質(zhì)量滿分為60分,生活質(zhì)量極差的為<20分,差的為21~30分,一般為31~40分,較好的為41~50分,良好的為51~60分。
從疼痛緩解度來看,68例患者中4度緩解為10例,占14.7%,3度緩解18例,占26.5%,2度緩解25例,占36.8%,1度緩解6例,占8.8%,0度緩解9例,占13.2%,有效率(4度緩解+3度緩解+2度緩解)為78%。
從生活質(zhì)量評分(quality of life QOL)來看,使用塞來昔布之前68例患者中位評分為29分(14分~50分),使用塞來昔布后中位評分為39分(14分~55分),生活質(zhì)量較治療前有明顯提高。
不良反應:本組病例中未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例患者出現(xiàn)皮疹,3例患者出現(xiàn)頭暈,停藥后消失,患者中未見與塞來昔布相關的肝腎功損害的患者。
據(jù)WHO統(tǒng)計,全球每天至少有500萬癌癥患者遭受疼痛折磨,新診斷為惡性腫瘤的病人中約有25%,治療過程中約有50%,進展期中約有75%者伴有疼痛癥狀[1]。癌性疼痛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一種慢性疼痛,不僅造成患者身體的痛苦,同時也對患者心理、精神、日常生活、情感交流產(chǎn)生嚴重影響,導致生活質(zhì)量明顯下降。有效控制疼痛是腫瘤姑息治療的重要內(nèi)容。WHO于1984年提出的“癌癥病人三階梯藥物止痛方法”使80%~90%的癌痛得到緩解。NSAID藥為癌痛治療的最基礎藥物,用于輕中度癌性疼痛療效確切,長期使用易誘發(fā)胃腸道潰瘍、出血、穿孔的不良反應限制了其在癌性疼痛中應用。而塞來昔布是新一代NSAID藥,它具有獨特作用機制,即特異性抑制環(huán)氧化酶-2(COX-2),達到抗炎、鎮(zhèn)痛及退熱作用的同時,塞來昔布與基礎表達的環(huán)氧化酶-1(COX-1)的親和力極弱,治療劑量的塞來昔布不影響由COX-1激活的前列腺素類物質(zhì)的合成,因此不干擾胃腸道等組織中與COX-1相關的正常生理過程,因而具有傳統(tǒng)NSAID藥物不具有的優(yōu)勢,那就是較低的胃、十二腸潰瘍和嚴重的上消化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2002年Deeks等[2]報道薈萃分析了9項塞來昔布與傳統(tǒng)NSAID藥物的隨機對照研究結果。分析結果顯示,塞來昔布所致鏡下潰瘍發(fā)生風險僅為傳統(tǒng)NSIAD藥物的29%,6mo治療導致出血、穿孔、梗阻和癥狀性潰瘍的風險率是傳統(tǒng)NSIAD藥物的61%。結果顯示,塞來昔布的胃腸道安全性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NSAID藥物。在所有惡性腫瘤中肺癌發(fā)病率高居榜首,我院收治惡性腫瘤病例中肺癌病例數(shù)也占第一位,故我們使用塞來昔布治療肺癌的癌性疼痛以觀察其臨床療效。從我們觀察的結果中可以看出,塞來昔布對肺癌輕中度癌性疼痛確實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本例中其有效率達78%),與傳統(tǒng)NSAID藥物療效相當,不良反應少,耐受性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質(zhì)量。但我們也看到,在晚期癌癥特別是伴遠處轉移如肝、骨轉移者,單用塞來昔布效果欠佳(輕度緩解6例和未緩解9例均為遠處轉移重度疼痛的患者),此時,需及時聯(lián)合使用弱阿片藥物或強阿片類藥物。
[1]于世英.腫瘤規(guī)范化診療指南 [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345.
[2]Deeks JJ,Smith LA,Bradley MD.Efficacy,tolerability,an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afety of celecoxib for treat ment of osteoarthritis and rheu matoid arthritis:syste matic review of random ised controlled trials[J].BMJ,2002,325(736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