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淑嬌,張 龍
1.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1
2.中海油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采油服務分公司,天津 300452
在海洋石油及天然氣開采過程中,海洋平臺作為油氣采集、臨時存儲及簡單處理的重要場所,其危險性極大。同時,受日曬雨淋、鹽霧侵蝕、用電設備緊湊及操作空間狹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海洋平臺的電氣安全一直存在著隱患。為了避免海洋平臺電氣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需要根據海洋平臺的環(huán)境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供配電系統(tǒng)接地型式,并選擇相應的接地保護方式。
低壓配電系統(tǒng)分TN系統(tǒng)、TT系統(tǒng)及IT系統(tǒng)3種形式。每種接地形式的低壓配電系統(tǒng)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缺點和適用范圍。設計工作者應該根據作業(yè)場所的環(huán)境條件、用電設備的特點和用電要求等因素加以具體選擇。當前,海洋平臺一般選用IT系統(tǒng)供電,這是由其自身的特點決定的:1)海洋平臺遠離陸地,對不間斷供電的要求高。例如,平臺的消防設施和緊急逃生設施就不允許斷電;2)海洋平臺環(huán)境惡劣,鹽霧和潮濕容易使用電設備和供電線路的絕緣受損,出現接地故障。
1)海洋平臺手持式和移動式用電設備發(fā)生接地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1)手持式和移動式用電設備由于需要頻繁移動,電纜與用電設備的接頭容易松脫,使相線碰設備外殼而發(fā)生接地故障;(2)手持式和移動式用電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電纜反復彎曲,使芯線部分折斷,刺破電纜絕緣與外部可導電部分接觸而發(fā)生接地故障。
2)海洋平臺手持式和移動式用電設備接地故障分析
(1)單相接地故障
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IEC4.79(電流通過人體的效應)確定,通過人體的交流50Hz電流不超過30mA時,人體不會因發(fā)生心室纖維性顫動而死亡,它與人體潮濕程度、接觸電壓高低沒有直接關系。大多數海洋平臺低壓配電系統(tǒng)接地型式一直沿用中性點不接地的IT系統(tǒng),這樣如果發(fā)生直接觸及單相帶電導體、單相接地或者間接觸電故障時,單相接地故障電流為另外兩相對地電容電流的向量和,通常兩相對地電容電流的向量和很小,即故障電流很小,這種情況下不會構成電擊危險,因此也可以不切斷供電電源。但是,隨著海洋平臺用電設備的增多,電力電纜線路隨之增多,電容電流相應的增大,發(fā)生故障時單相接地電流也隨之增大。如果用電設備的外殼沒有可靠接地或者接地線斷開時,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只能通過人體形成回路,當通過人體的交流50 Hz電流超過30mA時,人體就可能會因發(fā)生心室纖維性顫動而死亡。
在低壓配電系統(tǒng)中,用電設備的一相絕緣擊穿,使其設備外殼帶電。當單相接地故障電流Id=Ia+Ib≥30mA時,就超過了人體能承受的交流電流安全閥值,一定要立即切斷供電以確保安全。此時在用電設備處安裝漏電保護器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2)異相接地故障
當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另外兩相對地電壓升高,電氣設備的絕緣要求承受較高的電壓,可能會導致絕緣破壞使故障進一步擴大,造成異相接地故障的發(fā)生。根據《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4-1995中的第4.4.14條:IT系統(tǒng)外露可導電部分可用共同的接地極接地,亦可個別地或成組地用單獨的接地極接地。
當外露可導電部分為共同接地,則發(fā)生第二次異相接地故障時,故障回路的切斷應符合TN系統(tǒng)接地故障保護的要求。
海洋平臺是鋼結構體,本身就是導體,相當于用電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共用接地極接地。當發(fā)生異相接地故障時,故障回路的切斷應符合TN系統(tǒng)接地故障保護的要求。按照規(guī)范要求,在TN系統(tǒng)中,手持式和移動式用電設備應設置漏電保護器。
漏電保護器是一種電流動作型漏電保護,它適用于中性點接地的TN系統(tǒng)和TT系統(tǒng),也適用于對地電容較大的中性點不接地的IT系統(tǒng)。漏電保護器主要由3部分組成:檢測元件(零序電流互感器)、中間環(huán)節(jié)(作用是對來自零序互感器的漏電信號進行放大和處理,并輸出到執(zhí)行機構)、操作執(zhí)行機構(接收中間環(huán)節(jié)的指令信號,實施動作,自動切斷故障處的電源)。
三相線A,B,C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零序電流互感器的副邊線圈接中間環(huán)節(jié)及脫扣器。
在正常情況下,漏電保護器所保護的電路中沒有人身觸電及漏電等接地故障時,三相負荷電流和對地漏電流基本平衡,由基爾霍夫電流定律知道,流過零序電流互感器TA的一次線圈電流的相量和約為零,即IA+IB+IC=0
因此,各相線電流在零序電流互感器鐵心所產生的磁通向量之和也為零,即:ΦA+ΦB+ΦC=0,這樣在TA的二次線圈中就沒有感應電勢輸出,漏電裝置不動作。
當電路中發(fā)生觸電或漏電故障,回路中有漏電電流流過,這時穿過TA的三相電流向量和不等于零,其相量和為漏電電流,即I△=IA+IB+IC≠0。因此,各相線電流在零序電流互感器鐵心所產生的磁通向量之和不為零,即ΦA+ΦB+ΦC≠0,這樣在TA的二次線圈中就有一個感應電動勢,此信號進入中間環(huán)節(jié),如果達到漏電保護器的整定值,使勵磁線圈通電,驅動斷路器,立即切斷供電電源,達到防觸電保護的目的。
已往海洋平臺的電氣設計中,對于手持式和移動式用電設備的配電保護,基本沒有或很少裝設漏電保護器。更有一些設計者認為,在海洋平臺的IT供電系統(tǒng)中手持式和移動式用電設備沒有必要裝設漏電保護器。從上述看來,這種想法只是考慮了其中的一個方面,是片面的、有害的。
[1]陳振生.配電系統(tǒng)的接地與漏電保護器的配置技術.電氣開關,2003(5):17-21.
[2]何亨文,諶承志.IT供電系統(tǒng)及其漏電保護.礦山機械,2004(1):58-60.
[3]任元會,卞鎧生,姚家袆.工業(yè)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923-925.